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本田)是由東風汽車公司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共同投資,於1998年7月1日創建的合資企業,與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本田)共同構成新的廣州轎車項目。東風本田負責開發、生產、銷售轎車用的發動機及其零部件,並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產品主要用於廣州本田生產的雅閣(Accord)、奧德賽(Odyssey)、飛度(Fit)及思迪(City)系列乘用車型。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公司標誌公司標誌

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是由東風汽車公司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共同投資,於1998年7月1日創建的合資企業,與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構成新的廣州轎車項目。東風本田負責開發、生產、銷售轎車用的發動機、變速器及其零部件,並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產品主要用於廣州本田生產的雅閣(Accord)、奧德賽(Odyssey)、飛度(Fit)及思迪(City)系列乘用車型。

發動機變速器、等速傳動軸等領域,伴隨對高品質、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不懈追求,東風本田正在向具有世界水平的轎車動力總成製造企業不斷邁進。

理念方針

d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公司宗旨

以建立國際企業為目標,通過向顧客提供世界最高水平的發動機和服務,貢獻社會。

公司理念

尊重個性,共享喜悅。

運營方針

1、向高目標挑戰; 2、重視理論、創意和時間; 3、重視合作和交流; 4、根據三現主義(現場、現物、現實)開展工作; 5、努力提高顧客滿意度。[2]

企業哲學

尊重個性,共享喜悅

精心實踐“尊重個性,共享喜悅”的企業哲學,團結追求夢想的人們,並以此激發創造熱情,煥發每一個人的最大活力,凝聚眾人智慧創意,接受挑戰,將夢想變為現實。

努力創造“人盡其才,不斷進取”的工作氛圍,使每一個員工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並盡心謀求公司與員工共同發展、相互依存的關係,一道創造美好的未來,實現超凡的夢想。

業務領域

在與廣州本田共同構成的新的廣州轎車項目的範疇內,東風本田主要提供轎車用發動機、變速器總成及其零部件等契約產品。同時還向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和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供應CR-V和JAZZ車型用缸體、缸蓋、傳動軸等零部件;並在2005年底首次實現零部件產品出口日本泰國

於2004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的東風本田新增12萬台產能擴大項目,擬在廠區內增加新的設備和全球標準化的生產線,建成後形成年產36萬台發動機總成和48萬套以上零部件的製造能力。

新技術、新項目的導入以及新的業務領域的延伸,為東風本田增強企業生存力和國際競爭力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主要產品

雅閣用發動機

雅閣3.5L發動機使用了VCM可變氣缸管理系統雅閣3.5L發動機使用了VCM可變氣缸管理系統

第八代雅閣發動機是本田ACCORD車型五年一次的大換型產品,由2.0Li-VTEC(Intelligent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ElectronicControl智慧型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控制系統)、SOHC(SingleOverheadcamshaft單頂置凸輪軸)發動機;2.4Li-VTEC、DOHC(DoubleOverheadCamshaft雙頂置凸輪軸)發動機和3.5Li-VTEC、VCM(VariableCylinderManagementSystem可變汽缸管理系統)、SOHC發動機組成。

新款發動機在功率和扭矩相對於第七代雅閣發動機都有較大幅度提升的同時,通過提高進排氣效率和燃燒壓力以及對原有VTC(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ElectronicControl)和i-VTEC系統進行改進、最佳化等手段,使得發動機燃油經濟性得到了6%--8%的提升。

2.0L和2.4L發動機均採用直列四缸、16氣門的設計思想,3.5L發動機在原有“V型(60°)”、24氣門的理念基礎上增加了VCM可變汽缸管理系統,可以在三缸、四缸和六缸的工作狀態下自由切換。

三種不同排量的發動機都採用了PGM-FI(ProgrammedFuelInjectionSystem)程式控制多點燃油噴射系統(裝配高霧化汽油噴射器和高精度空燃比控制單元)、i-VTEC智慧型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控制系統和帶前後氧感測器的三效催化轉換器構成的閉環ECU(ElectronicallyControlUnite)排放控制系統,對發動機的工作狀態進行有效的最佳化、控制,使得在保證發動機高輸出功率的前提下,低油耗和低排放等多項指標兼顧的世界性重大課題得到完美地解決。2.0L和3.5L發動機裝備了先進的EGR(ExhaustGasRecirculation)廢氣再循環控制裝置。2.4L和3.5L發動機使用了雙級TWC(ThreeWayCatalyst)三效催化轉化控制系統。目前上述發動機的排放水平可以輕鬆地滿足GB18352.3-2005(國Ⅳ)和98/69/EC法規要求。在此基礎上,裝備以上三款發動機的部分車型配備了先進的OBD(On-BoardDiagnosticsystem)隨車診斷系統,對其整個使用周期的車輛狀態進行監控。

奧德賽用發動機

裝備於多功能轎車新奧德賽的i-VTEC發動機,為直列四缸、十六氣門、雙頂置凸輪軸、2.4升水冷式汽油機。結合先進的VTEC(可變氣門時及升程電子控制)技術,和在發動機不同轉速區域連續調控進氣門相位的VTC(可變正時控制)技術,通過智慧型燃燒控制,同時兼顧最佳的燃油經濟性,實現了強大的扭矩輸出、澎湃的動力和敏銳的加速性能。其排放水平可以輕鬆地達到國Ⅳ標準要求。

鋒范用發動機

09款City系列轎車裝備先進的1.5L和1.8L直列四缸、16氣門、SOHC單頂置凸輪軸液冷發動機。

該系列發動機採用了Honda的PGM-F1程式控制多點燃油噴射系統(裝配高霧化汽油噴射器和高精度空燃比控制系統)、i-VTEC(intelligent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ElectronicControl)智慧型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控制系統和帶有前後氧感測器的三效催化器構成的閉環ECU排放控制系統,一同控制發動機的燃料的供應和燃燒,把整車的排放,如NOX、CO和HC等廢氣控制在最低值。

09款City使用的i-VTEC發動機,通過對發動機進氣和排氣系統的改進和最佳化,提高了發動機在各工況條件下的吸、排氣效率;通過改良發動機內部的冷卻水流動方式,實現了冷卻水的流向集中化,從而提高了發動機的冷卻效率;在此同時,通過對活塞進行重新最佳化設計,使得活塞頭部結構更加緊湊,讓氣體不易在此殘留,從而減少了發動機在低速高扭矩的工況條件下發生爆震的傾向。

飛度用發動機

L15A7採用了一體式鋁合金油底殼L15A7採用了一體式鋁合金油底殼

裝備於廣州本田08款飛度(Fit)系列轎車的緊湊型發動機,由1.3升、1.5升兩種排量組成,均採用直列四缸、16氣門、SOHC(SingleOverheadCamshaft)單頂置凸輪軸、液冷、i-VTEC(Intelligent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ElectronicControl)智慧型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控制系統的設計思想。

新款發動機通過改善液態冷卻系統的介質循環路徑、增大氣閥的直徑、最佳化活塞的形狀、採用高強度的連桿和鋁質搖臂和DBW(Drive-by-WireThrottleSystem)電子線控節氣門系統以及全球首創的活塞花紋塗層等先進技術使得新款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都有較大幅度提升的同時,發動機燃油經濟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新款發動機採用緊耦合雙級TWC(ThreeWayCatalyst)三效催化尾氣轉化控制系統,第一級催化轉化器直接與缸蓋排氣側相連,使發動機輕量化,緊湊化的同時提高了發動機的低溫冷啟動排放控制性能。

新款發動機不僅實現了更合理的動力輸出與燃油經濟性的結合,更憑藉超低能耗與排放使得其匹配的整車達到了更高的環保水準。

1.3L的輸出功率由原來的60kW提升至73kW,1.5Li-VETC發動機也有原來的79kW提升至88kW。雖然發動機功率得到提升,但是兩款發動機仍舊保留了節油的特性,1.3L手動舒適版在標準城市路況90km/h等速行駛百公里油耗為4.9L,而1.5L版本的百公里90km/h等速行駛油耗為5.1L。

發展歷程

1997年

11月13日,廣州汽車集團、東風汽車公司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在日本東京簽訂了《基礎協定》。

1998年

5月7日,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舉行合作章程簽字儀式。標誌著廣州轎車項目形成“一個項目,兩家公司,三方合作”的格局。

6月30日,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和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舉行掛牌儀式。

7月1日,公司正式運營。

1999年

3月26日,第一台2.3L VTEC發動機順利下線。

10月,正式投產。建成發動機裝配生產線,缸蓋、缸體、缸蓋罩、凸輪軸保持架、主軸承蓋連線橋等五條機加工生產線,並形成了起步階段年產3萬套契約產品的生產能力,產品達到本田公司質量標準和實物水平。

11月26日,與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一起通過了由國家機械工業局組織的“廣州雅閣(Accord)轎車40%國產化率鑑定”。

車間電力節省措施實施後車間電力節省措施實施後

2000年

2月28日,通過經國家計委委託由廣東省計委和東風汽車公司聯合組織的項目竣工驗收。

4月,在已有2.3升VTEC發動機的產品基礎上,增加了2.0升VTEC發動機的生產。

6月30日,獲得了中國汽車產品認證委員會質量體系認證中心頒發的ISO9002-1994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11月7日,中國第一個轎車鋁缸體壓鑄項目在東風本田正式投產,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

2001年

4月3日,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V6(3.0升)VTEC發動機在東風本田順利下線。

4月4日,東風本田生產能力達到5萬台/年(200台/日),比實施方案提前四年達到生產綱領。

11月2日,東風本田順利通過由華夏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中心組織的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

12月14日,中國第二條自動變速器生產線在東風本田建成並投產。

2002年

1月26日,東風本田順利通過由國家歐—II排放生產一致性專家審核組組織的現場審核。

4月,裝備於奧德賽(ODYSSEY)多功能轎車的2.3升VTEC發動機順利實現量產。

2003年

1月15日,24萬台裝配工場正式投產,裝備於新一代雅閣(ACCORD)轎車的2.4升i-VTEC發動機於同日下線;2.0升i-VTEC發動機、3.0升VTEC發動機也相繼於2月和3月下線。

4月11日,等速傳動軸項目正式建成投產。

6月6日,東風本田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

9月12日,裝備于飛度(Fit Saloon)精巧型轎車的1.3升i-DSI發動機下線。

2004年

6月7日,裝備于飛度系列精巧型轎車的1.5升VTEC發動機下線。

6月23日,發動機裝配科日產量達到1000台,標誌著東風本田已具有在同一發動機裝配線生產多種機型、日產1000台的產能水平。

11月,東風本田通過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11月27日,新增12萬台產能擴大項目正式啟動,將在現廠區內增加新的設備和全球標準化的生產線,形成年產36萬台發動機總成和48萬套以上零部件的製造能力。

2005年

第二屆職工綜合運動會第二屆職工綜合運動會

2月28日,裝備於新奧德賽(Odyssey)的2.4升i-VTEC發動機下線。

10月31日,東風本田生產的變速箱殼體裝船啟航日本,迎來了公司成立七年來的首宗量產出口銷售業務,開創了東風本田向日本本田本部供應量產用發動機零部件的先河。

11月,應泰國本田方面發出的支援請求,東風本田向泰國本田進行量產供貨支援。

文體活動

在公司各級黨工團組織的積極推動下,各項業餘文體活動得到廣泛開展,為廣大員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豐富業餘文化生活創造了條件,同時,公司還大力加強文體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設備先進的員工文體活動中心及運動場,提供了良好的硬體保障。

公益活動

東風本田歷來有扶貧、助困、貢獻社會公益事業的傳統。2002年4月,東風本田首次組織了為安徽省太湖為安徽省太湖縣真君村國小捐款縣真君村國小捐款的活動。在捐資10萬元完成真君國小校舍建設後,又多次開展捐助行動,為該國小改善了教學條件。2004年9月,還發放了首批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助學基金”,資助成績優異的貧困學生一直升入大學。

東風本田一貫注重人才培養,為了給我國高小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東風本田多次捐贈國產先進發動機共五十餘台,並提出了“支持教育、貢獻社會、共享喜悅”的口號,表明了東風本田支持教育的決心。

本著“熱愛生命,關愛自然”的共同理想,東風本田以自然為友,給予人類生存環境以更多的關注,積極投身全社會的環保事業,積極組織員工參與環保行動。

中國汽配百強企業

汽配即汽車配件、零件,主要包括:發動機墊片及缸蓋的汽車配件、發動機支架膠墊的汽車配件、配氣機構、時規控制、潤滑系、曲軸及凸輪軸、 驅動軸與半軸燃油系統 、 點火系統、 驅動帶及裝置 、冷卻系、起動系、離合器、 制動系、懸架轉向系、驅動軸與半軸、傳動系、感測器、汽車空調及電器、車身等。
上海金亭汽車線束有限公司
萬安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拖拉機內燃機公司
廣州昭和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廣東四會實力連桿有限公司
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實業交通電器有限公司
上海同舟焊接廠
佛山市南海中南鋁合金輪轂有限公司
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荊州恒隆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
江蘇天寶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金陵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長春市燈泡電線有限公司
山東龍口興民車輪有限公司
湖北省齊星汽車車身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朝陽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江陰市模塑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星宇中車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汽車車橋廠
泰安華泰鋁輪轂有限公司
安徽寧國中鼎密封件有限公司
北京福田環保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富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重慶紅宇精密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宗申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
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車輪有限公司
瀋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
常熟市汽車飾件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慶環新集團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長春旭陽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華豐汽車裝飾有限公司
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
上海安誼車輪有限公司
天津津住汽車線束有限公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哈爾濱變速箱廠
重慶市渝江壓鑄有限公司
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蕪湖)有限公司
天津市電裝空調有限公司
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綿陽新華內燃機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車橋有限公司
德爾福派克電子系統有限公司
北京江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益鵬發動機配件有限公司
瀋陽航天新光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東洋電裝有限公司
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
東風實業有限公司
保定長城內燃機製造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大連柴油機分公司
杭州西湖汽車零部件集團
順德富華工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山東渤海活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德爾福汽車空調系統有限公司
江門市華鈴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江西長力汽車彈簧股份有限公司
煙臺首鋼電裝有限公司
濰坊柴油機廠
北京德爾福萬源發動機管理系統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分公司
重慶大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汽車集團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金合利鋁輪轂製造有限公司
吉林東光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富士通天電子有限公司
上海皮爾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
上海法雷奧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豐田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
揚州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
無錫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機電製造公司
諸城市義和車橋有限公司
河北凌雲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傳動軸有限公司
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汽車發動機廠
風帆股份有限公司
長春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天潤曲軸有限公司
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寧波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
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