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岩蕨

東亞岩蕨

東亞岩蕨隸屬於薄囊蕨綱、岩蕨科、岩蕨屬。植株高10-2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與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主要分布在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北京、山東、山西、河南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2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與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
東亞岩蕨東亞岩蕨
鱗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長漸尖,棕色,膜質,邊緣近全緣或具疏睫毛。葉多數簇生;柄長3-7.5厘米,粗約1毫米,棕禾稈色或淺栗色,上部具傾斜的關節,基部以上及葉軸均密被淺棕色的膝曲節狀長毛及疏被線形的棕色小鱗片,以後大部分脫落;葉片披針形,長8-18厘米,中部寬2-3.8厘米,先端漸尖或有時為急尖,基部多少變狹,一回羽狀;羽片14-20對,對生或中部以上的互生,平展,疏離,中部以下的羽片無柄,但基部不與葉軸合生,上部的羽片其基部與葉軸合生,下部數對縮小,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中部羽片較大,長三角狀披針形,長1-2厘米,基部寬4-10毫米,先端鈍或微尖,二基部闊楔形,上側有明顯的耳形凸起,邊緣波狀或圓齒狀淺裂。葉脈不明顯,小脈斜向上,二至三叉,先端有棒狀水囊,不達葉邊。葉近紙質,乾後草綠色或上面灰綠色,兩面均被密毛。孢子囊群圓形,位於小脈的頂端,靠近葉緣,沿葉緣排列成行;囊群蓋杯形,邊緣具睫毛或呈毛髮狀。染色體n=82。

分布習性

黑龍江(帶嶺、阿城、烏敏河)、遼寧(千山、高麗門)、吉林(樺甸)、河北(平泉、贊皇、內丘、北戴河)、北京(密雲、百花山)、山東(芝罘、煙臺、牟平、泰山、崑嵛山、沂山、魯山)、山西河南(嵩縣)。生河谷或林下石縫中,海拔550-1760米。也分布於朝鮮(南山)及日本(本州、四國及九州北部)。模式標本產地:遼寧。
另據Tagawa記載,本種也產於旅順,老鐵山;金州,大和尚山;安奉線,風凰山。

植物特點

東亞岩蕨東亞岩蕨
本種誠如Tagawa所云,是介於耳羽岩蕨W.polystichoidesEaton及大囊岩蕨W.macrochlaenaMett.的中間類型。它與耳羽岩蕨不同之處在於上部羽片的基部多少與葉軸合生,羽片兩面均密被長毛,下面沿主脈有少數線形小鱗片,邊緣通常羽狀淺裂;與大囊岩蕨不同之處在於形體遠較大,僅上部的羽片與葉軸合生,下部羽片分離,羽片基部上側多少具耳形凸起,主脈下面有少數小鱗片,葉軸被節狀毛及鱗片。

參考文獻

東亞岩蕨中岩蕨(東北草本植物志)
WoodsiaintermediaTagawainActaPhytotax.etGeobot.5:250.1936et6:261.1937etCol.Illustr.Jap.Pterid.76.1959;王薇等,東北草本植物志1:53.1958(excl.syn);Nakaike,NewFl.Jap.Pterid.577,f.577.1982.——WoodsiamacrochlaenaChinginSinensia3(5):144.1932,proparte,quoadA.C.Maingay13andE.Licent,nonMett,1868.——WoodsiataishanensisF.Z.LietC.K.NiinActaPhytotax.Sinica20(3):343.198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