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廉

李思廉

李思廉,1957年香港出生。1993年,李思廉與張力以2000萬元資金攜手進軍廣州房地產業,拆遷廣州嘉邦化工廠建設廣州名震一時的富力新居住宅樓,賺得第一桶金。此後多次上演“拆舊廠、建新房”的好戲,連續多年獲得廣州房地產銷售冠軍。李思廉僅用了短短十餘年時間將富力地產建成為一個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產業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李思廉李思廉

李思廉,1957年香港出生,李思廉大學出來的第一份工是證券金融從業員,後來慢慢做起中國貿易,最後轉向房地產。

1993年,李思廉與張力以2000萬元資金攜手進軍廣州房地產業,拆遷廣州嘉邦化工廠建設廣州名震一時的富力

新居住宅樓,賺得第一桶金。

此後多次上演“拆舊廠、建新房”的好戲,連續多年獲得廣州房地產銷售冠軍。

李思廉僅用了短短十餘年時間將富力地產建成為一個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產業之一,2004年的銷售金額將超出60億元。

在公司發展同時,李思廉還熱心公益事業,他先後在文教、衛生、治安、敬老、扶貧等多個領域,總共捐款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李思廉,富力地產集團董事長。2006年在富力品牌的建設和拓展中成效極其顯著。

2006年5月12日,富力地產成功躋身香港上市公司“市值最高首200家”之列,成為首家獲納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綜合指數”系列及“恒生流通指數”系列成份股的內地房地產發展商。“2006年中國房地產與建築企業500強信息發布會”由國家統計局主辦,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承辦、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協會協辦。據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數據顯示:富力地產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一位,同時完成投資額及竣工面積也位居榜首。

截至2006年11月23日,富力地產全國總銷售量已突破100億元,總市值超500億港元。“在經營模式方面,除住宅、寫字樓及商業等物業銷售外,我們還增加了物業租賃及酒店經營等收入來源。” 李思廉實現了富力地產“做一體化地產運營商”的成功轉型,同時在公益事業的不遺餘力,為富力品牌的價值增彩不少。

企業簡介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編號:2777)成立於1994年,註冊資金7.6億人民幣, 集房地產設計、開發、工程監理、銷售、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等業務為一體,擁有國家建設部頒發的一級開發資質、甲級設計資質、甲級工程監理資質、一級物業管理資質及一級房地產中介資質,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房地產企業之一。公司於2005年7月14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為首家被納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內地房地產企業, 並榮登市值最高公司之一。自1994年成立以來,富力人傾盡心思與心血,從細節出績效,終於贏得了客戶的認同與讚賞。實力造就金牌品質,榮譽閃耀品牌輝煌, 公司於2005年12月17日榮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房地產綜合實力第一名,成為全國房地產企業最新的標桿。

“規劃與時俱進,緊扣城市化建設”是富力多年來的拓展模式,成功的策略使富力的每一個項目都成為城市發展的坐標,極大提升了富力品牌影響力。從廣州大本營至北京、天津、西安、重慶,富力地產已成功布局五大核心城市,目前擁有約50個物業項目,土地儲備約 1200萬平方米,在建面積約350萬平方米。而單項建築面積超過 50萬平方米的六大旗艦項目更是其中的扛鼎之作。它們是:北京富力城、富力又一城、廣州富力城、富力桃園、天津富力城和西安富力城。

同時,隨著中國經濟正突飛猛進的發展,對商業地產的需求也日益高漲,各地 CBD商務圈的逐漸形成,深具戰略眼光的富力地產在繼續打造理想人居的同時,開始向商業地產領域進軍,全力打造21世紀優尚的商務環境。在廣州,富力地產率先拿下CBD中心所在地珠江新城超過十個地塊,共100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商業樓宇,另外,富力地產還與全球著名連鎖酒店管理集團——萬豪國際集團和凱悅酒店集團合作,共同打造兩家超五星級酒店。展望未來,商用物業的投資、開發與管理將會為富力注入一股更值得期待的鮮活的生命力。在北京,富力地產也增加了商業樓宇的開發力度,商業地產的拓展,不僅能滿足了企業長期投資收益的需要,更提高了國內現代化商業地產的頂級標準。

富力地產在成就與責任與日俱增的今天,站在企業公民的高度,不斷關注民生,回饋社會。十多年來,公司各類慈善捐贈遍及文教、衛生、治安、敬老、扶貧等多個領域,累計超過8000萬元人民幣。

走過十餘年穩健發展的富力地產,不僅有了更多元化、更為暢順的融資渠道和一體化地產運營的管理模式,以及更充足的土地儲備和合理布局,相信未來,富力地產在繼續營造和諧社會的同時,更將迎來下一個收穫之年。

張力與李思廉

張力張力

門派:富力集團

職務:張力———總裁 ;李思廉———總裁

關係:非血緣兄弟

1993年,平民家庭出身的張力邀請香港人李思廉一起出資2000萬元成立了廣州天力地產公司———富力集團的前身,從此,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開始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合作。

張力和李思廉合作伊始,即在廣州珠村拿了一塊宅基地蓋富力花園。但由於品質低下以及策劃不成熟,房子賣了一半就賣不動了,被迫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了天河區做教師宿舍。這次失敗的經歷給張、李一個很大的教訓,讓他們從此注意總結拿地的經驗,此後,不斷累積的經驗逐步形成了富力發展思路。

張力如此對媒體描述他與李思廉的關係:“我和李生10年沒有紅過臉,在商界也是絕無僅有。我們之間沒有簽署過任何一份文字的東西,大家講的都是信用。當然,更重要的是大家分工要明確,正是由於兩個人的工作很少有交叉,摩擦才會少一點。” 而李思廉則這樣透露雙方合作的原則:“如果一件事情有一個人堅決反對,那么富力就不會去做。印象中好像沒有出現過一方堅持做、另一方堅持不做的事情。”

張力的“站位”屬於“前鋒”位置,負責工程開發及管理方面;而李思廉的“站位”是“後衛”,管著財務和銷售。

李思廉與張力合作初期,公司結構鬆散,業務雜亂,甚至還經營過餐館。但自從在地產上獲得成功後,他們就專心致力於地產業務。

在房地產開發上,富力集團堅持“肥水不流外人田”,建立自己的建築公司、設計院、監理公司、物業管理公司。正如張力稱,“我們造的樓不是最漂亮的,但是性價比卻是最好的。富力的樓常常是一封頂,就已經賣出了90%。我們自己買地,自己設計,自己建設,自己賣樓,自己管理,連泥沙水泥都是自己製造的。這樣就降低了成本。”

《地產SHOW》點評:富力集團的10年成功之路,或者可以看作老天爺對張力、李思廉兩人精誠合作的厚報。

盤點香港40位富豪

《福布斯》雜誌曾公布2011年度香港富豪榜,香港前40大富豪身家總共高達1630億美元。讓我們盤點一下這些富豪吧,看看他們都有哪些龐大基業和傳奇經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