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人

朝陽人

朝陽人 - 簡介:5月11日上午,大連用工朝陽專場洽談會引發朝陽民工應聘潮,來自大連市的119家企業當場與求職者簽訂了1000多份用工協定。

據大連市職業介紹中心負責人唐培堅介紹,目前從朝陽到大連務工的人員已達5萬餘人,他們吃苦耐勞、適應性強,頗受企業青睞。

簡介

朝陽人朝陽人
5月11日上午,大連用工朝陽專場洽談會引發朝陽民工應聘潮,來自大連市的119家企業當場與求職者簽訂了1000多份用工協定。
據大連市職業介紹中心負責人唐培堅介紹,目前從朝陽到大連務工的人員已達5萬餘人,他們吃苦耐勞、適應性強,頗受企業青睞。
朝陽是一個農業大市,全市總人口335.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9萬人,農村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勞動力供大於求,是朝陽人無法迴避的現實。據測算,全市目前尚有49萬剩餘勞動力。朝陽要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就必須想方設法將這部分剩餘勞動力轉移出去。朝陽的決策者把目光投向了大連,從此,一條條遼西漢子懷揣培訓證書和夢想,從乾燥、瀰漫的風沙中走出,挺胸迎向潮濕、鹹腥的海風。用力氣去掙,靠技術去吃飯,從而實現了體力、技術與資金的順利交接與轉換。
去年9月,朝陽、大連兩市協商決定,每年在朝陽舉辦一次大連專場用工洽談會,為朝陽勞務“趕海”大開方便之門。增加淘金者的“含金量”
勇於“趕海”首先要有搏擊大海的本事。
朝陽人朝陽人
為了迅速提升朝陽勞務的“含金量”,提高朝陽勞務的整體素質,本著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朝陽市已建立100多個輸出勞務人員培訓基地,設立了21個用工需求熱門的專業,面向輸出人員開展培訓,其中約65%為外埠訂單和委託培訓。北票在對大連用工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把企業急需的紡織、針織、服裝製作專業確定為實施省級培訓示範項目的主要專業,並在大連的一家服飾有限公司建立實習基地,他們已經同該公司簽訂了1200人的用工訂單。
為了嚴把勞務輸出人員“質量關”,該市始終堅持身體不合格者不輸出,技術不符合條件者不輸出,有劣跡行為者不輸出。對成建制輸出的勞務基地,該市堅持定期回訪制度,及時發現解決勞資糾紛,及時處理務工人員與用工單位之間發生的矛盾和問題,得到了用工單位的信賴和好評。在朝陽市去年的定期回訪中,大連有三家大企業主動要求再次簽訂招收3200人勞務用工契約。就連許多未曾合作的地區和企業,也都慕名前來要與朝陽市建立勞務協作關係。
對在外的勞務輸出人員,朝陽市全面實施“保姆式”維權服務。設立了維權舉報電話,在勞動力市場專設維權視窗,並由專人負責,接到投訴後按職能分工協調相關部門進行維權。逐步建立起“掌握勞動力資源、蒐集用工信息、考察用工企業、簽訂用工協定、組織求職報名、開展教育培訓、嚴格考核錄用、專人護送交接、全程跟蹤服務”的維權服務體系。朝陽市政府新建的6個駐外經濟聯絡處,全部承擔勞務輸出工作任務。為全面開展與大連市的勞務協作關係,該市派遣一名幹部到大連職介中心掛職,並成功舉辦了大連———朝陽勞務輸出專場洽談會。
大連開發區一位負責人介紹,該區的大部分企業都有朝陽務工人員,他們勤勞樸實,任勞任怨,因此,僅這次招聘,該區就帶來了900多個用工崗位。朝陽農民工終於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朝陽人朝陽人
勞務輸出大市的“軟肋”
不間斷地培訓,成建制地輸出,跟蹤式的服務,朝陽勞務終於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去年一年,該市就新開闢勞務輸出基地105個,除了大連之外,京津唐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到處都能見到朝陽農民工揮汗如雨的場景。
今年一季度,朝陽市農民現金收入高速增長,實現人均1447元,同比增長50.5%。其中,農民外出從業所得收入人均124元,同比增長36.3%,對工資性收入增長貢獻率達到67.3%。
儘管如此,從本次招聘會的現場來看,朝陽勞務輸出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據悉,為了辦好這次專場洽談會,大連市組織了6個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市內5個區的專職人員,帶領13家用工量較大的企業,跨餐飲、服務服裝機械電子保全和家政等10個行業,準備了4000多個用工崗位。可是到洽談會結束,記者卻發現還有近3/4的崗位尚未找到意中情人。
這種現實向人們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以往,吃苦耐勞,物美價廉一直是朝陽市勞務輸出的一張品牌,如今,若再滿足於這種模式,勞動力的素質問題就會成為朝陽勞務走出去的攔路虎。
儘管該市在農民工培訓上採取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但低素質農民工過剩、高技能型務工人員短缺仍是不爭的事實。朝陽市勞動就業部門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該市49萬農村可輸出勞動力,國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6%,高中以下占13%,大專以上僅占1%;該市城鎮離崗失業人員有17.27萬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僅有1379人,大專文化程度也不過10573人。素質問題仍像影子一樣與朝陽勞務形影相隨,限制了朝陽農民工遠行的腳步,導致朝陽外出務工人員始終集中在大連錦州盤錦等省內城市,比重達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的80%。朝陽勞務輸出的培訓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相觀背景

朝陽人朝陽人

王寶春義舉感動朝陽
便民打氣筒剛在朝陽市區出現,便引來了廣大市民的嘖嘖稱讚。100多支打氣筒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方便,也讓更多的人體會到了什麼是“互幫互助“。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便民打氣筒的主人是誰,下面就帶著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下這位“熱心人”。
他叫王寶春,今年40歲,是朝陽市雙塔區北塔街道三千米社區居民,一名普通的街頭修車工。(出錄音):
兩年時間裡,王寶春先後購買安裝100多隻便民打氣筒,所添配件和維修費用達到2萬多元。
2005年,王寶春加入了中國志願者服務隊,並成為中國紅十字會會員。2006年初,王寶春創辦了朝陽市第一家紅十字博愛超市,他以全市最低價格經營五金、水暖器材、腳踏車配件,並為殘疾人、下崗職工、低保戶、70歲以上老人和紅十會會員讓利20%,主動為行動不便老人、病殘居民送貨上門,免費安裝維修。2006年6月,王寶春又開辦了下崗職工培訓學校,通過培訓學習,上百名下崗職工掌握了“一技之長”,走上了再就業之路。
多年來,王寶春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奉獻社會,服務百姓”的誓言。他那輛寫有“創建文明社區,共建和諧朝陽”的社會公德宣傳車,也成為了朝陽城裡最為動人和靚麗的風景。
朝陽人朝陽人

《朝陽人手冊》面市

古城朝陽的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突顯了她的資源優勢,城市經濟和基本建設大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並穩步邁進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適時,在市委、市政府及各個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權威人士的關注下,在熱心人士的無私幫助下,《朝陽人手冊》於2007年元月面市。
《朝陽人手冊》的出版為朝陽市民和各界人士提供了便利,是生活幫手、辦公顧問、旅遊指南、司機之友、業務必備。該書從地圖到交通,小到,大到科教衛生、法律諮詢、郵電通訊、公益服務等12大版塊300多條目,數萬條實用信息,近20萬字,32開本,查閱快捷,攜帶方便,可以說是“口袋裡的朝陽”。
《朝陽人手冊》的出版,填補了朝陽沒有城市手冊的空白,其最大的目標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找到,所有的朝陽人人手一冊;力爭做到花最少的錢,能為您帶來更多的幫助。讓外地人關注朝陽,走進朝陽;讓本地人了解朝陽,熱愛家鄉。《朝陽人手冊》將會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年復一年的把朝陽的點滴變化忠實的記錄下來,將以強大的信息量及發行量服務社會各階層,更好的宣傳朝陽、服務百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