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倉教景

朝倉教景

朝倉教景(あさくら のりかげ)(1477-1555),幼名小太郎,元服後稱左衛門尉教景。後入道修行,法號「照葉宗滴」即朝倉宗滴。(其實朝倉家歷代叫朝倉教景的並不是只有一個人,這裡介紹的是後來改名朝倉宗滴的那位)

朝倉教景朝倉教景

朝倉教景

朝倉教景(あさくら のりかげ)(1477-1555),幼名小太郎,元服後稱左衛門尉教景。後入道修行,法號「照葉宗滴」即朝倉宗滴。(其實朝倉家歷代叫朝倉教景的並不是只有一個人,這裡介紹的是後來改名朝倉宗滴的那位)
文龜三年〈1503年〉,孝景庶子朝倉景總聯合敦賀郡司朝倉景豐叛變,並要求當時只得二十七歲的教景加入叛軍行列,而教景因為是景總的女婿,所以答允了;然而就在萬事俱備,準備舉兵之際,教景把景總謀反的計畫向朝倉家當主貞景〈就是孝景的孫兒。有關教景參與叛亂一節,有說是教景拒絕了景總和景豐的要請,並逃到龍興寺出家,在舉兵前向貞景揭穿景總的陰謀。〉和盤托出,並和貞景一起攻打身在敦賀的景豐,景豐兵敗自殺,並把景總放逐到加賀;翌年把反攻的景總擊退,至此,叛亂平息。朝倉教景因平亂有功,被封為敦賀郡司。
當時的越前和北陸地方,一向宗的勢力十分強大,尤以加賀一國的一向宗徒最具威脅性。永正三年〈1506年〉,在加賀一向一揆的支持下,越前的一向宗徒發動叛亂,卻被教景迅速敉平。同年,爆發了越前史上最大規模的會戰,加賀、能登一向一揆及越前牢人為數約三十萬的聯合軍入侵越前,教景再度出陣,在九頭龍川以少數兵力大敗敵軍,是為九頭龍川會戰。
 
永正十四年〈1517年〉,教景奉幕府命令,出兵丹後,支持若狹守護武田氏對逸見氏及丹後守護代延永春信的鎮壓行動。大永五年〈1525年〉,應淺井亮政的請求,出兵近江,擊破了六角軍,並在小谷城跟淺井家締結了長期同盟〈這個同盟隨著兩家相繼覆滅而消失,期間淺井長政在金崎一役倒戈,也是出於對盟友朝倉的義理〉。大永七年〈1527年〉,應了逃往近江的將軍足利義晴和細川高國的請求,率軍上洛,同年十一月十九日,在京都泉乘寺口與細川晴元軍交戰,討取了渡邊新五郎及游佐彈正兩員敵方大將,取得了重大戰果
 
以上的戰役,顯示了朝倉教景的勇敢善戰,然而並非未嘗敗績。享祿四年〈1531年〉,加賀一向一揆分裂,教景乘這個大好機會向加賀手取川出陣,但因為判斷過雙方兵力和形勢上的優劣,認為作戰對自軍不利,於是果斷地下令撤退。這是朝倉教景生平唯一「敗仗」。
 
同年,教景把敦賀郡司的職位讓給養子朝倉景紀,自己則入道修行,法號「照葉宗滴」。五十五歲的宗滴,雖遁入空門,但並沒有在歷史舞台上消失;宗滴繼續當軍奉行,依舊走在朝倉家的最前線,為朝倉家南征北討。天文十二年〈1544年〉,宗滴應了「腹蛇」齋藤道三的請求,出兵美濃,在稻葉山城〈後來的岐阜〉擊退了織田信秀的軍隊,再次展現名將風采。
 
越前朝倉家一直有隱憂,就是加賀一向一揆。這是應仁之亂時期,本願寺蓮如在越前開設吉崎御坊,廣招信眾的後遺症。朝倉氏自孝景以後數代,一直受到加賀一向一揆的威脅;宗滴出於消除後顧之憂的考慮,向來堅持出兵加賀,好讓日後的朝倉家得到平穩的發展,然而當主義景不想朝倉家墮入與一向一揆鬥爭的無止境的深淵,並不採納宗滴的建議。弘治元年〈1555年〉,宗滴獨排眾議,為呼應出兵川中島的上杉謙信而決定攻打加賀一向一揆。這一仗,朝倉宗滴不顧年邁,親自擔任總大將,浩浩蕩蕩的出陣。七月二十三日,大軍進入加賀,在橘山設陣,對加賀一向宗的據點大聖寺城附近的支城進行攻擊。不出一個月,大軍已連陷大聖寺、南鄉、千束等城,大敗一揆軍勢。
 
就在這時,年老的宗滴在陣中突然發病,急忙回到一乘谷醫治。同年九月八日,百戰百勝的朝倉宗滴終於栽在死神手上,終年七十九歲。法名月光院殿照葉宗滴大居士。
朝倉教景四歲的時候,父親孝景便死去了。孝景諸子之中,只有教景繼承了他的優秀才能。教景的一生,大部份都在戰陣上度過,多年的軍旅生涯,共參加過十二次大規模戰鬥,無一敗績,全因教景對情報工作的重視。教景認為情報的收集,不單能夠分析兩軍的強弱、兵力配置等戰場上的因素,還可以分析出戰國大名家將來的形勢。他曾經預言,大內、土岐必將沒落,而武田〈甲斐武田〉、長尾、毛利、織田將會壯大起來;不出其所料,他死後還不到一個月,毛利元就在嚴島擊敗陶晴賢,漸次取代大內家;五年後,「尾張大笨蛋」織田信長在桶狹間擊斃今川義元,一舉成名......
 

外交

人們提到朝倉教景,總是談及他的戰績;其實,他在外交、內政方面都是一流的人才。外交方面,擁護丹後守護武田氏、跟淺井同盟、連合齋藤家等等,避免樹敵太多,有利於主家的發展;內政方面,隨著與鄰國關係親密化,農業生產亦趨向穩定,貿易變得蓬勃,不少公家和文化人聚居於此,令一乘谷城下町的繁榮程度堪與京都相媲美。而教景自身在茶道、和歌等古典藝術範疇上的造詣也很深厚,是戰國少有的素養之人。他還是一個仁厚、謙沖的人物,深得當時高僧月舟壽桂的高度讚賞。
 
此外,教景從父親孝景時代起,至末代義景止,共侍奉了五代〈英林孝景-氏景-貞景-宗淳孝景-義景〉,年輕時曾一度背叛了主家,但叛亂未遂後,一直對主家盡忠,而且更是手握了重兵;在當時下克上的社會裡,除了大名〈或當主〉外,能控制一家大部份兵力的將領是極其罕見的,由此可見家中對教景是極其信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