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會陰切開術(episiotomy)是婦產科手術中最常見的手術,在第二產程時進行。適時的會陰切開有助於保護盆底軟組織,避免其過度伸展及胎頭長時間壓迫造成的組織損傷,而且的傷口整齊,癒合較好。
適應症
1、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
2、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於會陰。
3、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會陰切開術了。
4、子宮口已開全,胎頭較低,但是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並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5、藉助產鉗助產時。
方法
分為側切和正中切開。
側切:以左側切開常用,由陰道後聯合中點向左側斜下約45°,切開切開皮膚、陰道黏膜、黏膜下組織、球海綿體肌、恥尾肌束等,長約4-5cm。
正中切開:在會陰後聯合中部向下剪開,約3-4cm。
步驟
麻醉:0.5%-1%普魯卡因局麻或陰部神經阻滯麻醉。
切開:在宮縮時,用食中指伸入陰道,撐起陰道壁指引剪開方向。
縫合:按解剖層次縫合。
併發症
1、 傷口血腫:表現為在縫合後1-2小時刀口部位即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此時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及時進行檢查,可能是醫生在縫合時止血不夠。對這種情況,只要及時拆開縫線,清除血腫,縫扎住出血點,重新縫合傷口,則疼痛會很快消失,絕大多數可以正常癒合。
2、傷口感染:表現為在產後2-3天,傷口局部有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並可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遇到這種情況,應服用合適的抗生素,並拆除縫線,以便膿液流出。同時可採用理療來幫助消炎,或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溫水溶液坐浴。採取這些措施後,由於會陰部血運豐富,有較強的癒合能力,故一般1-2周后即會好轉或癒合。
3、傷口拆線後裂開:有個別產婦在拆線後發生會陰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如果傷口組織新鮮,裂開時間短,可以在妥善消毒後立即進行第二次縫合,5天后拆線,大多可以再次長好;如傷口組織不新鮮,且有分泌物,則不能縫合,可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並服抗生素預防感染,待其局部形成瘢痕後癒合。
術後保養須知
飲食:
1.多攝取高纖食物,以避免便秘。如果婦女產後便秘,在解便時太過用力容易造成傷口再度裂傷。
2.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3.多補充水分,每天喝足2000cc。
自我照顧:
1.如廁後沖洗:婦女生產完,大小便之後都應該用水沖洗會陰,如同用衛生紙擦拭一般,要由前往後沖洗,才能避免細菌感染。
2.保持傷口乾燥:如廁、洗完澡後,用面紙輕拍會陰部,保持傷口的乾燥與清潔。
3.切忌用力:不要用力解便,以避免縫補的傷口再裂開。
4.勿提重物:產後1個月內,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事和運動。
5.避免性行為:產後6周內,應該避免性行為的發生。
6.腫痛可用優典:裂傷較嚴重且傷口腫痛者,可以在水中加入優碘坐浴,或用烤燈加快復原速度。(優碘可以殺菌,溫水和烤燈則以高溫促進血液循環)。
建議:
1.婦女懷孕5-6個月要少吃澱粉類食物,並增加蛋白質的攝取,可以減少體重增加的速度、避免寶寶過大。
2.多散步、爬樓梯和練習拉梅茲呼吸法等,都可以加強肌力,幫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