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龍樹

曹龍樹

曹龍樹,字松齡,號星湖。江西星子人。清高宗乾隆36年(1771年)舉人。歷任江蘇、沛縣、桃源(今泗陽縣)、如皋等知縣,江寧(今南京市)、江防同知,江南(轄今上海市、江蘇、安徽、江西婺源縣地)鄉試同考官。著有《星湖詩集》、《養雲精舍文集》《星湖如皋攀轅集》等。

基本信息

曹龍樹,字松齡,號星湖。江西星子人。清高宗乾隆36年(1771年)舉人。歷任江蘇、沛縣、桃源(今泗陽縣)、如皋等知縣,江寧(今南京市)、江防同知,江南(轄今上海市、江蘇、安徽、江西婺源縣地)鄉試同考官。著有《星湖詩集》、《養雲精舍文集》《星湖如皋攀轅集》等。

曹龍樹故居 曹龍樹故居

曹龍樹(1749~1814年)星子縣橫塘鎮新屋曹村人。7歲起蒙於家塾養雲精舍,9歲學詩,16歲從學孝廉、後九江府教授鄒銓先生於廬山香泉寺。乾隆三十六年舉人。38歲以恩挑知縣用,委為江寧府江防船政同知。嘉慶三年,告病回居故里。

《星湖詩集》 《星湖如皋攀轅集》 《星湖詩集》 《星湖如皋攀轅集》

曹龍樹生性聰穎好學,才思敏捷,深得老師贊愛,譽有“神童之目”。在舉人鄒鑒先生門下受業時,鄒老師欲考其才思,走近曹龍樹課桌,即景口占一聯:“雨過風鳴樹”曹即對:“雲開日麗天”。老師又口占:“鶯歌調律呂”,曹又即對:“雁字紀春秋”。鄒說:“此子將來品望不凡”。在舉人鄒銓先生的廬山香泉寺讀書時,遊歷了廬山風景名勝,寫下了大量廬山詩,讀書求知心切充分流露。乾隆三十七年,曹龍樹24歲,赴京會考不第,歸來“益發考圖觀史,自天文、地理,禮、樂、無不通究。為今後治理長江、黃河水患打下了基礎。 曹龍樹“家廬山下,柴桑栗里之間,五柳高風猶存,為周朱過化,六朝唐宋詩人薈萃之區”,薰陶了他的天生詩性,故時時事事皆有詩意。他一生除為父母喪後六年盡情盡禮孝制不作詩外,幾乎無一日無詩、聯。曹龍樹一生寫了1400餘首詩,刻成《星湖詩集》27卷、《星湖聯語》一卷傳世。同門揚州舉人黃洙讀其全集後,為其序,有云:“明府不誠無愧乎詩人者哉!斯詩不誠所謂大集者哉”?

此聯為清代星子舉人曹龍樹題愛蓮池。 此聯為清代星子舉人曹龍樹題愛蓮池。

乾隆五十二年,曹龍樹38歲,會試不第,因嘆曰:“命也”。這一年,適值恩挑。曹被委為江寧府江防船政同知。曹一上任,親自稽查寸甲解川運兵餉問題,監造京口戰船,處理官渡嚴重超載,屢發沉船事故,保證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曹龍樹為官時間不長,前後不過十三四年,官也不大,只有七品縣令,但他在任之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無駁案,無停牘。為三縣縣令,計治理河工8次。故每到之處,百姓爭相負載。每項工程竣工,或離任時,當地父老制萬民傘,繪送別圖,贈送別詩,結彩焚香,遮道泣送。

此聯為清代星子舉人曹龍樹題萬杉寺。 此聯為清代星子舉人曹龍樹題萬杉寺。

嘉慶四年,曹龍樹歸故里後,不再為官。在家作憩雲樓,七松園,六柳堂。或登山臨水,或酒社詩壇,暇則手經史忽輟。常集昔日同窗同門戚友名士,重遊廬山名勝古蹟,將廬山的一草一木,收入詩中,近200首。是寫廬山詩最多的詩人之一。游至白鹿洞時,洞掌教蔡雲橋留宿5夜,互以詩贈答,與諸生講“朱陸異同”、“二十二史疑信”及“廬山古蹟真贗”等。又捐重資修周澌橋和制丸散以濟人,求藥者踵門若市。每逢災荒年歲,自賣產業以貸濟鄰族,獲救者無數。

曹龍樹代表作:

《含鄱口》

高空誰劈紫金芙,遠水長天手可揄。
擬似巨鯨張海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漢陽峰》

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
四面水光隨地繞,萬層峰色倚天開。
當頭紅日遲遲轉,俯首青雲得得來。
到此乾坤無障礙,遙從瀛海看蓬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