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錫珍

曹錫珍

曹錫珍,字聘忱,河北省昌黎縣人,生於1898年,卒於1978年。1916年~1924年在昌黎拜前清御醫孫仲選為師,學習中醫理論、推拿按摩手法。

基本信息

簡介

近代名醫-曹錫珍-公元1898-1978年

曹錫珍,字聘忱,河北省昌黎縣人,生於1898年,卒於1978年。1916年~1924年在昌黎拜前清御醫孫仲選為師,學習中醫理論、推拿按摩手法。1925年~1927年在天津師從吳衛爾學習西醫。後懸壺於京津兩地為民療疾。1934~1938年,應施今墨之邀出任華北國醫學院董事、按摩教授。1954年,參加北京醫院按摩科籌建工作。次年調入北京平安醫院從事中醫按摩工作。1958年始在北京宣武醫院按摩科工作。著有《外傷中醫按摩療法》、《防治按摩》、《中醫按摩療法》等。

經歷

曹錫珍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經過60餘年臨證,逐漸形成了以“經穴按摩”為代表的“曹氏按摩學派體系”。曹氏“經穴按摩”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指導,在總結古代按摩八法、治筋八法、整形八法、運動八法的基礎上,融貫了臟腑、經絡、衛氣營血、八綱等辨證方法,結合臨床內外各科疾病的臨床表現,通過望、聞、問、切、點壓經穴(摸)五診,對症狀進行歸類分析,從而明確辨證,確定中病臟腑經絡的虛實診斷。這種治療方法,採用補、瀉、和三大法則。按其經絡起始,終止走行的順逆予以規範循經。操作中常以“推經絡、點穴位”為法,並強調“治療以治經為主,寧失穴勿失經”。臨證強調順經推按為補,逆經推按為瀉,輕柔推按為平補平瀉。對陰經之病多補少瀉,陽經之病多瀉少補,對虛症多以補法,對實症多以瀉法。在手法操作上,以輕力為補,重力為瀉.

發展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過程中,曹錫珍將按摩手法概括總結為內科按摩基礎手法、外科按摩基礎手法、古代按摩八法(貫通法、補氣法、揉捏法、和絡法、推盪法、疏散法、舒暢法、叩攴法)、整形八法、運動八法、治脫臼八法、治筋八法等,根據臨床不同情況靈活選用,獨樹一幟,在按摩推拿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

為配合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曹錫珍率先在全國舉辦國家運動隊推拿醫生學習班,為國家隊和各省市運動隊培養了一大批運動醫學推拿醫生。而今,許多當年的培訓班學員都已成為運動醫學領域的專家教授。如北京體育學院楊錫讓教授,國家體委陸啟貴、張家棟等。此外,60年代,曹錫珍多次在京舉辦按摩講習班,為京畿諸醫院、工礦、部隊、學校乃至外省市培訓了大量專業技術人員。他一生收徒四人,至今均已成為各單位的骨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