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錫三

曹錫三

曹希正,原名曹錫三,1897年(清光緒23年丁酉)9月29日生,湖南郴州恭惠鄉太和圩人。

人物評價

曹先生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從在外國教會學校學文化,然後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又赴法國勤工儉學,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結識革命領袖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蔡和森等。學成博士後回祖國(早期海歸派),當過大學教授,經商辦過公司,曾官至國民黨政府軍用品工廠廠長、少將軍銜(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服臂章出自該工廠)(參考:當年上海赫赫有名的青洪幫頭目杜月笙是少將參議;軍統特務頭目戴笠是中將軍銜),解放後又官至共產黨政府副縣長。雖然在國共兩黨政府都有高層領袖級同學和同事人脈關係,曹先生卻不願主動開口求人謀高官厚祿,甘願潔身自好,過自食其力的平民生活,始終秉持一份海歸高級知識分子的單純性格。 社會的滾滾洪流將曹先生拱上了一個又一個浪頭。曹先生的一生起伏和社會大時代歷史變遷緊緊相連。 感嘆:社會環境影響每個人的命運,人是環境的產物。往事並不如煙,先輩勤學圖強精神猶在,我輩仍須繼承,努力奮鬥!今人應該順應社會發展規律,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建設美好家園。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曹錫三

人物生平

曹錫三 曹錫三

七歲入私塾,1911年十五歲時入郴縣新華學校(基督教美國長老會所辦)讀高小和國中,1915年下期轉入武昌旅鄂湖南學校中學部,1919年春畢業,後入北平(北京)留法預備班和法文專修館,5月與北平大中學生一道參加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革命活動。同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初入拉魯竭化學工廠做散工,六個月後改入巴黎宿享汽車工廠做機械工。
小編補充:1920年11月11日,周恩來赴法國[url]http://勤工儉學[/url],周恩來在上海乘法國郵輪“波爾多”號踏上了去法國的旅途。同行者共400多人,從1919 年到本年,赴法[url]http://勤工儉學[/url]者共17批約1700多人。其中有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陳延年、王若飛、鄧小平、陳毅、李富春、聶榮臻、向警予、蔡暢、郭隆真、李維漢、李立三、徐特立、陳喬年、張昆弟、羅學瓚、何長工、蕭三、傅鍾、劉伯堅、熊雄、蕭朴生、李卓然等人。
曹希正當年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同學有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鄧小平等。

 一年後,1921年秋,以工資儲蓄所得入愛弗工商實習學校,唯讀書六個月,因為參加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和陳毅組織的反對北洋政府向法國大借款行動,參與毆打中國駐法國公使,被法國政府監禁一個月後驅逐出境,押送回國。
先生抵達上海後,組織“被迫歸國學生團”,向國人籲請續學。
1922年初,得[url]http://李石曾[/url]援助,所有被迫回國留法學生,均召往北平,入[url]http://中法大學[/url]預科續學。
1923年秋,預科畢業,考得[url]http://中法庚子賠款[/url]津帖,再次去法國求學。先入[url]http://法國里昂商學院[/url]學會計和統計專業,畢業時獲商學博士學位。再入巴黎統計學院研究一年。
1928年學成回國。
回國後,先至上海,四出聯繫,找不到工作。繼而至南京,得留法同學桐蓀的幫助,被“江蘇省訓政人員養成所”聘為教官,教會計學,僅三個月,該所撤消。
1929年春,至鎮江“ 江蘇省區長訓練所”任教,講授會計和財政等課,也僅半年,訓練所停辦。
從1929年秋起至1933年夏止的五年中,除1931年初偕前妻柳演仁到安徽阜陽第五女子中學教書一學期外,先後應聘上海東亞大學、建設大學、勞動大學、和北平中國大學、東北大學等任教授,主講會計、統計、財政、國際貿易、經濟地理等課程。
1933年發生塘沽事件,東北大學擬從北平再遷西安,先生乃辭職返回南京。
經[url]http://雷震[/url](國民黨去台灣後的自由派大人物)介紹,與武漢大學法學院長[url]http://楊端六[/url]認識,擬活動去武漢。當時,楊端六剛受蔣蔣介石委任兼軍事委員會第三廳(後改為審計廳)長,正需要統計專業人才,即邀請先生出任第三科科長,主管軍事經濟及人員、馬匹、器材統計事宜。是年國民黨中央令各級機關公務人員均須加入國民黨,先生奉命加入,為國民黨特別黨員(1945年,國民黨辦理黨員總登記時未再登記)。接任三科科長時,初定三個月為期,嗣因 楊端六廳長一再不準辭職,為朋友計,乃滯留任所達四年之久,迨1937年抗日戰爭暴發,該廳裁撤,始離職返鄉。
回鄉後,住家兩個月,迫於生計,1937年12月,再往漢口經商,偶遇前在南京有公事往來的國民黨軍需暑儲備司司長[url]http://王鍾[/url],談及回鄉及目前窘況.翌日,王既函送一聘書,約請任國民黨軍證部軍需司上校專員,辦理審核經費物品事物.後隨暑遷重慶,調任監理\審核等科科長,先後約三年。
1940年底,又得王鍾保薦,委任為[url]http://軍政部湖南沅陵第二被服廠[/url]少將廠長。在擔任廠長期間,看到各級員工多數以升官發財為目的,以取巧敷衍為手段,有錢必撈,有孔必鑽,而上級主管又復暗中需索,營私舞弊,深感國民黨政府黑暗腐敗。先生素來正直清廉,睹此十分不滿,到任僅一年,既連續五次請辭,發誓“寧願擺攤,不願作官”。
1942年4月,辭職獲準,即誓不再作國民黨政府之官。從此開始,至1949年國民政府在大陸倒台之前的八年中,再未向國民黨政府謀求一官半職,雖生活困苦顛簸,此志始終不渝。
辭職後,因患慢性闌尾炎,在[url]http://沅陵[/url]修養一年有餘。1943年夏,赴貴州經商,與國民黨西南公路局集股合辦源源酒精廠,先生任董事長,未經年,即虧蝕倒閉。在家賦閒一年,經營小蘇州糖食店為生。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先生返回衡陽,仍開設小攤餬口。1946年 ,與郴縣同鄉曹忠挺、李范五等人在衡合資開辦大有豆油廠。不久,解放戰爭爆發,國民黨統治區形勢動盪,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至1948年6月又將些微資本全數虧蝕殆盡,豆油廠只好關門歇業。
1948秋,得留法同學劉文濤介紹,隻身一人赴貴州大學任教授,擔任統計、經濟地理及國際貿易等科教學。原聘任期一年,因國民黨貨幣嚴重貶值,教薪低微,難敷生計,決心不再任教。 1949年2月返回衡陽度歲,貴大堅決慰留,一時無法決絕,乃將衣物和各項證件留校,以示再來之意。返回衡陽後,彷徨猶豫,一再請假,延至4月,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勢如風掃殘葉,乃決計不再去貴州,攜眷返回郴縣老家。 先生在外從政、執教、經商前後歷二十年,回來兩袖清風,家無恆產,住房也無,先是借住在[url]http://棲風渡[/url]莊門口老友雷動培家。1952年2月,搬回老家太和圩,借住公房森公祠,在圩上做點小生意為生。
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時期 先生早年留學法國時,與[url]http://周恩來[/url]同志、[url]http://蔡和森[/url]同志、[url]http://陳毅[/url]等同志相識並有交往,接觸過馬克思主義思想,經過幾十年的社會實踐,國民黨和共產黨孰是孰非已經涇渭分明。1949年,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更加堅信共產黨必將取得最後勝利。當時,共產黨郴縣地下組織領導的游擊隊十分活躍,人民起來迎接解放,而一些豪族土紳則疑慮重重,惶恐不安。先生主動積極地向他們宣傳共產黨的政策,使他們安下心來,靜候解放。1949年6月,他以擔任棲風渡餉械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名義,聯絡原豐樂鄉鄉長段陽春等進步人士,籌集糧款,為游擊隊解決給養問題。先生還做好國民黨鄉鎮武裝人員的工作,不要再跟國民黨走,連同槍枝彈藥向游擊隊起義投誠,為郴縣的解放減少了阻力,加強了力量,作出了貢獻。
解放後,先生擁護共產黨在農村進行的民主改革,認為農村的地主富農,雖然也有少數勤儉辛苦積累家業致富的,但是多數是靠剝削(勞力、地租、高利貸等)發家的。中國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農民,而農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窮人,為了謀大多數農民的幸福,實行民主該改革是人民政府最適宜的政策。1950年底,先生將自己一生經歷如實地向當地政府詳細交待,並將一應證件上繳,毫無保留,取得了人民政府的充分信任。 1951年4月,先生被邀請參加全縣人民代表會議,會上被選為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常委會副主任。 1955年,郴縣政協成立,在第一屆一次全體政協委員會議上,當選為副主席,推薦為省政協委員。 1956年底,全縣各界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學生為郴縣人民委員會委員、副縣長。在任職期間,積極工作,密切聯繫民眾,經常深入基層,認真履行職責,受到幹部民眾的普遍歡迎。
1957年4月,先生參加省政協委員會,本著“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原則,在會上就 湘南遊擊隊有些同志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作了發言,在反右派時,竟被當作“為反革命鳴冤叫屈”的罪狀,錯劃為右派分子,受到撤消政協副主席、省政協委員、副縣長職務和降薪處分,下放幹部農場、農科所監督勞動。 1963年摘掉右派帽子。 1964年3月31日因病逝世,終年67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中共郴縣縣委重新審查了先生的全部歷史,糾正錯劃右派,宣布徹底平反,恢復名譽,對先生的一生作出了實事求是的評價和正確的結論。 先生夫人-----王寶珍,現住郴州,安度晚年。先生有五女:鐵如、竹如、梅如、代娣、小紅;一子:映生,均已長大成人,繼承父志,參加革命工作,為國家建設積極作貢獻。
編轉自《郴縣文史資料》第二輯 《曹希正先生的一生 ---張治蘇 整理 》 原文 湖南省郴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輯 湖南省新聞出版局準印證 湘準(1988)郴縣第3號
小編補充: 中國留法[url]http://勤工儉學[/url]的著名歷史人物的後代重聚法國 八十多年前中國留法[url]http://勤工儉學[/url]的著名歷史人物的後代,相約來到法國蒙達爾紀小城,尋覓他們祖輩留下的“紅色足跡”,並在該市共同栽下一棵中法友誼樹。 位於巴黎南部一百公里的蒙達爾紀市是一座只有六萬居民的小城,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三百多名中國留學生來到這裡[url]http://勤工儉學[/url],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新中國創始人和領導者,如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蔡和森、李富春、向警予、蔡暢、何長工等。
蒙達爾紀市繼去年舉辦“中國留法[url]http://勤工儉學[/url]運動展覽”之後,又在當年這些歷史人物生活和學習過的舊址設立了十餘個帶有中法說明牌的紀念景區,蒙達爾紀市長表示,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這裡了解這個城市和這段特殊的歷史。
何長工之子---何光暐、陳毅之子---陳小魯、蕭三之子---蕭維佳、蔡和森之---女蔡轉、李立三之女---李英男、李富春和蔡暢之女---李特特面前,蒙達爾紀人這樣描述了當年歷史的一幕:陳毅一整天用功學習或者同蔡和森碰面討論問題。鄧希賢又名鄧小平騎著腳踏車在城堡下坡全速向下衝去,因為沒有亮指示燈遭到罰款。周恩來從巴黎過來,同[url]http://咖啡館[/url]老闆一起打網球。李富春在鐵路上修理[url]http://火車頭[/url],同年輕女子蔡暢在新尚[url]http://女校[/url]門口約會。李立三同蕭三在談詩論章……
中國旅遊協會會長何光暐代表當年勤工儉學先輩們的後代向蒙達爾紀市政府和蒙達爾紀法中友好協會及會長王培文女士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相信,通過展開“尋覓偉大的足跡”的活動,必將會使更多的中外朋友了解並銘記這段歷史。
陳小魯說,父親陳毅沒有能夠回到這裡重溫那段歷史,感到非常遺憾。因為這裡曾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正是在法國的各種經歷,最終使他選擇走上革命之路。也正是在這裡,讓他刻骨銘心地相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蕭維佳身臨其境,“好像有重新置身於八十年前了”,他開玩笑說,當地的居民父輩們可能無法知道自己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骨幹,並幫助建立了新中國。蔡和森之女蔡轉對蒙達爾紀市民的熱情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中國非常友好的感情”。李英男走在小城街頭,一直非常激動地想像著父親李立三在此漫步的情景,李富春和蔡暢之女李特特則向人們講起了當年父母和外祖母在這裡的一些逸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