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沛霖

1933年出生,江蘇泰興人,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1年考進復旦合作經濟系,1952年隨院系調整到上海財經學院,1954年畢業進入復旦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做教師,曹沛霖教授從此成為一名復旦人.1958年,因為中蘇關係惡化而取消了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改成社會主義教育課,不久又改為馬列主義政治教育系,1960年改政治學系,1964年改為國際政治學系,到2001年成立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這段曲折發展的歷史,曹教授是見證人之一;這個聲譽日隆的學院,曹教授是奠基人之一。曾任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系主任、復旦大學首席教授。

人物介紹

從經濟學轉入政治學研究領域後,曹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政治制度研究,在東西方政治制度與政治比較研究、西方已開發國家政治制度和改革實踐、開發中國家政治制度改革與發展等作出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學術視野大致包括國別政治、國際政治、比較政治體制的研究以及對中國問題的政治學分析。其中,世界議會政治研究是他最見功力的領域。他先後出版和主持翻譯了《議會政治》、《政府與市場》、《比較政府體制》、《西方政治制度》、《比較政治制度》、《比較政治學》等著作,許多著作特別是《比較政治學》的翻譯出版,影響了一代政治學的發展。曹教授是我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博士生導師之一,和王邦佐、孫關宏、王滬寧等教授一起,為“文革”後復旦政治學研究的復興作出了貢獻。

研究成果

憶起50年的教師生涯,曹教授自豪地說了一句:“我從來沒有因為個人事情耽誤過教學,上課沒有遲到一次!”令他欣慰的是,門下弟子遍布全球,培養的碩士和博士就有70多人,有的碩士到美國深造,取得博士學位後已在大學裡獲得教職,今日美國政治學界,有不少年輕華人學者就出自“曹門”。對於眾人的讚譽,他說:“我不過是把自己發現的東西記錄在冊,把我知道的真相告訴給學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