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

基礎物理實驗中心主要承擔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物理實驗和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實驗。 主要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學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模擬電路實驗。 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高頻電路實驗。

簡介

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是在原物理系的基礎上成立的,物理系創建於1956年,1995年成立物理工程學院。現有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通信工程(物聯網)5個本科專業。設定物理學系、光信息科學系、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系,建有雷射研究所、光電精密測量研究所、現代物理研究所。
物理學專業2007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2009年被確定為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有省級精品課程《物理教學論》、《基礎物理實驗》。
學院擁有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物理學博士一級學科授予權,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學位授予權,課程與教學論(物理方向)碩士學位授予權,教育碩士(物理教學方向)和工程碩士(電子與通信工程方向)專業碩士授予權。光學、物理電子學、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是山東省省屬高校中最早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
學院現有91名教職工,專業教師7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27人,近80%的專業教師畢業於國內外重點大學和科研機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5人。教師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
學院有12個教學實驗室,9個研究實驗室,面積1.5萬平米。擁有場發射掃描電鏡、雷射分子束外延系統、橢圓偏振光譜儀、飛秒雷射放大系統、多層精密鍍膜機等先進的科研設備,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00餘萬元。理論物理是山東省“十一五”期間強化建設的重點學科、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光學專業是山東省“十二五”強化建設的特色優勢學科。“雷射偏光與信息技術實驗室”是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信息功能材料與光電技術實驗室是“十二五”山東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雷射研究所是國家惟一定點的“雷射偏光技術與偏光器件科研生產基地”、“山東省雷射偏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託基地,完成了科研成果向產品的轉化,開發的新型雷射偏光器件多達三十幾個系列品種,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滿足了國家高科技發展的需要。近10年來,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3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20多項(次);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400餘篇,編寫出版教材、專著10餘部。
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是學院的傳統,重視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力和綜合素質是學院的特色。學院始終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突出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學生思想教育、管理、指導與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優異成績。近年來,學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均保持在40%以上,其中90%以上的同學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985”、“211”層次的全國重點大學和中科院研究所,有5名同學去美國大學攻讀研究生並獲獎學金資助。先後獲得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挑戰杯大學生科技學術作品大賽、物理教學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國家級一等獎和省級一等獎多項;獲得電子電路設計大賽、山東省科技節物理科技創新大賽特等獎、一、二、三等獎等,這些獎項的獲得彰顯了我院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本科專業簡介

物理學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紮實物理理論基礎和科學實驗技能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的、能夠勝任物理學或相關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科研、教學、技術開發等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本學科或其他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的人才。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基本的語言套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能夠進行簡單的程式編寫,掌握信息技術和文獻檢索方法;掌握高等數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較高的數學修養;培養師範生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和從事物理教學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規,掌握並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以及物理教學理論。
主幹課程和實驗: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數學物理方法、固體物理學、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物理教學論、物理實驗設計與研究、基礎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類課程實驗等。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具有紮實的數理基礎、電子技術、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在該領域從事理論問題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基本的語言套用能力;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為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生源。
主幹課程和專業實驗: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電磁場理論、自動控制原理、電子測量技術等課程。同時開設普通物理實驗、電子電路類課程實驗、綜合電子設計實驗、信號與系統實驗、計算機類課程及數位訊號處理實驗等。

通信工程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掌握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在電子、信息技術、網路與通信等領域從事理論問題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以及套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基本的語言套用能力;能夠在信息和通信領域及相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產品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研究型及套用型人才。為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生源。
主幹課程和專業實驗: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技術、通信原理A、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移動通信、光纖通信、普通物理實驗、電子電路類課程實驗、通信原理實驗、信號與系統實驗、程控交換及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實驗等。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良好的使用計算機能力、英語綜合套用能力和專業外文文獻閱讀能力及較強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能在套用光學、光電子學及相關的電子信息科學、光機電算一體化產業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為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生源。
主幹課程和專業實驗:普通物理、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光學、波動光學、固體物理、雷射原理、光電子學等課程;普通物理、全息技術、光學信息處理、非線性光學、光譜學、光學計量、光電子技術、光纖和光通信等實驗課程。

通信工程(物聯網方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物聯網技術相關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標準和法規及基於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物聯業務的開發、測試、推廣和運維等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套用信息網路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實驗能力與工程實踐能力,具有物聯網軟硬體技術開發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基本的語言套用能力;能從事電子和通信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設計、套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為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生源。
主幹課程及主要專業實驗:高等數學、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電磁場與電磁波、物聯網概論、感測器原理及套用、射頻識別技術、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技術、通信原理、網際網路技術、信息安全基礎等;同時開設電子電路類課程實驗、感測器原理實驗、通信原理實驗、信號與系統實驗、數據結構、計算機系列課程實驗及物聯網專業課程系列實驗等。

教學實驗室

基礎物理實驗中心

主要承擔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物理實驗和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實驗。
力熱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測量顯微鏡、三線擺、開特擺、聲速測定儀、熱電偶實驗儀、粘滯係數測試儀、綜合量熱實驗儀、楊氏模量測試儀、金屬線脹係數測試儀、熱功當量實驗器等。可以進行液體粘滯係數的測定、轉動慣量的測定、楊氏模量的測定、空氣比熱比的測定等20多個實驗。
電磁學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熱電偶實驗儀、磁滯回線實驗儀、傅立葉合成分析儀、霍爾效應實驗儀、、電子束實驗儀以及各種儀表測量儀器。可以進行線性元件與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的研究、電子束的聚焦與偏轉、半導體熱敏電阻特性的研究、萬用電錶的設計與製作等20多個實驗。
光學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麥可遜干涉儀、分光計、鏇光儀、阿貝折射儀、反射式單色儀、平行光管以及單縫衍射光強分析儀等。可以進行稜鏡折射率的測定、濾光片光譜透射率的測定、麥可遜干涉儀的調節和使用、薄透鏡焦距的測定、組裝望遠鏡以及全息照相等20個實驗。
近代物理實驗室 主要儀器設備有稜鏡攝譜儀、傅立葉變換光譜儀、組合式多功能光譜儀、雷射拉曼光譜儀、光學多通道分析器、核磁共振儀、光磁共振儀、塞曼效應儀、密立根油滴儀、富蘭克-赫茲儀、測微光度計、黑體輻射實驗裝置、微波分光計。實驗內容涉及原子分子物理、雷射技術、電子衍射、核磁共振、X光、微波、真空薄膜等領域20多個實驗項目,是物理學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實驗課程。
物理教學法實驗室 配有微格教室、數位化信息系統實驗設備、電磁打點計時器、靜電演示實驗箱、韋氏感應起電機、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演示器、充磁機、陰極射線管、電諧振演示儀、洛倫茲力演示儀、光電效應演示器、光通信及互感現象演示儀等器材。主要用於師範專業進行教學技能訓練、教學論實驗,演示實驗訓練、培養實驗教學技能和能力。
物理演示實驗室 演示實驗通過多種儀器對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和探究,以激發各專業學生的探索熱情、培養創新意識。可進行茹可夫斯基轉椅、轉動慣量、阻尼擺、傅科擺、飛機升力、高壓放電、避雷針、楞次定律、雙曲面等90多個實驗。

光信息與光電技術實驗中心

光纖通信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光纖通信原理綜合實驗系統、光無源器件實驗箱、誤碼測試儀、波分復用器等。承擔光纖通信課程的實驗。可進行光信號傳送和接收、PCM/ AMI/HDB3編解碼、CMI/5B6B碼型變換、光分路器和波分復用器性能測量等12個實驗項目。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電磁波教學綜合實驗儀、數字存貯頻譜分析儀、射頻教學實訓系統等。承擔電磁場、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的實驗教學。可進行電磁波極化、電磁波感應器設計與製作、微波傳輸線、定向耦合器等實驗項目。
信息光學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雷射全息與光信息處理綜合測試儀、光學系統傳遞函式測量實驗儀等。承擔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實驗。可進行雷射全息與光信息處理綜合實驗、解析度板直讀法測量光學系統解析度、利用變頻朗奇光柵測量光學系統MTF值等實驗項目。
雷射技術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脈衝調Q固體雷射器、雷射光束分析儀、雷射功率能量計等。承擔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實驗。可進行氙燈泵浦固體雷射器的裝調及靜態特性、脈衝Nd:YAG雷射倍頻、雷射模式測量與光束分析等實驗項目。

電子電工實驗中心

模擬電路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雙蹤示波器、DDS信號發生器台式數字萬用表、模擬電路實驗箱等。主要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學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模擬電路實驗。可完成基本放大器、電源、運算放大器的套用電路的近20多個實驗項目。
數字電路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雙蹤示波器、DDS信號發生器、台式數字萬用表、數字電路實驗箱等。承擔各專業的數字電路實驗。可完成基本門電路和觸發器的功能和特性測試實驗,組合電路和時序電路的設計、組成和性能測試實驗,數字電路套用小系統實驗等20多個實驗項目。
電工電路實驗室:主要設備多功能、網路型電工電路實驗台、通用示波器。承擔電路分析和電工實驗課程。可完成基爾霍夫定律、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正弦穩態電路的相量研究,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功率的測量,變壓器特性的測試,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低壓控制等20多個實驗項目。
高頻電路實驗 主要設備有BT-3GII頻率特性測試儀、GOS-6052雙蹤示波器、DDS信號發生器、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箱等。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高頻電路實驗。可完成調製與解調、小信號調諧放大器、高頻功率放大器等近20多個實驗項目。
電子測量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低頻頻率特性測試儀、失真度測試儀、電晶體特性測試儀、雙蹤示波器、台式數字萬用表、綜合電子實驗箱等。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的電子測量實驗。可完成信號參數測試、元器件參數測試、電路參數測試等30多個實驗項目。
綜合電子設計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計算機、直流穩壓電源、MF47萬用表和常用工具。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的綜合電子設計實驗。為學生提供電子設計的開放式實驗平台,在這裡完成各種套用電路的設計、組裝和調試工作,鍛鍊同學們的電子技術套用設計能力。
PCB工藝實訓室 主要設備有AM-9050自動換刀鑽孔機、AM-GH1040雷射光繪系統、AM-C4高速換向脈衝孔金屬化設備、AM-SG400全自動線路板拋光機、AM-C7 PCB沖片機、AM-DQX60電鍍鉛錫機等全套PCB製版設備。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PCB板工藝實驗。可完成PCB板工藝中的所有環節的相關實驗項目20多個,同時還可以對外承接小批量的PCB板加工。
SMT工藝實訓室 主要設備AM-SMD838表面貼裝回流焊機、AM-AUTOTP2自動貼片機等大型自動化設備,有電子工藝生產流水線20個工位。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SMT工藝實訓。可完成各種SMT產品的生產工藝實訓,同時也可以對外承接小批量的SMT電路板加工焊接。

信息與通信實驗中心

微機原理實驗室 主要設備有DCVV-598JH微機原理與單片機實驗系統及配套微機。承擔本科生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與套用課程的軟體和硬體實驗課程,可進行相關原理、接口、控制、編程方面的實驗項目近30個。
軟體實驗室 主要設備為M4000型計算機。承擔電路分析、C語言程式設計、彙編語言、數據結構、現代軟體編程技術、電子測量、數位訊號處理等相關課程的軟體仿真實驗。可完成電路設計、電路分析仿真、數據結構、信號處理類60多個實驗項目。
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實驗室主要設備有CPLD-4型EDA可程式邏輯器件實驗箱、自動控制原理模擬實驗儀、信號發生器和配套微機。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EDA技術及套用、自動控制原理課程實驗,以及數位訊號處理和信號與系統課程的基於MATLAB環境的軟體仿真實驗。可進行組合邏輯電路、可程式器件設計、系統的階躍回響分析、數字濾波器設計、信號與系統分析等實驗項目50個。
數位訊號處理(DSP)實驗室 主要設備為數位訊號處理實驗箱、ARM嵌入式系統實驗箱及開發板,配套微機。承擔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DSP原理與套用、嵌入式系統開發與套用等課程的實驗。可進行基於DSP晶片、系統、外部控制、算法、Linux核心基礎、Linux程式設計、Xscale 270接口等實驗項目20個。
信號與系統實驗室 配有RZ8662型信號與系統實驗箱,數字示波器等設備。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信號與系統課程的實驗。可進行階躍回響與衝激回響、抽樣定理與信號恢復、信號的卷積、信號的分解與合成、濾波器特性等實驗項目12個。
程控交換實驗室 配有先進的RZ8623型程控交換技術實驗平台,以及相應的測控設備。承擔程控交換、現代通信網等課程的實驗。可開設雙音多頻(DTMF)接收與檢測、話路PCM CODEC編解碼、二/四線變換與回波返損測試、數字時分復用與中繼傳輸實驗及程控交換原理等實驗。
通信原理實驗室 配有通信原理實驗箱及測試設備,承擔通信原理課程的實驗教學。可開設信號發生器系統實驗、脈衝幅度調製(PAM)及脈衝編碼調製(PCM)實驗、2FSK及2PSK調製解調實驗、眼圖實驗、增量調製編解碼等實驗。
移動通信實驗室 配有RZ6003移動交換機、RZ6002移動基站、RZ6001移動通信試驗箱、計算機等設備,承擔移動通信課程的實驗教學。可開設語音模數轉換和壓縮編碼實驗、數據和語音系統通信實驗、移動系統信令互動、無線信道及信道編碼等實驗。
現代通信實訓中心 配備有完整電信運營網路微型化的現代通信實驗平台,主要包含VOIP、IPTV、光傳輸、EPON光接入等四個實驗平台,可完成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實習實訓任務;同時,它可以提供通信網路工程師、IPTV工程師等相關的職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可進行VOIP系統原理、VOIP電話互通配置、IPTV視頻業務、SDH點對點組網配置、SDH環形組網配置、SDH復用段保護環保護(MSP)倒換、Telnet方式調試EPON設備、EPON接入安全保障配置、點對點FE乙太網光接入組網等實驗實訓項目。

研究生教育

物理工程學院198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碩士點15個,已經形成了專業學位點較為齊全、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型研究生兼顧的研究生培養體系。擁有強大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3人,教育碩士導師11人。能夠開設高水平的博士、碩士研究生課程及專題講座,有豐富的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的成功經驗。指導教師目前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部省級以上課題,研究經費充足。
學院具有良好的研究生培養環境和條件,具有先進的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其中超淨真空鍍膜室、電子束蒸發鍍膜、飛行時間質譜譜儀、分子束外延、計算機集群系統和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大型儀器設備的設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儀器設備總價值達2000餘萬元。
學校圖書館和學院資料室圖書資料豐富,訂閱了Scicence,Nature,Physical Review系列,Applied Physics Letters,物理學報、理論物理通訊、中國物理快報等30餘種中外文期刊;購買了APS,Springer,WorldSciNet,Elsevier,萬方,中國期刊網等多個學術論文、圖書資料庫,為研究生學習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十多年來,物理工程學院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生,共畢業碩士研究生316人,全部獲得碩士學位。先後有 70多人考取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重點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共有在站博士後3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0人、碩士研究生112人。
研究生已成為學院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近5年來,研究生共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一些發表在美國Physical Review等國際權威學術刊物上。有2篇論文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山東省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齊魯研究生學術論壇一等獎1項,曲阜師範大學研究生學術論壇一、二等獎共7項。
學院積極支持研究生外出參加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加大了與國內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力度。近年來,我們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郝柏林、孫義燧、吳培亨、葛墨林、薛其坤、高潔等全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指導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等工作。
學院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完善。管理機構和人員日益健全,各培養環節都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建立了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的管理模式。
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專業 研究方向
光學 分子反應動力學
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
偏振光學與偏光器件
固體發光與光譜分析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專業 研究方向 專業 研究方向 ​
課程與教學論 物理課程與教學論 光學 量子光學偏振光學與器件光電技術與套用 ​
理論物理 量子信息理論粒子物理理論統計物理與複雜系統物理教育研究 物理電子學 納米薄膜材料與功能元件分子光譜學與環境光譜學光子學與雷射技術 ​
原子與分子物理 分子反應動力學原子分子團簇結構與性質雷射與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 電路與系統 電子系統設計智慧型信息處理 ​
通信與信息系統 無線通信光通信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與通信 ​
凝聚態物理 相變與臨界現象低維與強關聯繫統凝聚態光電性質 ​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專業 研究方向
教育碩士 學科教學(物理)、科學與技術教育
工程碩士 電子與通信工程
科學研究與重點建設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科學研究和重點建設得到了大力發展,取得了突出成績。現有理論物理省級重點學科和光學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擁有山東省雷射偏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雷射偏光與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和信息功能材料與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
學術隊伍與研究方向
物理工程學院擁有一支高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學校“161”人才二層次7人,三層次4人。科學研究覆蓋了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課程與教學論等多個學科專業,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建設,在偏振光學與器件、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統計物理與複雜系統、粒子物理理論、分子結構與雷射技術、通信原理與技術和物理教學研究等方向,都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
科學研究
2006年以來,物理工程學院科承擔了多項重要研究課題,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7項,青年基金項目7項,理論物理專款項目5項,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博導類)2項,山東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與企業單位合作項目5項。科學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在Physical Review, Journal of Physics B,Physica A/C和物理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170餘篇,發表在SCI二區的論文18篇。取得了多項標誌性研究成果,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專業人才,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科技開發與套用
學院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科技開發並重。培養的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大都成為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研製的三類偏光器件(雷射偏光器件和偏光分束器件、延遲器件和退偏器件)產品達33個系列品種700多種規格,並已實現了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商品化,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當前世界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產品的品種之多和規格之全完全可以與國際市場該領域的產品相媲美,並完全替代了進口,幾乎承擔了我國高科技發展所需要雷射偏光器件的全部供應任務,並部分出口。為國家航空、航天、高技術產業和光學領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學術交流
學院注重與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長期與日本電報電話公司物性科學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進行合作研究,經常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活動。2008年、2009年和2011年3次成功舉辦了五省光學學術年會。2010年,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糾纏與量子操控國際研討會和第十四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會議。
科研條件
學院具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科研平台,現有HPC高性能計算集群1套和計算工作站1台,擁有國際先進的分子束外延、飛秒雷射系統、橢圓偏振光譜儀和掃描電子顯微鏡等一批先進科研設備,總價值達2500餘萬元,能夠滿足教學科研工作需要。學校圖書館和學院資料室圖書資料豐富,購買了APS(美國物理學會)、ACS(美國化學學會)、Elsevier(歐洲)、OSA(美國雷射學會)、Springer(電子期刊)和中國知網全文期刊、超星圖書館等多箇中外文期刊資料庫,訂閱了物理學報、理論物理通訊、中國物理快報等30餘種中文期刊,能夠滿足科研的需要。
重點學科
理論物理重點學科 我校理論物理學科已經具有三十多年的歷史,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我校“九五”和“十五”重點學科,山東省“十一五”期間強化建設的重點學科。2011年再次被確定為“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
本學科現有統計物理、量子信息理論、粒子物理理論、凝聚態理論和分子反應動力學等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統計物理研究相變與臨界現象、冷原子系統及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理論、複雜網路動力學等;量子信息理論研究腔量子電動力學、量子糾纏態、量子通信和光子晶體等;粒子物理理論方向研究高能反應強子產生過程中的強子化機制等問題;凝聚態理論方向研究低維強關聯繫統和團簇的結構與性質等;分子反應動力學方向研究分子碰撞動力學和功能材料理論等。
光學特色重點學科 光學學科是我校具有重要特色的學科之一,198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被確定為“十二五”省級特色重點學科。
“十二五”期間,該學科點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偏振光學與器件、分子結構與雷射技術、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冷原子系統與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等研究領域。
重點實驗室
雷射偏光與信息技術實驗室 偏光技術與器件的研究是為我校贏得國內外盛譽的研究領域之一。我院偏光器件的研究始於上世紀70年代,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成為原國家科委惟一定點的雷射偏光技術與偏光器件科研生產基地,1995年又被山東省批准建成了《山東省雷射偏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九五”、“十五”期間被山東省政府批准為省重點實驗室,“十一五”和“十二五”被列為全省12個集中建設的重點實驗室之一。
實驗室在被山東省政府批准為集中建設的重點實驗室以來,圍繞偏光器件和偏光技術這一優勢研究,對實驗室的研究方向進行了拓展和調整,強化和保持偏光技術和器件的特色研究,在光信息技術基礎研究方面進行了加強。實驗室目前具有偏光技術與器件、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技術、信息功能材料、雷射技術和分子光譜等研究方向。
信息功能材料與光電技術實驗室 信息功能材料與光電技術實驗室建立於20世紀90年代,是學校“十五”和“十一五”校級重點實驗室,2011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十二五”省級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研究方向特色鮮明,長期以來形成了4個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穩定的研究方向。量子電路理論與量子通信方向瞄準量子通信的前沿熱點問題,與高新技術緊密結合;半導體材料與新型器件方向開發研究新材料和新型光電子器件,包括寬頻隙ZnO半導體材料和量子點雷射器等。晶體材料特性與套用注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科技開發相結合,建有科研生產基地;分子結構與雷射技術方向圍繞國家重點資助的研究領域開展工作,其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