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里的施洗約翰

曠野里的施洗約翰,油畫,作者是蓋特根·托特·辛特·揚斯。

基本信息

簡介

尼德蘭在15世紀70年代時,有一位注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宗教畫家,此人可能為不少美術愛好者所不知,他的全名叫蓋特根·托特·辛特·揚斯(1460/65-1493)。他定居在哈勒姆,是當地約翰騎士團僧侶的一個成員,早年曾隨一位布魯日書籍插圖畫家學畫。其藝術貢獻主要是描繪祭壇畫,在他的這個長串名字中,辛特·揚斯,就是聖約翰的意思,這是他的外號。這位畫家僅活了28年,生命雖短暫,然而他給荷蘭繪畫以新的啟示。

特點

蓋特根的宗教往往具有普通人那種溫厚感情的魅力,就其風格看,這方面很接近於尼德蘭同一時期的畫家古斯的繪畫。不過他的畫面更多一些詩意,有人說他的畫上充滿著人道主義。他畫的聖經人物,不論聖母,還是聖約翰,都具有某種肖像性特色,他的《聖家族》(藏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和《基督降生》(藏倫敦國立畫廓)等畫就是如此。這裡我們擬以他的名作《曠野里的施洗約翰》為例,來鑑賞他的繪畫特點,也許可以從中看到這位畫家的藝術個性。

在崗巒起伏的一片曠野,遠處是疏落有致的樹叢,一涓溪水彎彎曲曲,流經施洗約翰的腳邊,在左邊遠方有幾頭在吃草的扁角鹿,後面有跑來跑去的兔子,鳥群似乎已感到薄幕降臨,紛紛飛向巢去。施洗約翰獨自一人凝神沉思,呆坐在一塊石板上。他赤足,形容枯槁,右手支撐著頭部,心緒是那樣鬱結,可是目光仍然顯得仁慈。陪伴他身旁的,還有一頭象徵聖靈的小羊羔(羊羔和施洗約翰的頭上都有靈光)。整幅畫面的情調是低沉的。這是尼德蘭宗教因素的一種形象觀照,畫家把握住這幕屬於教徒虔誠氣質的情調,通過施洗約翰這一形象傳達得恰如其分。 蓋特根青年夭折,作品不多,而他的畫風卻已有了一批繼承者。這種繪製在木板上的油畫,可作為祭壇畫,也可掛放在教堂任何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