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圈

智慧圈

智慧圈又稱人類圈,是地球表層系統五大圈層之一,也是目前為止最高級最複雜的圈層。智慧圈的概念是前蘇聯學者B.N.維爾納茨基1942年首次提出。它是一個要素眾多、結構複雜、區域明顯的系統;人類及由人類的能動作用所創造的人工物質環境如鄉村、城市、農田、人工牧場、人工林場、水利設施、交通工具、宇宙飛船、道路、通訊、工廠等是智慧圈中最典型最直接的代表事物;人類是智慧圈中最活躍的主導因素,人類不僅僅是通過自己的生物功能去影響自然,而是通過自己的智慧、有意識有目的的勞動去影響自然,即通過社會生產勞動、科學技術,改造和建設環境,這樣就形成了人類文明的圈層。

概述

智慧圈智慧圈

智慧圈又稱人類圈,是地球表層系統五大圈層之一。智慧圈是表示社會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概念。它表示社會與自然界的統一。智慧圈要求社會發展和生物圈的組織性最優地協調一致。這時,人類活動產生的物質-能量流納入自然循環過程,不僅不破壞,反而促進它的有序性和方向性,並不斷提高自然條件適於生存的狀態。在智慧圈形成過程中,人類的智慧及智慧指導下的勞動成為重要的決定性的發展因素,良好的人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主要是由人的合理的活動決定的。20世紀初,蘇聯學者沙爾堅和З.列阿魯提出智慧圈概念,意思表示具有理想的、“有思想的”地球外殼,它的形成與人類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有關。40年代,B.Ⅱ.維爾納茨基發展了智慧圈概念,他認為,生物圈是發展演化的系統,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生物圈受新的力量—人的智慧的力量的改造,它的發展的自然過程受到破壞,改變了性質,生物圈演化到了新階段—智慧圈。他說:“整個人類是一股強大的地質力。在人類及其思想和勞動面前提出了作為統一整體的人類利益改造生物圈的問題,生物圈的這一新的狀態就是智慧圈。”

認識歷程

智慧圈智慧圈

地理環境由不同層次的物質圈層即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類智慧圈等圈層所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人文現象有機組合而成的複雜系統。
智慧圈的概念是前蘇聯學者B.N.維爾納茨基1942 年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智慧圈是地球新的地質現象,在這裡首次成為巨大的地質力量。他能夠而且應該以自己的勞動和思想改造自己的生存領域,與過去比較是根本的改造。”這一思想很快得到了世界上眾多科學家的公認,對人類認識地球、認識環境做出了貢獻。智慧圈是人文地理學基本的研究空間,這一概念的產生對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它反映的是社會和自然界的統一。法國的德日進神父(1881--1955年)寫的《智慧圈的形成》(1947)是他在中國完成一半的著作,他通過對地球各個圈層的構成關係及地質古生物學演化組成的研究,來表達他哲學思想中的一種協調的、“ 會 思 考 的 地 球 觀 —— 智慧圈(Noosphere)”。現在人們認為: 智慧圈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以及人類依靠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正在改造的和改造後的一種物質存在形態;它是一個要素眾多、結構複雜、區域明顯的系統;它是一個地理學的概念,是物質的而非意識的圈層;人類及由人類的能動作用所創造的人工物質環境如鄉村城市、農田、人工牧場、人工林場、水利設施、交通工具、宇宙飛船、道路、通訊、工廠等是智慧圈中最典型最直接的代表事物;人類是智慧圈中最活躍的主導因素,人類不僅僅是通過自己的生物功能去影響自然,而是通過自己的智慧、有意識有目的的勞動去影響自然,即通過社會生產勞動、科學技術,改造和建設環境,這樣就形成了人類文明的圈層。現在在地球的表層上很難找到一塊完全不受人類影響的地方。

形成

智慧圈智慧圈

在晚期智人階段,即更新世晚期,如在中國發現的山頂洞人、柳江人、資陽人及歐洲發現的克羅馬隆人等。這一階段的化石除具有某些原始性質外,已基本上和現代人相似。他們大約從5萬年前開始,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全世界各色人種,在文化上,他們已有雕刻和繪畫的藝術,出現了裝飾品。這時的人對自然界才有了大的改造,才出現了人類智慧圈。而在這以前,地球上人口稀少,地域分散,生產力水平極低(以採集漁獵為主),沒有形成智慧圈,人不過是生物界普通的一員,那時的人敬畏自然,人只是適應環境,隸屬於生物圈。
智慧圈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不斷發展、擴大。人類社會作為地球表層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與其自然環境之間存在有複雜的相互作用。人地相互作用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且有不斷強化和複雜化的趨勢。人類的活動範圍經歷了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大氣層,從大氣層到外層空間的逐步拓展過程。人類與地球自然界的作用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目前,人為力量的強度已可同其它地球圈層相比,已成為改變全球環境的強大力量。人類在這塊大地上,移山填海、圍湖造田、開荒墾殖,重新安排原有的山河;人類在這塊大地上,開挖礦產、 建造樓宇、修築道路、興辦工廠,重新描繪生存的環境。看今日的天,今日的地,四處都反映出人類活動的偉大力量,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平均每年移動的土石方遠高于海洋岩石圈形成的速度,最近,有幾位科學家對陸地生態系統的人為改變作了定量研究,其結果是:除岩石、冰和荒地而外,只有27%生境未受人類擾動,而受部分擾動和全被擾動的生境已達到73%。近幾十年來,生物滅絕的速度也超過中生代與新生代之交恐龍滅絕的時代。此外,已為人們熟知的溫室氣體的增加、臭氧層的減薄、酸雨以及沙漠擴大等也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等等。另一方面,全球環境的變化也引起人類活動的相應變化,人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選擇就與全球環境惡化的推動有關。人已不僅作為一支生態力量而且作為地質力量介人了地球的演化過程。人的活動更大地改變了地球面貌,使原有的自然界逐漸分化成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

範圍

智慧圈智慧圈

現在智慧圈的範圍處於地球的表層,上至電離層,下至莫霍面,上下各約2000公里,與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關係密切,相互交叉銜接和疊加在一起,包括:岩石圈的上部,水圈、大氣圈的一部分,幾乎生物圈的全部。在垂直方向上可大致劃分為地上層、地表層和地下層3個部分。凡是原始的、天然的、從來沒有受過人類影響的那個地方就不屬於智慧圈。
智慧圈與其他圈層的關係是怎樣的?地球表層各圈層間不是絕對的、彼此截然劃分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但除了固體地殼和大氣圈外也不是處處連續的。因此對各個層圈的劃分應從巨觀上、整體上、相對地去理解。事實證明,大自然歷經長期進化而形成了物理物質層、化學物質層、生命物質層和人類文明層。文明層屬於智慧圈的一部分,歷史的沉積作用形成的。例如保存到現在的古建築、古陶瓷、古代墳墓等。人類發展的方向和實質是不斷創造和開拓文明層(也是指歷史的發展而言),人類發展或者說文明層的演進在本質上是循著人類對自然物質層次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認識與改造而不斷深化和拓展的。
研究智慧圈的特徵與人類文明、數字地球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聯繫,在當今科技高速發展的航天時代和信息社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人類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不是無理地征服自然,才能持久地同自然和諧發展。

主要特徵

智慧圈智慧圈

智慧圈產生於300萬年以前,其具有以下特徵:

1.由生命群體構成

智慧圈不同於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等無生命物質構成的圈層。而是由生命群體構成的圈層,因此這個圈充滿著生機活力,是地球上最新、最高級、最活躍的一個圈層。

2.由單一智人群體構成

人類圈不同於生物圈,生物圈包含人類,人類也是其組成成分。人類圈是由單一的智人群體構成,雖然有蒙古人尼格羅人歐羅巴人等人類差別,俄羅斯日爾曼猶太、蒙古等民族差別,但都是智力發育程度一樣的人與人類圈共存生物、共存的非生物、均作為人類利用的資源與環境因素。

3.有特殊組織結構—社會

組織結構是社會,人類社會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基礎上相互聯繫的人們的總稱。聯接人間關係的力量有兩種:一種是物質的力量,另一種是精神的力量。事物間相互聯繫的物質力量,地球上各圈層都有,但與人類圈是截然不同的物質,是具有創造功能的有生命物質;人類相互聯繫的精神力量如思想意識、信仰,是人類圈特有的。人類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關係錯縱複雜,有經濟關係、政治關係、家庭及親屬關係以及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而結成的種種其它關係,但由於生產活動是人們的基本活動,所以物質資料的生產關係是社會存在的基礎,決定著社會形態,如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人類社會不論其形態如何都具有一定的組織結構,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這種組織結構也在發展變化。隨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人類圈也趨於高級化。

4.存在著特殊矛盾形式

與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一樣,人類圈內也存在著矛盾、鬥爭,人類圈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就是在矛盾鬥爭中實現的。人類圈內現存的或曾經出現過的矛盾、對抗和鬥爭主要有:階級之間的、民族之間的、國家之間的。其次有經濟、政治、文化團體之間的矛盾,還有部門間、地區間、企業間、個人間也都充滿著矛盾。人類圈內有時矛盾激化、發展成為暴力對抗或戰爭、不僅傷害人類本身,而且破壞地球上其它自然圈層。

5.創建技術圈威力愈來愈大

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能製造勞動工具,進行社會勞動,改造自然界。以人為主體構造的人類圈,不僅包括人類本身,而且包括人類製造並掌握的工具。從簡單的石器,到複雜的太空梭;還包括為生產、生活建造的設施,從最簡單的洞穴,到最複雜的高樓大廈。但是,我們不認為人類使用石器,居住洞穴或架木為巢的時代的工具和設施就是技術圈,技術圈產生於人類圈之後,公元3000多年前,人類進入青銅器時代,是技術圈的萌芽時代,18世紀中葉第一次產業革命和19世紀中葉第二次產業革命是技術圈的成長時期,目前技術圈還在繼續成長,走向成熟階段。人類藉助於自身創建的技術圈可以上天、入地、下海,可以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物質元素和物種,可以興修超大型的水利設施,可以製造出毀滅本身的武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