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書院

明道書院

明道書院位於陝西省戶縣。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縣舒其紳集資購民居而建,後經過多個知縣改進,由當地邑紳捐資,將其發揚光大。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明道書院位於台灣台北,最早為官宦行轅,後為淡水縣衙門。

陝西省戶縣明道書院

明道書院位於陝西省戶縣。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縣舒其紳集資購民居而建,有大門、二門。大門內東西小屋各2楹,二門內東西廂各6楹,庭1楹,講堂6楹,題名“定性”。東西旁區為4屋,講堂後東西廂各4楹。樓4楹,名“吟風弄月”,上設龕,祀程顥。舒作記。並捐俸延師督課,三十年知縣汪以誠始置師生膏火,邑紳捐資3000緡交商生息,籌學田120畝。汪撰後記,延孫酉峰主講。設院長1人,由知縣禮聘,司士子訓課;管院1人,司庶務,由士子公推;齋長1人,司號舍,由院長選任。院課每月2次,評閱甲乙,榜示,獎給膏火。官課每月1次3天,知縣到院出題課士,評閱甲乙,獲超、特等者分別獎給膏火。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國小堂。

台灣台北市明道書院

明道書院位於台灣台北。最早為官宦行轅,後為淡水縣衙門。清光緒十九年(1893)縣衙遷於北門街放生池前新址,巡撫邵友濂以該廈空閒可惜,乃勸官民募捐,改設書院,直轄於巡撫,並聘淡水縣舉人張贊忠為山長,從學者50餘人。二十一年日軍侵台,師生星散。1904年被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