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石林風景區

昆明石林風景區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又稱為雲南石林,位於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離雲南省會昆明78公里。範圍達350平方公里。昆明市石林風景區開發為遊覽區的主要是:石林風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基本信息

簡介

昆明石林風景區昆明石林風景區
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觀”之稱的石林風景區。坐落在昆明南邊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城86公里。景區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芝雲洞、奇風洞7個風景片區組成。全縣共有石林面積400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岩溶地貌為主體的,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風景名勝區。
所謂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發生溶蝕、沉澱、崩塌、陷落、堆積等現象,而形成各種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異的龍潭,眾多的湖泊等,這些現象總稱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我國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區都有分布,其中發育得最好、最美的石林當屬昆明路南石林首屈一指。1966年,中國第2次喀斯特學術會議建議將“喀斯特地貌”改為“岩溶地貌”,故在中國又叫岩溶地貌。

發展

昆明石林風景區昆明石林風景區
石林風景名勝區範圍寬,石林集中。其象生石之多,景觀價值之高,舉世罕見。周圍還有九鄉、阿廬古洞、白龍洞等已開發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加之氣候四季如春,舒適宜人,是一個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好地方。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彝族服飾、路南鹵腐、宜良烤鴨、油炸蜂蛹是遊覽石林值得購買或品嘗的特色產品。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文化內涵。
石林位於昆明市東,是世界罕見的風景名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在路南廣達4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遍布著上百個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獨立成景,有的縱橫交錯,連成一片,占地數十畝,上百畝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營石林,只見奇石拔地而起,參差峰巒,千姿百態,巧奪天工,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在距今約三億六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時期,路南一帶還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約二億八千萬年前的石炭紀,石林才開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經過海水流動時不斷沖刷,留下了無數的溶溝和溶柱。後來,這裡的地殼不斷上升和長時間的積澱,才逐漸變滄海為陸地。海水退去後,又歷經了億萬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沖蝕、風化、地震,就留下了這一童話世界般的壯麗奇景。遠遠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叢叢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蒼穹,直指青天,猶如一片莽莽蒼蒼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石林的主要遊覽區李子營石林,面積約12平方公里,遊覽面積約1200畝。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區內單體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處。進入景區內,但見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爭奇競麗。有的石柱高達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軼名的打油詩所云:“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但這裡的石頭與眾不同,它是一幅絕妙的畫,每天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人前來駐足觀賞;它是一首優美的詩,古往今來有無數騷人墨客把它詠嘆吟喔;它又是有靈性和生命的;有雙馬渡食、孔雀梳翅、鳳凰靈儀、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士兵俑、詩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詩瑪等無數象生石,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除了動物外,還有許多酷似植物,如雨後春筍、蘑菇、玉管花等。有一處“鍾石”,能敲出許多種不同的音調。整個李子營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藝術寶庫,任憑遊客去觀察,去發現,去自由馳騁地想像。景區內峰迴路轉,曲徑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宮仙境,游者莫不流連忘返,讚不絕口。景區內建有獅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
早在明代,石林即已成為名勝,但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政府才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認真進行勘察、設計、施工、修築游路和外面的公路、賓館、飯店、商場等,給一些象生石取了名,石林才逐漸名揚五洲,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遊覽石林也可以從距石林6公里的“石航”乘直升飛機鳥瞰,又別有一番情趣。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火把節,石林四周的彝、漢等各族民眾都要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石林歡慶佳節。人們在白天舉行摔跤、爬桿、鬥牛等比賽活動,夜晚則燃起熊熊黃火,耍龍、舞獅、表演民族歌舞。阿細跳月、大三弦舞則是最受歡迎的傳統節目。成千上萬的中外賓客盡情狂歡,通宵達旦。神奇的自然景觀和優美的人文景觀相結合,更使石林錦上添花,撼力倍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