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於1998年4月5日正式通車,是世界上最高、最長、造價最昂貴的懸索橋。大橋坐落在日本神戶市與淡路島之間(東經135度01分,北緯34度36分),全長3911米,主橋墩跨度1991米。兩座主橋墩海拔297米,基礎直徑80米,水中部分高60米。兩條主鋼纜每條約4000米,直徑1.12米,由290根細鋼纜組成,重約5萬噸。大橋於1988年5月動工。1998年3月竣工。 明石海峽大橋首次采1800MPa級超高強鋼絲,使主纜直徑縮小並簡化了連線構造,首創懸索橋主纜,這也是第一座用頂推法施工的跨谷懸索橋,由法國艾菲爾集團公司承建。

基本信息

概述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世界上目前最長的吊橋,1998年4月5日,正式通車。大橋橫跨本州島四國島,落在日本神戶市與淡路島之間,全長3911米,主橋墩跨度1991米。兩座主橋墩海拔297米,基礎直徑80米,水中部分高60米。兩條主鋼纜每條約4000米,直徑1.12米,由290根細鋼纜組成,重約5萬噸。大橋於1988年5月動工。1998年3月竣工。世界最強級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也未能將其震撼,可見其卓越的設計與施工水平。它的存在使大阪、神戶通往四國地區的交通越來越方便。夜晚,全橋被華麗彩燈環繞,仿佛一串絢爛珠鏈橫跨海灣,由此而得“珍珠橋”的美名。在這通往夢想的大橋周圍,開闢了眾多觀光設施,成為廣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地理位置

明石海峽明石海峽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是目前世界上主跨最長的懸索橋,1998年4月5日建成通車。它跨越日本本州—四國島之間的明石海峽,最終實現了日本人一直想修建一系列橋樑把4個大島(本州、九州、北海道和四國島)連在一起的願望,
明石海峽是日本瀨戶內海中的一個海峽,海峽兩岸為淡路島的淡路市與本州島的明石市、神戶市一帶,以東為大阪灣,以西為播磨灘。明石海峽最狹處約3.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約100米。現今明石海峽上建有明石海峽大橋連線淡路島與本州島。

工程構造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創造了本世紀世界建橋史的新紀錄。大橋按可以承受芮氏8.5級強烈地震和抗150年一遇的80m/s的暴風設計。1995年1月17日,日本坂神發生芮氏7.2級大地震(震中距橋址才4公里),大橋附近的神戶市內5000人喪失,10萬幢房屋夷為平地,但該橋經受住了大自然的無情考驗,只是南岸的岸墩和錨錠裝置發生了輕微位移,使橋的長度增加了0.8m。除地震以外,還必須保證大橋在颱風季節能夠經受住時速超過200公里狂風的襲擊。為此對橋樑進行了1%模型的風洞試驗,在橋塔上安裝了20個質量阻尼裝置。 1988一l998年間,在日本大鳴門橋以北,建造了一座跨明石海峽的大型懸索橋。該橋位於本州與四國之間的神戶―鳴門線上,神戶西南。明石海峽大橋是世界上第一座主跨超過1英里(為1609m)及l海里(合l852m)的橋樑。兩邊跨也很大,每跨達960m,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邊跨。鋼橋塔高為297m,是世界上最高的橋塔。用鋼衍式加勁梁,橫截面尺寸為35.5m×14.0m。其梁高比其它任何一座懸索橋都高。

缺點

明石海峽大橋明石海峽大橋
日本的明石海峽大橋是世界上最高、最長、造價最昂貴的懸索橋。它共設有6條高速車道,將日本本土的繁忙都市——神戶與日本南部的淡路島緊密連線了起來。但是,建造這座大橋的最初構想並不樂觀。首先,它需要穿越颱風走廊,因此必須要經受住時速290公里的颱風的襲擊。其次,它不僅要橫跨世界上最繁忙,也最危險的航道之一,還要經過一個世界主要地震地帶的中心。所有這一切使得建設工程遲遲都難以上馬,但是最終一場災難推動了這一項目的進行。儘管如此,建設工程中也是困難重重,首先是橋基的選擇地點就讓設計人員大傷腦筋,隨後是支撐整座橋樑的鋼纜的問題,還有混凝土的問題,建設工程可謂問題層出不窮。更糟糕的是,一場出乎意料的地震使建設工作面臨停頓的危險。

世界著名的跨海大橋

世界著名的跨海大橋。

各國著名橋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