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鄉

新莊鄉

新莊鄉位於甘肅省會寧縣西北部,東與郭城驛鎮相連,南與頭寨子鎮交界,西與榆中縣接壤,北與靖遠縣毗鄰,東西長25.5公里,南北寬13.5公里,總面積323.3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90公里。現轄8個行政村,62個村民小組,3284戶,16666人。總體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平均海拔2004米。氣候乾燥,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為240毫米,屬典型的乾旱區。新莊鄉耕地面積93187畝,人均占有5.6畝,剩餘勞動力2768人。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新莊鄉黨委、鄉政府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長和農民增收,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主抓了增加農民收入的三個渠道:一是發展產業促進增收。新莊鄉洋芋種植面積1.7萬畝,紫花苜蓿留床面積達到6100畝,飼養量2.98萬隻,飼養量643頭,小雜糧種植500畝,籽瓜種植5000畝。二是落實政策促增收。落實國家減補政策,發放糧食直補資金9.1276萬元,減免農業稅6.54萬元,農民從中得到實惠。三是勞務輸出促增收。組織輸轉農村剩餘勞動力2900人以上,僅赴新疆采棉就達136人,實現勞務收入1000萬元,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三、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圍繞國家投資重點和產業政策,聚集項目要素,夯實經濟基礎。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9個,總投資350萬元;投資拉動經濟成長5個以上百分點。一是圍繞改善基礎條件,整

新莊鄉寬敞的馬路

合項目資源,實施了世界糧援、二期農村人飲解困和農村綜合發展等農田水利項目,新打水窯922眼,硬化集流場7.15萬平方米,解決了790戶3752人的飲水困難。二是圍繞加快扶貧開發進程,發展庭院經濟。戶均養牛2頭,養羊10隻,1畝經濟林園;人均1眼水窯,1畝草;人均純收入達到1200元。三是圍繞提高鄉村通達能力,探索人機結合建設模式和自主管護長效機制,整修了通村通組公路47公里。四是圍繞促進可持繼發展,加強公共服務,實施中國小危改、遠程教育、鄉計生服務所和村級陣地建設等社會事業項目,改擴建校舍4處1005平方米,投資20.5萬元;建鄉計生服務所六間300平方米,投資10.5萬元;修建村址三處,建築面積240平方米,投資10.5萬元。新建衛生院500平方米,投資20萬元;新建司法所150平方米,投資7萬元。

四、社會事業

1、教育事業成績卓著。共考取碩士生9人,博士生21人,研究生36人,本科生1006人,專科生364人。新莊鄉現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28所,在校學生3956人,教師198人;“兩基”教育達標,有農村遠程教育學校模式一1所,模式二15所,模式三1所。

2、醫療衛生工作得到加強。新莊鄉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8所,鄉村醫生24人,衛生保障程度明顯提高。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新莊鄉

新莊鄉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新莊鄉
一、基本概況

新莊鄉位於雲南省華坪縣西部,鄉鎮府所在地距縣城20千米,距攀枝花市80千米,距格地平火車站56千米。最高海拔2845米,最低海拔1185米,年平均氣溫16—19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新莊鄉幅員總面積276.6平方千米,轄新莊、天星、邊凹、八德、良馬、德勝、臘么7個村委會,140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總人口17347人,其中少數民族7789人,占總人口的44.9%,其中傈僳族5837人,傣族939人,族476人;農業人口16683人,非農業人口664人;農村勞動力834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0.12‰。

二、經濟發展

新莊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融壩區半山區和山區為一體,主體氣候特徵十分明顯,熱區資源豐富,攀寧公路穿境而過、山青水秀、無大型工業企業,具有一定的交通區位優勢和自然優勢。鄉黨委、政府立足鄉情,基因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千方百計促使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制定了“山上一棵樹、山腰一棵煙、山下一條和一個瓜”的“四個一”經濟發展思路。繼續抓好烤菸這項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儘快努力

新莊鄉村民收穫烤菸
實現萬擔菸葉鄉的目標,同時結合退耕還林工程大力發展花椒產業,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林果(如:臘么的泡核桃),實施林果間作發展畜牧業;壩區以冬早瓜菜龍洞水特色養殖羅非魚為主,發展竹產業和飼草養殖,努力把國大工程建設成新莊鄉經濟發展的優質工程,同時結合縣鄉經濟的發展不斷探索後繼產業苦良姜亞麻等產業。

新莊鄉共有鄉鎮企業198個,從業人員320人,實現鄉鎮企業總收入362.8萬元,比上年增18%;工業現價總產值213萬元,比上年增22%。2004年末新莊鄉共有4327戶17474人,新莊鄉有貧困戶1451戶5752人,農業總產值2360萬元,糧食總產達6945噸,大牲畜存欄10522頭,存欄22330頭,家禽存欄65755隻,農村經濟總收入41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15元。

三、文化事業

紮實開展抓文明建設促黨建工作。開展好評選“十星級”文明戶、文明村寨、平安小區工作。利用各種節慶活動,弘揚主鏇律。新莊鄉舉辦了慶“七·一”卡拉OK和歌詠比賽,在邊凹村和新莊中學舉辦了迎新春書畫筆會,大力支持新莊中學辦好校刊《朝花》,積極組織參加華坪縣第十二屆農民業餘文藝調演。加強新聞宣傳工作,鄉里有多篇文章刊登在《麗江日報》上,新聞和專題節目也多次在華坪縣電視台麗江電視台播出,加大了新莊鄉對外宣傳力度,為招商引資起到了積極作用。

新莊鄉新莊鄉
四、發展思路

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結合縣、鄉“十五”計畫,圍繞建設“立體農業科技強鄉”、“休閒娛樂小水電民營經濟區”的戰略目標,鞏固和加強農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繼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投資經營環境,認真實施科教興鄉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縮小山區、半山區、壩區經濟發展差距;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確保全鄉政治穩定、社會安寧,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新莊鄉

新莊鄉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新莊鄉

一、基本概況

新莊鄉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14千米。北至寶庫鄉,西鄰城關鎮,東南與塔爾鎮隔河相望。鄉政府所在地新莊村,距縣城18公里,距省會西寧54公里。面積54.4平方千米。轄上山、下山、李家山、申哇、硤門、新莊、台其莊、吉倉、中灘、尕莊、紅石崖、蘭龍12個村委會。共有2960戶,14294人,主要聚居著回、漢、蒙古、土、撒拉、藏六個民族,其中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75%。

二、地理環境

新莊鄉總面積54.4平方公里,土地面積36366.67畝,其中耕地面積28650.5畝,人均耕地2.04畝,總耕地面積中有水澆地8681.2畝,山旱地1624.3畝,屬半淺山半川水地區,海拔2500—3900米,年平均氣溫3℃,年降雨量550毫米,年日照時間2685小時,無霜期101米,適宜種植小麥蠶豆油菜馬玲薯反季節蔬菜等作物。河東公路從境內穿過,國道227線擦西邊通過,北川河由北向南穿境而過,地理位置東北環山,且山高坡陡,南北是一條平川,交通便利,川水各村有便利的灌溉條件。

三、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新莊鄉,1951年改第三區第四鄉,1952年復設新莊鄉,1956年設新莊回族鄉,1958年合併為解放公社,後更名新莊公社,1984年復設新莊回族鄉,1985年又改為新莊鄉。

四、經濟發展

大通縣新莊鄉在經濟建設方面突出溫棚蔬菜、養殖業和勞務經濟發展,至2005年底,第一產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458.54萬元增加到2153萬元,年均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47萬元增加到129萬元,年均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70萬元增加到202.2萬元,年增長6.9%。新莊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580.57元增長到2413.06元,增長65.5%,年均增長13.1%。

新莊鄉胡蘿蔔種植基地
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種植業結構調整出現新局面。糧食作物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37.4%,經濟作物占農作物播種面的54%,經濟作物種植增長明顯,加大對黃芪胡蘿蔔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畝產經濟作物產值均超過800元。溫棚蔬菜種植規模加大,新莊鄉溫棚種植始於“九五”期間,成型於“十五”期間。“九五”期間,幾戶溫棚種技術落後、品種單一、不成規模,“十五”之初,實施各項惠農政策、溫棚數量增加,到2005年底,共有溫棚240棟,其中台其莊規模連片棚94棟,新莊村規模連片棚131棟,溫棚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2001年開始,養殖業發展出現良好態勢。以中灘、蘭隆、紅石崖等村的家庭養殖大戶為榜樣,輻射帶動了周邊村民大力發展養殖業,至2005年底,奶牛存欄已達到2700頭,與“九五”相此增加了70%。以上山、下山、李家山村為重點,大力提倡發展牛羊育肥工程,家禽存欄分別比“九五”時期提高了12%,牛羊育肥產業也得到迅速發展,舍飼養殖量達7000頭(只)。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四期”防護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草)工程,完成成片造林2300畝,退耕還林(草)930畝,天然林保護900畝,封山育林2000畝,新莊鄉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五、基礎設施

1、“十五”期間,新莊鄉共爭取省市資金184萬元,完成李家山道路修建6.6公里,上、下山道路修建6.6公里,新莊村道路硬化10公里。

2、狠抓村級陣地建設,投資7.8萬元,修建了台其莊、紅石崖、上山、下山、硤門等村兩委會辦公室,並積極爭取聯點幫扶資金2.4萬元,為全鎮12個村兩委會辦公室配備了電教設備

3、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配合北川渠改造工程,改善農田面積2500畝,實施申哇、硤門、吉倉等村的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五個村1400戶的人畜飲水困難,爭取到蘭隆村的人畜飲水項目,積極實施引大濟湟工程。

六、社會事業

新莊鄉新莊中心國小
1、計生工作常抓不懈:人口自然增長率由2001年9.3%下降至“十五”末的7%,符合政策生育率由2001年的92%提高到“十五”末的91%,綜合節育率由2001年的88%提高到“十五”未的92.2%.

2、民族地區教育狀況明顯改善:國小入學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00%,國中入學率達到98%,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兩基”教育成果得到鞏固和提高,教育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2001年投資100萬元,修建了新莊中心國小,2004年投資94萬元,完成上、下山國小合併;2005年投資100萬元,完成了中灘、尕莊國小合併。

3、2004年啟動新型合作醫療。實施農村電視“進萬家”工程,為李家山、峽門、吉倉村貧困家庭發放電視101台。

4、2001年—2005年底新莊鄉共改造危房20戶,殘疾人危房改造15戶,累計為貧困戶殘疾戶發放救災救濟麵粉8912袋,總共為17名白內障患者實施了手術。

新莊鄉寶庫峽
七、旅遊觀光

寶庫峽起於新莊鄉峽門村,止於開甫托山過拉埡壑,全長63公里,總面積3200公傾,海拔2868—4235米之間,北高南低,是大通縣最大的林區和草場,也是青海省的天然水源涵養林自然保護區。整個景區擁有天然灌、喬木林50多萬畝,以青楊為主的人工林3000畝,森林覆蓋率達28.6%。

寶庫峽風景區位於大通縣西北部,大坂山南麓寶庫林區內,主要由察汗河景區黑泉水庫景區組成。寶庫峽風景區地形起伏較大,呈狹長河谷地貌。區內以溫泉石林瀑布、水庫以及神話傳說為主的自然地貌構成奇特的旅遊景觀,既有江南風光的秀美,又有青藏高原雄偉、粗獷、險峻的地貌特徵。

甘肅鄉鎮導航

甘肅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鄉鎮也很有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