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能複合材料製備新技術

新型功能複合材料製備新技術

《新型功能複合材料製備新技術》,是由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年10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新型功能複合材料製備新技術》共分八章,分別介紹了功能複合材料與新產品的製備方法、功能複合新材料的界面和最佳化設計、功能複合材料的表面處理技術、電學和電子功能複合材料、光學功能複合材料、熱學功能複合材料、磁功能複合材料新產品與新工藝等內容,該書既有國內外成果的總結,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提煉,敘述簡潔,切合實際。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概述1

一、複合材料的發展1

二、功能複合材料種類特徵3

三、功能複合效應4

四、功能複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係5

第二節 複合材料的複合理論7

一、複合材料增強機制7

二、複合材料的複合法則——混合定律9

第三節 功能複合材料製造方法11

一、製造方法11

二、新的製備工藝11

三、新的製備技術11

第四節 功能特性的評價12

第五節 功能複合材料套用與創新12

參考文獻14

第二章 功能複合材料的界面和最佳化設計15

第一節 概述15

一、表面與界面概述15

二、表面與界面的理論研究16

三、複合材料界面強度原位測試技術16

第二節 功能複合材料的界面17

一、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界面17

二、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界面26

三、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界面28

第三節 複合材料界面的改善30

一、功能複合材料的界面改善方法30

二、材料設計的發展31

三、樹脂基複合材料的界面設計32

四、樹脂基複合材料的界面工程33

第四節 複合材料表面、界面性質的表征34

一、巨觀表征方法34

二、界面形態的表征34

三、界面層結構的表征35

四、界面殘餘應力的表征35

五、樹脂基複合材料的界面表征35

第五節 複合材料力學和結構設計基礎38

一、複合材料力學38

二、複合材料的單層設計38

第六節 複合材料基體(matrix)材料48

一、聚合物48

二、金屬50

三、陶瓷53

四、碳(石墨)54

第七節 功能複合材料基礎理論設計55

一、基礎理論設計55

二、設計原則56

三、結構設計與表征技術56

四、設計方法58

第八節 功能複合材料的低成本技術與設計59

一、概述59

二、功能複合材料低成本分析60

三、功能複合材料低成本的技術66

四、降低成本的策略68

五、功能複合材料的性能設計及製造一體化79

六、功能複合材料的設計與計算83

七、CATIAV5複合材料設計舉例89

八、功能陶瓷複合材料製備工藝設計舉例92

第九節 功能複合材料的CAE虛擬技術設計94

一、概述94

二、功能複合材料關鍵技術設計94

三、功能複合材料數據技術與體系95

四、功能複合材料CAE技術設計套用案例98

參考文獻99

第三章 功能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101

第一節 概述101

一、功能複合材料製備基礎101

二、碳纖維複合材料102

三、聚丙烯腈基碳纖維105

四、PP/CaCO3複合材料製備技術106

第二節 功能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與方法107

一、聚合物基複合材料成型加工技術107

二、金屬基複合材料成型加工技術112

三、陶瓷基複合材料加工技術112

四、水泥基複合材料加工技術113

五、碳?碳複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術114

第三節 碳纖維增強碳複合材料製備工藝114

一、概述114

二、碳?碳複合材料分類、工藝114

三、碳?碳複合材料力學性能115

第四節 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碳纖維生產工藝118

一、概述118

二、開發生產工藝現狀118

三、工藝製備方法118

四、碳纖維的結構和性能120

五、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套用123

第五節 低成本製造增強複合材料的LCM工藝技術及SCRIMP工藝123

一、LCM工藝技術123

二、SCRIMPTM成型工藝124

第六節 纖維增強熱塑性片材(GMT)的工藝技術與套用126

一、概述126

二、GMT片材的性能和特點126

三、GMT的生產工藝技術127

第七節 透明導電薄膜的製備方法現狀及套用128

一、概述128

二、透明導電膜的性能129

三、透明導電膜的種類130

四、TCO薄膜製備工藝130

五、透明導電薄膜及套用131

第八節 炭黑?環氧樹脂導電複合材料製備方法132

一、概述132

二、製備方法132

三、製備分析132

第九節 顆粒增強金屬基原位複合材料的製備技術135

一、概述135

二、原位合成方法136

三、非平衡態工藝在原位合成中的套用138

四、原位合成工藝139

五、顆粒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140

第十節 SiC/G與Cf/SiC複合材料噴嘴成型工藝141

一、概述141

二、SiC和Cf/SiC複合材料基體的選擇141

三、SiC和Cf/SiC成型工藝145

四、製備結果與測試147

第十一節 多功能性聚苯胺/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套用150

一、概述150

二、聚苯胺/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製備方法150

三、聚苯胺/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套用152

第十二節 聚合物/石墨導電納米複合材料製備方法154

一、概述154

二、鹼金屬插層聚合法155

三、膨脹石墨原位聚合法156

四、膨脹石墨共混複合法157

參考文獻159

第四章 功能複合材料的表面處理技術161

第一節 複合材料的表面處理技術概述161

一、複合材料表面處理技術161

二、複合材料表面技術163

第二節 表面處理的意義及一般原則163

一、極性相似原則164

二、界面酸鹼匹配原則165

三、為界面形成化學鍵力提供可能與條件原則165

四、引入可塑界面層原則165

第三節 表面處理方法、原理及評價165

一、碳纖維表面處理改性166

二、有機纖維表面處理改性174

三、玻璃纖維表面改性175

四、粉粒增強材料(填料)的表面改性185

第四節 表面改性與界面粘接強度186

一、粘接界面的作用力與粘接強度186

二、影響界面粘接強度的因素187

三、表面改性效果的表征188

第五節 納米聚合物表面包覆處理改性194

一、基本概念194

二、溶膠?凝膠法反應進行表面包覆194

三、異質絮凝法表面包覆195

第六節 納米聚合物包裹法(polymercoatings)表面包覆198

一、表面包覆改性方法199

二、聚合物表面包覆設計和套用199

第七節 機械?化學反應表面改性200

一、概述200

二、表面改性基本原理201

三、表面改性方法的套用201

四、鋁合金表面改性技術203

第八節 納米複合膠囊化改性205

參考文獻205

第五章 電學和電子功能複合材料207

第一節 概述207

第二節 電接觸複合材料207

一、概述207

二、滑動電接觸複合材料208

三、開關電接觸複合材料208

四、國內外電接觸複合材料及產品208

五、環保型電接觸材料及其複合套用212

第三節 聚合物基導電複合材料214

一、概述214

二、複合型聚合物基導電複合材料215

三、本徵聚合物基導電複合材料232

四、聚合物基導電複合材料形態、結構與性能239

五、聚合物基導電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241

六、影響導電性能的主要因素243

七、導電高分子複合材料的特殊效應246

八、聚合物基導電複合材料的套用248

第四節 無機非金屬基導電複合材料253

一、陶瓷基導電複合材料及其套用253

二、水泥基導電複合材料264

第五節 金屬基導電複合材料267

一、金屬基導電複合材料268

二、鎂合金原料及其製備技術與套用272

三、層狀金屬複合功能材料273

第六節壓電複合材料274

一、聚合物壓電功能複合材料274

二、水泥基壓電複合材料279

三、壓電複合材料力學量感測器的感測機理及其套用280

四、壓電複合材料及其套用282

第七節 超導複合材料284

一、概述284

二、金屬和銅複合超導體284

三、導電複合材料重要的特點284

四、其他類型導電複合材料285

五、超導複合材料套用286

第八節 新型導電材料及其套用286

一、絕緣體導電286

二、用塑膠元件代替積體電路286

三、金屬性導電塑膠287

四、導電性能良好的新型塑膠287

五、塑膠能導電太陽能288

六、納米級金屬粒子的導電性纖維288

七、導電性高分子和試製的導電托盤289

八、KANEKA開發出新的絕緣導熱性樹脂291

九、防輻射導電材料KC?888292

十、共軛導電聚合物的特性及套用292

參考文獻296

第六章 光學功能複合材料297

第一節 概述297

第二節 紅外隱身複合材料297

一、紅外隱身技術297

二、多功能隱身材料用途298

三、新型隱身材料298

四、幾種複合隱身材料300

第三節 導光和透光複合材料301

一、概述301

二、透光原理302

三、複合材料透光性設計分析304

四、透明玻璃鋼性能特點305

五、透光複合材料的套用306

第四節 塑膠光纖傳光原理307

一、概述307

二、子午線在階躍型POF中的傳輸307

三、子午線在階躍型光纖中的幾何行程和反射次數308

四、斜光線在階躍型折射率POF中的傳輸308

五、光在漸變型折射率分布POF中的傳輸308

六、側面發光POF的傳光原理309

七、螢光POF的傳光原理309

第五節 光傳導複合材料310

一、光導纖維310

二、石英光纖314

三、聚合物光纖315

四、功能光纖317

第六節 發光複合材料319

一、無機發光複合材料320

二、有機發光複合材料320

三、有機?無機複合發光材料321

四、稀土發光複合材料及套用323

第七節光致變色複合材料324

一、光致變色機理324

二、光色玻璃326

三、光致變色材料的套用327

第八節 感光複合材料327

一、感光性樹脂328

二、光致抗蝕劑的作用及分類328

三、光致抗蝕劑的性能329

四、光增感331

五、光交聯型光致抗蝕劑(不溶)331

六、光分解型光致抗蝕劑333

七、光刻技術套用與發展334

第九節 其他光功能複合材料335

一、選擇濾光功能複合材料335

二、光電轉換功能複合材料335

三、光記錄複合材料335

四、非線性光學複合材料336

五、光降解高分子複合材料337

參考文獻342

第七章 熱學功能複合材料344

第一節 概述344

第二節 絕熱複合材料344

一、概述344

二、複合絕熱材料製備工藝347

三、交聯聚乙烯絕熱複合材料349

四、常用的製品複合絕熱材料350

第三節 熱強性和耐磨性複合材料351

第四節 熱適應複合材料353

一、概述353

二、複合材料的導熱特性353

三、可控熱膨脹係數複合材料357

四、特殊熱膨脹性能複合材料365

第五節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365

一、概述365

二、樹脂基防熱複合材料369

三、碳/碳防熱複合材料373

四、陶瓷基防熱複合材料376

五、碳/碳複合材料(C/C)製備技術與套用377

第六節 阻燃複合材料389

一、概述389

二、材料阻燃性能評價389

三、阻燃方法與阻燃機理390

四、阻燃複合材料技術的發展394

五、耐高溫阻燃耐燒蝕增強纖維/布預浸料、梯度功能膠及其預浸料395

六、高溫、阻燃複合材料基體樹脂396

七、阻燃劑與阻燃橡膠397

八、有機高分子難燃化及難燃性高分子複合材料400

參考文獻410

第八章 磁功能複合材料411

第一節 概述411

第二節 磁性複合材料分類方法與性能412

一、磁性複合材料組分的屬性分類412

二、磁性複合材料成分組合分類414

三、無機磁與聚合物基組成的複合材料性能415

四、鐵氧體?微晶玻璃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416

第三節 聚合物基磁性複合材料419

一、聚合物基磁性複合材料與其組成、作用419

二、導電聚合物與磁性粒子複合吸波材料421

三、磁性複合材料製備技術424

第四節 電磁波禁止複合材料426

一、概述426

二、電磁禁止導電複合塗料426

三、金屬纖維填充材料的導電、電磁禁止性能429

第五節 吸波材料複合材料432

一、概述432

二、吸波材料的合成436

三、吸波材料製備方法437

四、吸波材料的發展及套用438

第六節 納米磁性複合材料442

一、概述442

二、納米巨磁阻抗複合材料443

三、納米磁致冷工質複合材料444

四、新型的磁性液體和磁記錄複合材料445

五、納米微晶軟磁複合材料447

六、納米複合永磁材料447

七、納米微晶稀土永磁複合材料448

八、納米磁性複合材料的套用449

第七節 磁性複合材料的套用449

一、概述449

二、磁性功能複合材料的套用450

三、磁性流體中納米Fe3O4複合材料製備工藝451

第八節 吸波型電磁禁止材料453

一、電磁禁止基本原理及禁止材料454

二、吸波型禁止材料454

第九節 納米磁性液體工業化生產套用457

一、概述457

二、納米磁性液體開發458

三、納米磁性液體生產與終端技術產品的開發459

四、納米磁性液體工業化研究461

參考文獻46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