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沃克

斯科特·沃克

斯科特·沃克的音樂生涯充滿傳奇性,《千年的老妖》就是對搖滾音樂史上這位最具影響力和謎一般的人物,一份特別遲到的關注。該片講述了從他早期在日落大道當一名臨時的貝斯手,到英國1960年代蓬勃發展的搖滾時期,作為“沃克兄弟”樂隊逐漸大紅大紫,到最後幾個十年里,由他發展而來的最驚人的聲音製造者,探索了他一生的音樂生涯和事業。

基本信息

電影簡介

斯科特·沃克斯科特·沃克
斯科特·沃克 Scott Walker: 30 Century Man (2006)
導演:
史蒂芬·凱亞 Stephen Kijak
主演:
大衛·鮑伊 David Bowie
斯汀 Sting
達蒙·奧爾本 Damon Albarn
類型:紀錄片 / 音樂
更多中文片名:
斯科特·沃克:三千年的老妖
片長:90分鐘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Moviehouse 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2006年10月31日 英國
官方網站:Official site
劇情介紹:
在流行音樂史上,大概沒有一位歌手的音樂生涯可以猶如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般那樣充滿傳奇性。《斯科特·沃克:千年的老妖》就是對搖滾音樂史上這位最具影響力和謎一般的人物,一份特別遲到的關注。
該片講述了從他早期在日落大道當一名臨時的貝斯手,到英國1960年代蓬勃發展的搖滾時期,作為“沃克兄弟”樂隊逐漸大紅大紫,到最後幾個十年里,由他發展而來的最驚人的聲音製造者,探索了他一生的音樂生涯和事業。
斯科特·沃克現年63歲,在將近十年之後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專輯,也就是這樣4AD的The Drift(漂流)。影片可以說是極其珍貴地記錄下了該張專輯的幕後製作過程,同時還含有一些對圈內好友、合作者以及影迷們的採訪。
一句話評論:
The long-awaited film about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enigmatic figure in rock history.

幕後製作

關於沃克
史蒂芬·凱亞拍攝的這部記錄片中,現代音樂的神秘散發出一層層迷人的魔力。與此同時還伴有新專輯的發行,這位大隱隱於市、偶爾有所動作的出生於美國的歌手,看起來已經開始準備復出,同時根據合作者和音樂中顯著的多樣化風格,包括執行製片大衛·鮑爾在內,都足以證明沃克持久的影響力。
得到眾多音樂發燒友們的大力支持,自從1995年發行了專輯“Tilt”(一張如斯幽暗、慘白、深潛、孤絕的偉大傑作)之後,斯科特·沃克已經擁有了一批忠實的信徒。在他的這張新專輯中,銳意重拾Analog錄音的粗糙感覺,甚至用上不少自製樂器與物件作演奏,讓其歌曲里蟄伏著不尋常的微細音響。
忠實的老歌迷們,也許其中還有一些是從1960年代就開始崇拜他們的偶像,這次將會再次狂熱起來;而那些來不及參與開始的新歌迷們,也會因為這個男人,而及時發明創造出maverick(獨行其是者)這個術語。
在那些高亢的民謠曲風之中——圍繞在沃克生動的男中音周圍——頓時顯得黯然失色。沃克開始了他的獨唱生涯,他自己獨特的嗓音與賈克·布萊爾Jacques Brel的聲音交相輝映。《斯科特4》這張原本給予沃克厚望的專輯,在商業上遭到失敗之後,沃克進入了一段較長的低迷時期,銷量均以失敗告終。
自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沃克的獨唱風格帶著陰沉的通常還是令人恐懼的管弦樂的印象流派,已經逐漸向現代經典音樂靠攏。在凱亞的影片中,還有一系列關於新專輯《漂流》的記錄,揭示了沃克的勤奮和非凡的工作方式:包括用豬肉的一面作為打擊樂器。
任何關於自覺嚴肅的建議,只需要看一眼沃克,他的親切、善良和風趣,就會輕而易舉把它們摧毀。他像是個隱形人一樣具有神秘性,唯一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和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沃克表現得十分睿智、頭腦冷靜、思路明晰,總而言之是個不俗之輩。

關於影片

導演史蒂芬·凱亞2002年曾經執導過一部令人歡呼雀躍甚至有些瘋狂的記錄片《電影狂》(Cinemania),該片講述了在紐約五名最瘋狂的電影愛好者的故事。而這部新片的風格又是與前者截然不同。
該片由Sara Kestelman解說,影片追溯了沃克的出生地俄亥俄州,從他早期的歲月開始——照片顯示出1958年,當時14歲的他已經大紅大紫,成為年輕女孩們心中的偶像——到他在沃克兄弟三重唱中的低聲吟唱,他在1960年代中期的事業已經使得沃克兄弟成為與披頭式並駕齊驅的英國團體。
為2007年年初在英國的發行鋪路,雖然沃克在自己的國家身份沒有得到認可,使得影片在美國的發行不太看好,但可以預見該片或許能在英國影院通過發行,前景一片光明。經過電影節上的一番巡迴之後,相信影片的DVD同樣能夠欣欣向榮,因為已經許諾了其中還附帶有一些額外的採訪記錄。
在進行訪問的時候,凱亞也用了一些點金之術。當時從前的沃克兄弟其他成員大多數已經缺席的時候,凱亞就追溯過去的合作者和現在包括安吉拉·莫爾雷等人在內,其中有些是沃克1960年代的編曲者。採訪到的崇拜者有前Pulp樂隊主音Jarvis Cocker,女歌手Alison Goldfrapp,被譽為“情境音樂之父”的前衛音樂家Brian Eno,Radiohead樂隊的成員,甚至還有歌手Lulu,坦言確實曾經在1960年代與沃克有過碰撞,但對他近年來的工作卻沒有太多的震驚。
除此之外,凱亞還在片中加了一些珍貴的檔案資料,如沃克在1960年代英國廣播公司的綜藝節目上的演出。最新的歌曲都配上了Graham Wood印象派的數字動畫,雖然十分華麗,但難免還是會讓人聯想起嬉皮士時代英國廣播公司播放的那首MTV——The Old Grey Whistle Test
雖然至今還無法洞悉沃克是怎樣度過他漫漫沉寂時光,這樣的時期每次至少都有十年:出於他們自身的原因,歌手按照自己的“吸收”只是製造出一個小心謹慎的過程。但是當他的沉默寡言已經排除了太多的自我表露,沃克在人們眼中表現出遠遠不是一個正常人,而是一個在音樂領域比任何人都要謙虛的大人物。凱亞的電影也許會使得作為一個男人和一名藝術家的沃克不再神秘,只是他神秘莫測的能量以及令人發瘋的音樂,還將完整無缺地保存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