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革命

文界革命

文界革命是近代革命的副產品,但它在客觀上催生了文體的變革。文學革新以“革命”相標榜,蘊含了急劇變革現狀、破除舊規的強烈欲望。“中國結習,薄今愛古,無論學問文章事業,皆以古人為不可及。”文學革命最重要的功績就在於確立了文學進化的新的文學理念,它為破除厚古擬古的守舊文學觀打下了思想基礎。

概念

文界革命文界革命

文界革命是近代革命的副產品,但它在客觀上催生了文體的變革。文學革新以“革命”相標榜,蘊含了急劇變革現狀、破除舊規的強烈欲望。“中國結習,薄今愛古,無論學問文章事業,皆以古人為不可及。”文學革命最重要的功績就在於確立了文學進化的新的文學理念,它為破除厚古擬古守舊文學觀打下了思想基礎。

要義

在“革命”的旗幟下,梁啓超推出了新的文體審美觀:(一)宏揚覺世之文,欣賞崇高的美感。(二)主張形式與語言的革命,強調自由與多樣的表現方式。(三)重視藝術感染力與讀者心理的關係。但是,在本質上,文學革命只是文體改良,而未舉“革命”之實。把作品的功效與價值評判直接掛鈎,認為社會功效大的作品,藝術價值也高。這在本質上與美善相濟的傳統文學理想具有難以割捨的聯繫。

影響

文界革命不是一次徹底的文學革命運動,但卻是一次自覺的文學革新運動,它預示著新的文藝思想的破土和新的文學觀念的涌動。幾千年來,中國文學在自身的過程中,也不是沒有變革。但是,這些變革都是在自身封閉的系統內尋找典範,修修補補。文界革命第一次將中國文學觀念的變革置於東西文化撞擊的大背景中,確立了異域文學這一嶄新的參照系,從西方文化與域外文學中尋找中國文學新生的性質。它打開了千百年來儒家思想鉗制下的一統局面,吹進了西方哲學、美學、文學思想的新鮮空氣,中國文學從此有了新的比對物,中國美學也開始醞釀著新的價值走向與理論形態。因此,儘管文學革命留有舊思想的濃重痕跡,在創作上也缺乏驕人的實績,但它所給予中國文學發展的觀念衝擊卻是富於革命性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梁啓超的文學革命理論構築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觀念與藝術審美理念由傳統向現代演進的必要階梯,在客觀上對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觀念與美學形態的建構產生了無法忽視的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