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區

文化區

文化區是指具有某種共同文化屬性的人群所占據的地區,即具有相似文化特質的地理區域。它是在政治、社會或經濟方面具有獨特的統一體功能的空間單位。文化區的英文名稱亦可寫作culture area。又稱文化地域或者文化圈。一般將文化區分為形式文化區和功能文化區。是人們進行地域文化特色研究的一種人為分類和界定。

概述

鳳臨閣文化區鳳臨閣文化區

文化區是指文化事物、文化現象和文化體系覆蓋的區域。是具有某種共同文化屬性的人群所占據的地區,在政治、社會或經濟方面具有獨特的統一體功能的空間單位。文化區的英文名稱亦可寫作culturearea。例如每個語系的分布範圍都可視為語言文化區;每個國家內部又有自己的行政區,可視為其政治文化區;還有各個國家的農業區、工業區等反映經濟活動類型的文化區,如義大利新興工業區、澳大利亞的小麥——牧羊帶、潘帕斯草原牧牛業分布範圍等。文化區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具體是相似文化特徵和生存方式的某一區域,也就是根據生產方式、語言宗教、政治形態、日常生活、房屋構造、風俗以及對自然的適應的各種文化現象的差別所劃分的地域。在每一個文化區中,主要文化現象如語言、宗教信仰、藝術形成、生活習慣、道德觀念、社會組織、經濟特色等,具有相對一致性。文化有歷史傳統和地區分異兩重性。

文化區的概念是從地區的文化差異而來的。同一個文化區總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具有相似的文化特質和文化複合體。最早提出文化區概念的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文化人類學家,用以劃分南、北美洲的部族。一般來講,每一文化區的文化特徵以文化源地或文化帶中心最為明顯。文化區的特徵往往是一個核心區向著過渡帶逐漸減弱,其間各種文化現象相互混雜、重疊,難有截然的界限,所以文化區的分界線就往往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使得確定一文化區的標準以及不同文化區的邊界都相當困難,有的以生態環境,有的以經濟結構,有的以宗教信仰,有的以價值系統測量等,來劃分不同的文化區。隨著文化的擴散、傳播,隨著文化中心的變遷,文化區也在變化。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文化區。

空間特點

文化學文化學

文化區有以下空間特點:

範圍有大有小一個文化區的重要性與它的範圍大小沒有必然的關係。

邊界有實有虛 政治文化區常常有明確的邊界,而語言文化區和經濟活動類型文化區不一定有明確的邊界,沒有明確邊界的文化區在空間上有時與其他同類文化區發生重疊。

不一定與自然區重合 例如,潘帕斯草原牧牛區並不與阿根廷的溫帶草原地帶完全重合。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除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外,還與社會文化的其他方面有關。

劃分

文化分區文化分區

一般將文化區分為形式文化區和機能文化區。形式文化區是指一種或多種共同文化體系的人所居住的地區。區內有文化核心,即該文化最先出現的地方。從文化核心向外傳播得越遠,該文化體系越弱,所以分布區的邊界不明顯,往往呈一寬頻,甚至與相鄰的文化區有部分重疊。機能文化區是在政治上、社會上或經濟上具有某種機能作用的地區,如一個行政區、教區或經濟區都可視為一個機能文化區。實現機能作用的組織的所在地,即文化核心區。由於機能作用的範圍比較明顯,機能文化區有明確的邊界。還有人劃分出第三種文化區,即鄉土文化區或感性文化區。它是存在於其居民意識中的一種“地區”概念,既無一致的文化體系,也無實現某種機能的組織,只能根據流行文化或民間文化的地區間差異特徵來加以劃分。
文化區的劃分由於缺少客觀的標準,不同學者常劃出不同的世界文化區。A.赫特納於1929年曾繪製1450年時的世界文化區的地圖,從那時起,許多文化地理學家提出不同的文化區劃分方案,分別將世界劃分為 8個文化區、11個文化區等。如美國地理學家J.E.斯潘塞和W.L.Jr.托馬斯將世界劃分為11個文化區(見圖)。H.J.de布利季1977年則將世界劃分成12個文化大區,分別為西南亞-北非歐洲印度及附近地區、中國及有關相鄰地區、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地區、蘇聯、日本、太平洋諸島。斯潘塞和托馬斯1978年提出文化大區、文化區和文化副區的劃分依據,與地域等級系統相對應。文化特質在地域上的分布稱為文化源地,文化複合體對應於文化副區,文化體系對應於文化區,相關的文化區集合則成為文化大區。

一個大的文化區可以共有某些中心思想和基本實踐,但在大區的各部分有關的、非基本的要素,總有某種變異,因此一個文化區又可分出副區。例如加拿大為一個文化區,而加拿大東部的法語區則形成一個副區。一些文化地理學家對小範圍的地方性文化區也做了許多研究。如美國地理學家D.W.米尼格1965年通過對美國摩門教文化區的研究,提出文化區空間結構的模型,把文化區分為四個帶:核心區,摩門教徒密度最大、居住時間最長;領地,摩門教文化占支配地位,但不如核心區強烈;勢力範圍,摩門教徒是當地重要的少數民族,邊緣地帶,摩門教徒散見於少量小聚落中。(原創)

世界主要文化區

肯達爾劃分的文化區肯達爾劃分的文化區

以肯達爾的劃分為代表,世界可分為以下六個文化區:

西方文化區

它可分為四個亞區:①西北歐亞區。本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羅馬天主教,通行日耳曼語拉丁語。文化、生活水平較高,機械文明發達。②地中海亞區。居民多信仰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使用拉丁語與希臘語。文化藝術發達,生活水平中等。③中歐亞區。居民多信仰天主教與東正教,主要使用斯拉夫語,僅羅馬尼亞使用拉丁語,匈牙利講芬蘭烏戈爾語。文化藝術較發達。④原蘇聯亞區。居民多信仰東正教,使用斯拉夫語。機械文明發達,居民受教育率高。

伊斯蘭文化區

包括西亞中亞北非廣大地區,信仰伊斯蘭教,主要使用阿拉伯語,古代文化、藝術發達,機械文明差。整個地區的文化或人文風貌均十分類似。

印度文化區

主要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信仰多以神教為主,使用語言種類較多,方言複雜,是古文明中心,但現在文盲普遍,機械落後。藝術、文藝活動不發達,醫療條件差。

東亞文化區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文化區,是古老的中華文化源地的繼承和發展,使用語言漢語日語朝鮮語為主,宗教以佛教影響較大。本區國家的文化無一例外地都受到中華文明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因而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類似性。中國的儒家思想和文字對日本朝鮮影響頗大。

東南亞文化區

本區的語言和宗教複雜,內部差異大,主要受中國印度的影響,部分還受歐美的影響,文化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

非洲文化區

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居民以黑人為主,語言複雜,以尼日剛果語系和科伊桑語系為主。宗教多樣化,居民多信仰原始宗教,長期遭受歐美侵略,文化落後,經濟不發達。

中國文化區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副區

來歷巴蜀文化副區依託於四川盆地岷山大巴山禁止北境;雲貴青藏高原聳峙南、西邊境;其東,更有夔門險阻;中部為遼闊肥沃的四川盆地。因境內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俱匯長江而東流入海,故在行政區域上稱為“四川”。又因3000多年前,重庚為巴國首府,古名叫“巴”;2400多年前,成都蜀國王都,歷來以“蜀”相稱,故在文化地理分區上,我們取其古意,名為“巴蜀文化副區”。

文化意義四川盆地在全國的地理位置上雖不免有偏居西南之憾,然其山川形勝優越,進可攻、退可守,故歷代王朝無不視其為險要之地。對於中國西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發展,雖無高屋建瓴之勢,但卻無異於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況其地幅員遼闊、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口眾多,因而自古以來,文化發達。它不僅在接受中原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風采的巴蜀文化。而且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文化發展,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巴蜀山水秀麗,人民敏慧風雅。西漢時,該地郡守極力倡教,尊崇儒學,自是巴蜀人文蔚起,司馬相如遊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赫於世;又有揚雄、王褒之士,以文章冠於天下;唐代李白、杜甫均在成都寓居,留下千古名篇;宋代蘇家父子,更以詩文著稱中國文壇。無論精神的與物質的文化創造,巴蜀文化副區在全國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個美麗的“天府之國”,幽秀險雄的自然山水,形象別致的奇峰怪石,香艷素雅的異樹名花,啟迪著人們的藝術構思,出現了聞名於世的四川盆景,成為中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流派之一。尤其是樁頭盆景,別具一格,老乾新枝,果累花繁。懸根露爪,古意盎然。四川人長於烹飪,故川菜名噪天下,為中國名列前茅的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國的各大都會中,常設有川菜館,為招徠顧客,又往往以“正宗川味”相昭示。就宗教文化而論,巴蜀文化副區佛、道兼備,廟宇寺觀林立,僧尼人數眾多,堪稱中國宗教文化聖地之一。佛教各寺以峨眉山最著名,道教各現以青城山最具盛名。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摩崖彌勒造像,通高71米,頭齊高山,腳踏大江,氣勢雄偉。

吳越文化區

吳越文化區依託於長江三角洲杭州灣沿岸,北臨長江天塹,西望鄱陽湖平原,南界福建,東瀕蒼茫大海,它包括今蘇南、浙江省安徽省長江以南部分。這裡河流密布,湖泊眾多,氣候適宜,土地肥美,其自然、人文景觀堪稱全國之最。在該區內,有以雲海、溫泉、奇松和怪石聞名天下的黃山。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體山、普陀山都在本區內。“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二州堪與天堂媲美,其中尤以蘇州園林杭州西湖最具風采。吳越文化區的工藝美術,猶如百花盛開,爭奇鬥豔。中國三大名錦,占有南京雲錦和蘇州宋錦兩項。蘇州刺繡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筆墨紙硯被稱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主要產於此地。如今宣紙、宣筆、徽墨、歙硯仍名冠群英。吳越文化區地處江南魚米之鄉,物產豐富,飲食文化水平較高,中國著名八大菜系,本區獨占蘇菜徽菜兩項。蘇萊具有鹹甜適中、濃淡適度、酥爛可口、清香腴美、色澤和諧、清麗多姿的特點。徽菜以烹製山珍野味而著稱全國。該區的戲劇和音樂藝術,細膩、婉轉、圓潤、悠揚,具有濃郁的江南特色,這裡是中國戲劇的源地。相繼產生了四大聲腔中的三大聲腔,即江蘇的崑山腔、浙江的餘姚腔海鹽腔越劇源出浙江嵊縣,誕生雖然只有80多年,但它卻以優美抒情的唱腔和群芳競出的著名演員而贏得全國各地觀眾。

東亞文化區

東亞文化區東亞文化區

古代東亞文化圈,是指亞洲東部中國和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地區,主要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共同構成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的區域。儒家思想曾長期影響這些國家的士大夫,漢字不僅是中國的主要書寫文字,也廣為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上層和文人所使用。此外,這些國家的宗教、文學、音樂、藝術、生活習俗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國的影響。另一方面,這一區域的文化,與周圍地區,例如西面的伊斯蘭文化圈、西南的印度文化圈又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如果我們將其與遠在歐洲南部、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環地中海文化圈、美洲的印第安文化圈相比,差異性則更大。

歷史地位 黑格爾《歷史哲學》論述歐亞各國的歷史文化特點,將之分為東方、希臘、羅馬日耳曼四個世界,表明位於東方的亞洲大部分地區的獨特性;東方世界中,又分成中國印度、波斯三篇,表明其區域文化的差異。黑格爾認為:“只有黃河、長江流過的那箇中華帝國,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國家,征服無從影響這樣的一個帝國。”“中國以其自己的明顯特點,而與東方的其他文明,特別是印度和波斯區別開來。”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逐一比較世界各大文明及其興衰。他明確指出:“在我們正在關注的這組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國可看作彼此獨立存在的文明。西方文明‘附屬於’希臘文明,由於宗教的關係又同敘利亞文明有很大的牽連,因為基督教根植於我們稱之為‘希臘-敘利亞文化複合肥料’的基礎之上。相反,中國文明卻與任何先前的文明沒有什麼‘密切的瓜葛’,雖然在其歷史過程中接受過出自國外的佛教,但佛教與基督教在起源上還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完全獨立的關係。反之,西方文明與東正教文明也根植於同樣的‘希臘-敘利亞文化複合肥料’之上。

形成 中國是東亞文化圈的主體,因其面積廣袤,內部地理和經濟文化狀況又極其複雜。其中,以黃河淮河長江為主體的廣義的中原地區,向來是中國文明的核心地區,也是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地區。
由於地勢相對低平,氣候溫和,降水適宜,中原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遠遠優於周邊地區。蒙古高原緯度太高又偏居內陸,氣候太旱太冷,東北地區雖然不旱但緯度高天氣較冷,青藏高原地勢太高空氣稀薄氣溫較低,雲貴高原山區面積廣大且山嶺陡峭,新疆深居內陸過於乾旱且地面以沙漠為主,這些周邊地區發展農業的條件均遠遠不如中原。古代中國的農業主要集中在中原。農業是古代經濟的基礎,農業發達的地區一般說來其社會發展水平必然要高一些。中原向來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中心,中國的人口主要分布於此,歷代首都主要建立於此,城市和文明發達之區大多分布於此。歷史上中國文明的拓展方向,是自中原從向四周的邊疆推進。總的說來,那些經濟文化聯繫主要傾向於中原的邊疆地區,其外側往往都是難以通行的高大山脈或荒漠、森林。這些難以通行的山脈、荒漠和森林,就是中國文化圈——實際上也是東亞文化圈——的陸地邊線。
這一陸地邊線的大致走向,北自今俄羅斯境內的外興安嶺,向西經過雅布洛諾夫山脈、薩彥嶺再折向西南,越過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阿爾泰山脈以西和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天山山脈以西,穿過中國新疆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克什米爾境內的帕米爾山結,再向東南經過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邊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及中南半島的北側,再向南沿著長山山脈延伸到越南的南部。這些山脈,或者極高極大,或者過於崎嶇,或者山外側是不便通行的寒帶森林和凍土苔原地帶,成為分割亞洲東部各大文化區的天然屏障。大體來說,喜馬拉雅山脈以南屬於印度文化圈,中南半島北側山地以南區域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同時又有中國文化的較深的烙印,而外興安嶺、雅布洛諾夫山脈、薩彥嶺一線以北則屬於西伯利亞森林文化區。阿爾泰山、天山兩大山脈以西與帕米爾高原以西因位於多種文明的交匯處,文化構成相當複雜,但這一帶是東亞文化圈的西限卻是沒有疑問的。古代著名的馬其頓皇帝亞歷山大率領的遠征軍長驅萬里進入伊朗印度,卻未能越過帕米爾高原,中國唐代名將高仙芝率軍進行的古代最遠的西征(不計蒙古軍的遠征)也止步於帕米爾高原。顯然,正是上述山脈,形成了中國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和隔絕性,並導致形成中國歷史上邊疆民族的對外經濟文化聯繫主要傾向於中原地區的特點。
東亞大陸東臨太平洋日本海朝鮮海峽黃海東海以及南海等邊緣海域將東亞大陸和各島國分割開來。諸島國中,日本與大陸僅隔一狹窄的朝鮮海峽,雙方很早便有頻繁的海船往來。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南亞島國與大陸間有海域寬廣的南海,與大陸的往來遠不如日本方便。日本、菲律賓群島以東,便是浩瀚無際不易找到交流對象的太平洋了。這一地理狀況,使得在西方人來到以前,日本的對外經濟文化聯繫只能傾向於中國的中原,從而成為東亞文化圈的一員;而東南亞諸島國或相對封閉(菲律賓),或同時受到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中國文化的影響,因此中國文化儘管也有相當大的影響但並未占上風。如果說北面、西面、西南面難以通行的高山構成東亞文化圈的陸地界線的話,那么,東面浩瀚空曠的南海和太平洋便構成東亞文化圈的海洋界線。

巨變 最近一百五六十年的東亞文化圈的巨變,主要體現在以下諸方面:
第一,西方文化主導的趨勢逐漸形成。自1840年以來,東亞各國無不震攝於歐美的堅船利炮,儘管有著主動和被動、只學技術還是效法政治經濟制度的區別,學習西方已成為各國的潮流,西方文化主導的趨勢逐漸形成。在此背景下,各國開始了文化變遷的過程,傳統文化,包括那些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在緩慢變化之中。
第二,東亞文化圈內部的聯繫和交流,在圈內各國的對外聯繫和文化交流中,已失去原先的壓倒性的優勢地位。西方文明為主導的趨勢的形成,加速改革實行現代化的迫切性,各國的文化交流的首要對象,早已不是東亞各國而是歐美先進國家。而且,各國在東亞文化圈內的交流,在正常的政治狀態下,也是以如何通過貿易交往、資金投入、技術學習等有益本國經濟文化發展的內容為基本內容。東亞文化圈只是圈內各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其重要性已大大下降。
第三,中國在東亞文化圈內的核心地位已經動搖。由於近代中國的發展落後於日本,不僅無力保護朝鮮越南等原先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且長期視中國為宗主國的國家,自身也屢遭西方列強的欺凌,最後連圈內一向師法中國的日本也欺凌中國。在此背景下,東亞文化圈雖然因歷史的文化的關係仍客觀存在,中國的核心地位卻不免動搖。發生在上個世紀上半葉的日本的侵華戰爭雖然以可恥的失敗而告終,但六十年代以來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中國因長期政治失誤造成的發展的緩慢,導致中國在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地位至今仍未能確立。當然,由於中國具有廣闊的國土、眾多的人口,以及長期以來的核心地位,其他國家仍無法取代中國成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因此可以說百餘年來的東亞文化圈實際處於無核心狀態。近二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取得輝煌成就,但中國如要重新確立在東亞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仍有待於持續發展經濟文化、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基本素質、全面增強國力,以及大大提升國家在世界科技、文化和產業中所占的比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