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印發劉延東國務委員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頒獎大會上的講話的通知

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 三是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全社會的大力支持,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五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大跨越,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教育部通知

教社科[2010]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畫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了表彰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研究人員,鼓勵廣大高校研究人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勇於創新,大力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更好地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我部於2009年12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頒獎大會,劉延東國務委員出席會議並發表題為《緊扣時代主題紮根社會實踐努力構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的重要講話。劉延東國務委員的講話從黨和國家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回顧總結了新中國60年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歷程、輝煌成就和基本經驗,結合國內國際形勢深刻論述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進一步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新目標和新任務,對新時期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新希望和新要求。現將講話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並切實貫徹落實。
附屬檔案:緊扣時代主題 紮根社會實踐努力構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 ——劉延東國務委員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頒獎大會上的講話 
二〇一〇年二月八日

劉延東講話

緊扣時代主題 紮根社會實踐 努力構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
 ——劉延東國務委員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人文社會科學)頒獎大會上的講話
今天,在2009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聚集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頒獎大會。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獲獎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祝賀!並通過你們向60年來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付出辛勤勞動、作出重要貢獻的教育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剛才,觀看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展覽,又聽了逄錦聚、張憲文、曾令良嚴紹璗四位教授的發言,很深鼓舞和啟發。我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1995年設立以來,迄今已評選五屆,共有2300多項優秀成果獲獎,對激勵和調動廣大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已經成為高校科學研究領域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獎項。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制定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十二年遠景規劃,開啟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史的新紀元。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強調我們國家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要從科學和教育入手,科學當然包括社會科學,並大力倡導解放思想,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四個同樣重要”、“兩個不可替代”等重要論斷,把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擺在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地位,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呈現出繁榮活躍的生動景象。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積極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全黨全社會的重要任務,頒布了《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啟動實施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60年來始終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進步、與教育同發展,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一是學科建設成績斐然。傳統學科不斷加強,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快速發展,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布局較為合理的學科體系。二是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目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隊伍近40萬人,占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力量的4/5,湧現出一批學術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教學科研骨幹。三是學術研究碩果纍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85%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產生了一大批有深度、有份量、有廣泛影響的優秀成果。四是對外交流不斷擴大。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增強了在國際學術舞台上的話語權,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可以說,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充分發揮了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成為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生動縮影,為探索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成績是幾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廣大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辛勞和貢獻將永遠被人們銘記!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60年發展歷程中,積累了寶貴經驗。一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穿始終,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哲學社會科學。二是必須堅持服務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和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充分發揮思想庫作用。三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推動學科體系創新、學術觀點創新和科研方法創新。四是必須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充分發揚學術民主,營造生動活潑、求真務實的學術環境。五是必須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些成功經驗體現了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優良傳統,要很好地堅持並不斷豐富和發展。
同志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既需要自然科學發揮作用,也需要哲學社會科學貢獻力量。二者如同鳥之兩翼,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特別是當前,我國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處在加速發展、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新階段,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更加突出。一是哲學社會科學承載著建設強大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功能。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體現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狀態和文明素質,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是重要的軟實力。離開了精神思想的支撐,即使有了經濟的繁榮,強國地位也缺乏依託。二是哲學社會科學承擔著探索解決中國現代化建設現實問題的時代責任。我們是在一個有13億人口的開發中國家推動現代化建設的,在前進道路上所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無論規模還是複雜性都世所罕見。哲學社會科學是社會變革、制度創新的理論先導,應當為解決現實難題提供思路和良策。三是哲學社會科學還肩負著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精神成果的歷史使命。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模式,展示出強大生機和獨特魅力。目前,一些國家掀起了一股重新認識中國、學習借鑑中國的熱潮。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為人類作出重大思想貢獻。當代中國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影響最為深遠的現代化進程,為孕育新的思想成果提供了豐厚土壤。在現代化進程中創造出的先進文化使中華文化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這是我們繼承民族傳統、堅持立足國情、借鑑國外先進經驗探索出來的,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應為人類所共享,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我們要通過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把實踐探索提煉升華,掌握國際的話語權,發出中國的聲音,為推進和諧世界作出新的思想理論貢獻,使中華文化更加彰顯東方的智慧、時代的光芒。可以說,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關係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關係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關係到中華民族在世界舞台的嶄新面貌和獨特地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有利的發展條件。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全黨正在深入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又提供了重要發展契機。二是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和思想基礎。三是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全社會的大力支持,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四是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國際文化交流日益廣泛,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拓展了國際視野。五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大跨越,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特別是當前國務院正在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將對到2020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作出規劃,必將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同時也要看到,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國內形勢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變化,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面臨著許多新課題。突出體現在五大挑戰:一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國際力量對比出現了新態勢,這就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密切觀察、深入研究。二是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西方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從未放棄,掌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面臨新的挑戰。三是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顯露,許多重大現實問題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回答。四是國內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的特徵更加明顯,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趨增強,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引領社會思潮的任務更加繁重。五是我國正在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提高質量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重點,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當前,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任務和要求已經明確。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指明了方向。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賦予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新的歷史使命。高校是培養各類優秀人才的搖籃和基地,是傳承人類文明、傳播先進文化的主要陣地,是知識創新、思想創新的重要源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任務和要求,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圍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繼承優良傳統,發揮自身優勢,緊扣時代主題,紮根社會實踐,為構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第一,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出新貢獻。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工程,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工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要責無旁貸地參與這一重大工程,緊密聯繫中國共產黨成立近90年,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曆程和成功經驗,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規律和現實課題,研究如何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到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要圍繞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推進理論創新,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感召力,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進一步認識和改造世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導。要把理論研究同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廣大師生和幹部民眾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和理論體系的自覺性堅定性。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特別是中青年理論隊伍建設,為豐富、發展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平台保證和人才支撐。
第二,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更好地貢獻國家、服務國家、造福人民。實踐是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的源泉。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只有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緊密結合,才能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彰顯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要密切關注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前瞻性課題,聚焦重大現實問題,在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轉化為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轉化為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努力從人民民眾廣闊而豐富的實踐中提煉研究題材,汲取思想養分,提出真知灼見。要加強與自然科學的交叉融合,加強基礎理論、套用理論與套用對策研究,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力與實踐水平。當前,要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深入研究現代化建設的階段性特徵,思考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要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危機過後的繁榮,研究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圍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探索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治國家的理論現實問題;圍繞建設先進文化和提升文化軟實力,研究如何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圍繞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提出促進社會和諧、增強人民幸福感的思路舉措;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研究推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路徑;圍繞走和平發展道路、建設和諧世界,研究新形勢下中國如何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應有作用,努力推出更多有深度的理論成果和政策建議,切實發揮黨和人民事業思想庫的作用。
第三,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培養造就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重大問題,是教育工作的主題,也是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任務。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要把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充分發揮獨特的育人功能。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用科學理論武裝學生,用理想信念引領學生,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通過傳授哲學社會科學人文知識,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促進身心和人格的和諧健康發展。要緊密聯繫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國家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明確青年一代肩負的社會責任。還要注重加強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要通過努力,讓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意志品質、塑造良好人格方面體現更大價值,在解決學生關心和困惑的現實問題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第四,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向世界展示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優秀成果。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表明,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學習借鑑其他國家與民族的文明。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要實現繁榮發展和創新,要有博大的胸懷和海納百川的氣魄,積極吸收借鑑國外哲學社會科學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要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研討,向世界展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優秀成果,在對話交流中取長補短,增強在國際學術領域的話語權。要發揮高校人文基礎學科的優勢,加強中華優秀文化的研究與傳播,不斷增進各國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增強中華文化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同時,在交流交往中要防止盲目崇信,注意自覺抵制各種錯誤學術思潮的影響,防範境外敵對勢力對我進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
第五,牢記社會責任,切實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學風不僅關係到學術傳承與創新,而且關係到整個社會的風氣、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形成了熱愛祖國、志存高遠、開拓創新、甘於奉獻、為人師表等許多優良傳統。當前,高校的學術道德和學風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出現了一些學術道德失范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廣大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既是社會中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又處於教育體系的高端,要自覺承擔起帶動良好學風的使命,不僅成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開拓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也應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要增強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的責任感,弘揚優良傳統,加強師德建設和學風建設。要恪守學術道德,培育深厚學術素養,誠信治學,潛心鑽研,傾力育人。要堅持實事求是,勇於追求真理,形成淡泊名利、嚴謹求實的學術品格,克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反對弄虛作假和學術不端行為。要把學術道德教育作為對學生、特別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作為對博士後、新聘教師的培訓內容。要倡導學術爭鳴,鼓勵互相合作、良性競爭,形成更加健康清新和諧的學術生態。要改進科研評價,確立質量第一的評價導向,克服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等問題。要加強社會監督,完善科研項目評審、成果鑑定程式,實行信息公開,增強科研管理的透明度。總之,希望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把做人、做事與做學問統一起來,把學術追求與社會責任統一起來,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統一起來,推出更多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精品力作,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作出貢獻。
今後國家將繼續加大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創造有利於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繁榮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高校在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中的重要作用,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造良好環境。高校黨委和行政班子要關心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加大投入,加強隊伍建設,調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為他們潛心研究和教學創造有利條件。
國運昌盛,文運必興。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希望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牢記肩負的神聖使命和光榮職責,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奮發有為,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