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政要和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經過2009年全新裝修改造後的國家接待廳(金色大廳),富麗堂皇,典雅大方。除了保持了原有的歷史風格特點,又展示了祖國改革開發以來的豐功偉績,實現了民族傳統藝術和時代精神的合理的有機結合,使用功能和象徵的完美統一,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被譽為現代裝飾的經典之作。

基本信息

場館簡介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人民大會堂三樓中央大廳,也叫“金色大廳”,位於人民大會堂三層中央,也是大禮堂和小禮堂的前廳。金色大廳周圍分布著河南廳、重慶廳、澳門廳、萬人大會堂、小禮堂等。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也是國家接待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政要和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號稱人民大會堂“第一廳”。

金色大廳層高14.5米,在人民大會堂三樓,分為兩層,總面積有3300餘平方米,一層有1100多平方米,20根十多米高的朱紅漆金的石柱支撐起一片天花藻井。

金色大廳可容納2000人左右。平時不對普通公眾開放。

場館用途

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政要重要場所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被稱為人民大會堂的“第一廳”,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政要和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2009年11月17日胡錦濤在這裡舉行宴會歡迎歐巴馬

中國最高規格新聞發布會的場地

金色大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中國最高規格新聞發布會的場地,是中國重大政經政策動向的“視窗”。從1993年起,全國兩會期間總理記者招待會常態化、制度化,總理記者招待會通常安排在金色大廳舉行。每年“兩會”召開時,這個大廳都會成為中外記者關注的焦點。

2010年中國兩會期間,由於報名參訪的記者人數眾多,中國政協新聞發布會也首次由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移師三樓的金色大廳。

承辦社會活動

金色大廳在沒有政治任務的時候也會對公眾開放,承辦文化演出、商業會務等社會活動。

如2012年12月31日,德國廣播交響樂團“金色大廳”新年音樂會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這也是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對公眾開放的首場音樂會。 2012年1月14日,中國法學會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中國法學會新春聯誼會。 據報導,2013年2月,盛隆電氣集團感恩答謝年歡會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

媒體改名

金色大廳原名極其普通,叫“三樓中央大廳”。後來因為舉行總理記者會,記者們發現這裡雕樑畫棟,頗有皇家之氣,於是開始稱其為“金色大廳”。隨後“金色大廳”這個貼切的名字逐漸被大家熟知,現在媒體在報導時都會稱其為“金色大廳”。

建築檔案

建設地點:北京人民大會堂三層中央大廳
空間功能:新聞發布、接待、演出
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
改造時間: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
改造設計單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華堂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改造建聲設計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聲學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裝修裝飾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金色大廳的主色調為金色,穹頂上5盞巨大的金色吊燈。廳內雕樑畫棟,挑檐飛角,彩色玻璃、藝術銅雕、石材雕刻、高強吊膠飾線等新型建築材料的巧妙使用,又為大廳增添了時尚靚麗。 

金色大廳內掛著1幅油畫、5幅國畫

北側牆上的油畫是畫著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帶著普通民眾進入大會堂的場景,名字叫《偉業千秋》;東側為兩幅潑墨國畫,一幅是《天馬歡歌圖》,一幅是《唐人辭意圖》,均長18米,高3米;西側牆上有三幅尺幅稍小些的國畫,分別畫著迎客松、灕江山水和梅花圖。

金色大廳南側入口內還有一個屏風,屏風上畫的是《唐人擊鞠圖》,幾個仕女在馬背上翻飛,揮舞擊鞠。

金色大廳還掛有長18米、高3.72米的蕪湖鐵畫書法作品《中華頌》。《中華頌》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張志和歷時兩個月創作而來,用楷書大字書寫,由蕪湖的鐵藝大師儲金霞攜弟子將之鍛造成鐵藝書法。

裝修過程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鐵藝書法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鐵藝書法

“金色大廳”始建於1959年,為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教授設計,設計風格細緻淡雅,充滿中國古典意味,天花採用了中國古典建築中的藻井造型,八邊石材柱間的梁枋採用傳統瀝粉貼金的手法,色彩及紋樣具有敦煌壁畫溫潤調和的風格,因而被稱為人民大會堂的“金色大廳”。常沙娜教授設計金色大廳裝飾風格時,年僅28歲。

2000年,金色大廳曾簡單裝修,沒有大翻新。

2009年全國兩會後,金色大廳進行全面整修。2009年8月20日,“金色大廳”裝修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負責“金色大廳”新裝修工程的是中國著名的建築設計專家王煒鈺教授。裝修改造後的國家接待廳,富麗堂皇,典雅大方。既保持了歷史風格,又展示了祖國的豐功偉績,實現了民族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使用功能和象徵的完美統一,被譽為現代裝飾的經典之作。此前,整個大廳由20根白色大理石柱子構成,經過裝修,白色大理石柱子變成了雕有金色祥雲圖案的大柱子,氣宇十分軒昂。全新裝修改造後的國家接待廳,富麗堂皇,典雅大方。既保持了歷史風格,又展示了祖國的豐功偉績,實現了民族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使用功能和象徵的完美統一,被譽為現代裝飾的經典之作。

參觀指南

2000年國慶期間,“金色大廳”首次向遊客開放,遊人購買人民大會堂的參觀券後即可參觀金色大廳。

目前“金色大廳”不在大會堂開放的參觀之列,但公眾可以通過觀看演出等機會參觀金色大廳。

場館地址

北京西城區西長安街天安門廣場西側。

公共運輸

乘1、5、10、22、52、726、728路等天安門西下車或捷運天安門西站下車即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