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救國論

教育救國論

中國近代主張以教育拯救中國社會的政治思潮。盛行於20世紀20~30年代。代表人物有黃炎培、陶行知等。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批知識分子和開明人士曾認為,中國貧窮落後的根源是沒有文化,缺少教育,科學落後,主張從教育入手,以教育來改造人,拯救國家。

基本信息

教育救國論

正文

戊戌變法時期嚴復認為首先必須興辦教育,開通民智,然後才能實行君主立憲,救我中華。辛亥革命時期,一些刊物大聲呼籲“教育救國”,“亡國亡種,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強國強種,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無他,教育者進化之的也”(《教育通論》,《江蘇》第3期)。五四運動前後,“教育先行”、“教育救國”、“科學救國”的觀點成為時尚,“科學救國”的主張既強調發展科學技術,又重視發展教育事業。20~30年代,教育救國論與職業教育、鄉村教育、平民教育的實踐相結合,形成了一股社會政治思潮。
黃炎培於1917年起組織中華職業教育社,提倡職業教育(見職業教育論),認為職業教育是“救國要圖”。還認為中國最困難、最重要的問題是生計,解決生計問題唯有教育。他主張以職業教育來解決生計問題,最後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他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創辦刊物,設立學校,進行試驗,在全國宣傳和推廣職業教育,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陶行知於1920年建立了中華教育改進社,倡導平民教育、鄉村教育,企圖通過教育的力量去“溝通”階級關係,改良社會。他決心籌募100萬元基金,召集100萬位同志,創辦100萬所學校,改造100萬個鄉村。認為建立 100萬所鄉村學校就可以挽救國家的厄運,創造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社會交給後代。他還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論,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他身體力行,創辦南京曉莊師範,實踐“生活教育”的原則,希望通過教育開闢一個新的天地。
教育救國論者重視教育,重視提高民族文化和人的素質,並為此而奮鬥,他們從理論和實踐上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他們沒有認清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問題,沒有找到解決社會問題的正確途徑和方法,而把中國落後的一切原因都歸咎為教育不良,企圖通過發展教育的辦法來拯救苦難的中國,這是一種無法實現的救國方案。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