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治療(放療)廣泛地套用於胸腔縱隔惡性腫瘤的處理,但由於放射線對生物體產生的電離作用,亦可使正常組織和細胞遭受損傷和破壞。食管的鱗狀上皮對放射性物質比較敏感,因此,在放療過程中有可能發生放射性食管損傷,尤其當放療與化療同時進行時,這種食管損傷會更加嚴重。這種因放射線所引起的食管損傷,稱之為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

基本信息

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性食管炎常發生於肺癌及縱隔等胸部惡性腫瘤的放療過程中或之後,有時間接發生於口咽部惡性腫瘤的放療。因放射線所引起的食管損傷,稱之為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常見於放療後1周或數周內出現,一般症狀較輕。嚴重者可出現胸部劇痛、發熱、嗆咳、呼吸困難、嘔吐、嘔血。此病分為三個時期:1、壞死期,2、枯萎期、3再生期。

疾病描述

放射治療(放療)廣泛地套用於胸腔縱隔惡性腫瘤的處理,但由於放射線對生物體產生的電離作用,亦可使正常組織和細胞遭受損傷和破壞。食管的鱗狀上皮對放射性物質比較敏感,因此,在放療過程中有可能發生放射性食管損傷,尤其當放療與化療同時進行時,這種食管損傷會更加嚴重。這種因放射線所引起的食管損傷,稱之為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

症狀體徵

放射性食管炎典型的症狀,為咽下疼痛或胸骨後疼痛。常見於放療後1周或數周內出現,一般症狀較輕。嚴重者可出現胸部劇痛、發熱、嗆咳、呼吸困難、嘔吐、嘔血等,應警惕食管穿孔或食管氣管瘺的發生。

疾病病因

輻射可使生物機體產生電離作用,並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破壞和損傷組織細胞。約50%~70%接受輻射的患者在數分鐘之內出現噁心、嘔吐、胸痛、發熱、疲倦等症狀,稱之為前驅綜合徵。

病理生理

放射性食管炎肺癌
1.放射性食管炎常發生於肺癌及縱隔等胸部惡性腫瘤的放療過程中或之後,有時間接發生於口咽部惡性腫瘤的放療。放療大於30Gy可引起食管神經肌肉的損傷,導致食管的蠕動減弱,甚至消失。隨著放射線劑量增大,食管損傷愈重。放射線本身的電離作用可使食管上皮細胞損傷、壞死。在此基礎上,由於食管蠕動的減慢,造成有害物質通過食管時間延長,加重了這種損傷。此外,放療可引起機體白細胞減少,機體免疫力減低,從而引起食管感染,出現食管的炎症性改變。口咽部惡性腫瘤的放療,有時也會引起放射性食管炎,這與放射線導致涎腺萎縮,唾液分泌極度下降有關。唾液是中和胃酸,保護食管黏膜的有效物質。抗酸屏障減弱,可致使損傷因子作用強於保護因子,從而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2.病理分期
(1)壞死期:食管受放射線照射後,基底細胞停止分裂,很快出現變性壞死,黏膜下水腫,血管擴張,上皮脫落。此期食管黏膜表現為呈現充血、水腫、糜爛、潰瘍。
(2)枯萎期:放療幾周后壞死組織脫落,管壁變薄,黏膜變得平滑。一些患者仍可出現明顯的食管平滑肌異常。此期易發生食管出血、穿孔。
(3)再生期:放療數月後基底層殘存的細胞開始再生,逐漸向上延伸、移行,表層重新覆蓋新生的上皮細胞。此期,由於放射引起的血管和組織損害,逐漸出現纖維化。食管變細、狹窄,並且食管運動障礙加重。

診斷檢查

放射性食管炎食管狹窄
診斷:根據患者放療病史及症狀,診斷並不困難。早期有症狀者,食管吞鋇檢查可見全蠕動波減弱、食管潰瘍等,晚期則可見食管狹窄。食管鏡檢查可窺見不同時期的食管炎表現。

實驗室檢查:有診斷意義的常規化驗檢查為血白細胞計數,可降低。

其他輔助檢查:
1.早期有症狀者,食管吞鋇檢查可見全蠕動波減弱、食管潰瘍等,晚期則可見食管狹窄
2.食管鏡檢查可窺見不同時期的食管炎表現。

鑑別診斷

放射性食管炎食管炎
1.化膿性食管炎 化膿性食管炎以異物所致機械損傷最為常見。細菌在食管壁繁殖,引起局部炎性滲出、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及膿液形成,也可呈較為廣泛的蜂窩織炎。

2.食管結核 食管結核患者一般多有其他器官結核的先驅症狀,特別是肺結核。食管本身症狀往往被其他器官症狀混淆或掩蓋,以至不能及時發現。按照結核的病理過程,早期浸潤進展階段可有乏力、低熱、血沉增快等中毒症狀,但也有症狀不明顯者。繼之出現吞咽不適和進行性吞咽困難,常伴有持續性咽喉部及胸骨後疼痛,吞咽時加重。潰瘍型的病變多以咽下時疼痛為其特徵。食物溢入氣管應考慮氣管食管瘺的形成。吞咽困難提示病變纖維化引起瘢痕狹窄。

3.真菌性食管炎 真菌性食管炎的臨床症狀多不典型,部分病人可以無任何臨床症狀。常見症狀是吞咽疼痛、吞咽困難、上腹不適、胸骨後疼痛和燒灼感。重者胸骨後呈刀割樣絞痛,可放射至背部酷似心絞痛。念珠菌性食管炎可發生嚴重出血但不常見。未經治療的病人可有上皮脫落、穿孔甚至播散性念珠菌病。食管穿孔可引起縱隔炎、食管氣管瘺和食管狹窄。對持續高熱的粒細胞減少病人應檢查有無皮膚、肝脾、肺等播散性急性念珠菌病。

4.病毒性食管炎 食管的HSV 感染常同時有鼻唇部皰疹。主要症狀為吞咽疼痛。疼痛常於咽下食物時加劇,患者吞咽後食物在食管內下行緩慢。少數病人以吞咽困難為主要症狀,輕微感染者可無症狀。

治療方案

放射性食管炎平滑肌
1.解除食管平滑肌痙攣和保護食管黏膜

(1) 硝苯地平(心痛定)10mg,3次/d,飯前半小時服。
(2) 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10mg,3次/d,飯前半小時服。
(3)硫糖鋁0.5g,3~4次/d,飯前半小時服

2.抑制胃酸,防止酸反流入食管

(1)H2受體阻滯藥:如雷尼替丁150mg,2次/d,飯前半小時服
(2)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20mg,1次/d,飯前半小時服

3.對症治療 給予止吐、止血、鎮靜,預防感染。應予以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疑有穿孔需禁食、輸液、抗感染。

4.皮質激素的套用 因大量照射治療可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其套用可減輕放射損傷,改善病程。但需同時並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潑尼松(強的松)20~30mg,1次/d 口服為宜。

5.增強細胞免疫 如套用人脾免疫核糖核酸苷2ml每天或隔天1次,肌注。療程為1~3個月。

6.其他 除以上處理外,必要時暫停照射或延長療程間歇期。

併發症

如患者持續性胸骨後劇痛,伴發熱、脈搏加快等,應警惕食管穿孔,需立即進一步檢查並作恰當處理。食管癌患者放療後並發食管穿孔、大出血瘺管,並非全由放射性食管炎所致,而可能是腫瘤外侵放療後退縮的結果。

預後及預防

預後: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預防:
1.制酸劑、H2受體拮抗劑、表面麻醉劑、食管動力藥等,可用來緩解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症狀。同時,根據病情輕重,給予鎮靜、止吐、止血、抗感染等治療。飲食選擇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飲食為宜。

2.有人認為接受大劑量放療患者,有可能產生腎上腺皮質功能衰減。因此,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可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減輕放射損傷以及改善病程。

流行病學

英國愛丁堡大學統計54例放療後存活5年以上的食管癌患者,50%有明顯慢性損傷,其中25%接受1次擴張治療,另25%需反覆擴張。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如同時化療,特別是套用阿黴素可加重放射性食管炎。

保健貼士

飲食選擇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飲食為宜。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可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減輕放射損傷以及改善病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