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倒甑

攀倒甑

攀倒甑(學名:Patrinia villosa)是敗醬科敗醬屬的植物。分布在台灣島、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湖北、江西、廣東、安徽等地。

基本信息

簡介

種名:攀倒甑
學名: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
別名:白花敗醬、毛敗醬
科:敗醬科
屬:敗醬屬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100 (120) 厘米;地下根狀莖長而橫走,偶在地表匍匐生長;莖密被白色倒生粗毛或僅沿二葉柄相連的側面具縱列倒生短粗伏毛,有時幾無毛。基生葉叢生,葉片卵形、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4-10 (-25) 厘米,寬2-5 (-18) 厘米,先端漸尖,邊緣具粗鈍齒,基部楔形下延,不分裂或大頭羽狀深裂,常有1-2(有3-4)對生裂片,葉柄較葉片稍長;莖生葉對生,與基生葉同形,或菱狀卵形,先端尾狀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具粗齒,上部葉較窄小,常不分裂,上面均鮮綠色或濃綠色,背面綠白色,兩面被糙伏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3厘米,上部葉漸近無柄。由聚傘花序組成頂生圓錐花序或傘房花序,分枝達5-6級,花序梗密被長粗糙毛或僅二縱列粗糙毛;總苞葉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或線形;花萼小,萼齒5,淺波狀或淺鈍裂狀,長0.3-0.5毫米,被短糙毛,有時疏生腺毛;花冠鐘形,白色,5深裂,裂片不等形,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0.75-) 1.25-2毫米,寬1.1-1.65 (-1.75) 毫米,蜜囊頂端的裂片常較大,冠筒常比裂片稍長,長1.5-2.25 (-2.6) 毫米,寬1.7-2.3毫米,內面有長柔毛,筒基部一側稍囊腫;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較雄蕊稍短。瘦果倒卵形,與宿存增大苞片貼生;果苞倒卵形、卵形、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圓形,長 (2.8-) 4-5.5 (-6.5) 毫米,寬 (2.5-) 4-5.5 (-8) 毫米,頂端鈍圓,不分裂或微3裂,基部楔形或鈍,網脈明顯,具主脈2條,極少有3條的,下面中部2主脈內有微糙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產地分布

產台灣、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 (50-) 400-1500 (-2000) 米的山地林下、林緣或灌叢中、草叢中。

常見套用

本種根莖及根有陳腐臭味,為消炎利尿藥,全草藥用與敗醬 P.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Trev. 相同。民間常以嫩苗作蔬菜食用,也作豬飼料用。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敗醬,善排膿破血,故仲景治癰,及古方婦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後人不知用,蓋未遇識者耳。
2.《本草正義》:此草有陳腐氣,故以敗醬得名。能清熱泄結,利水消腫,破瘀排膿。惟宜於實熱之體。《本經》、《別錄》、《藥性論》、《日華子》諸書所載,無一非實熱瘀滯之症。惟產後諸痛,當以瘀露作痛者為宜。而瀕湖所引《別錄》,竟作產後疾痛;《大明本草》又以產後諸病渾言之,則流弊良多,不可不知所辨別者也。
【考證】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吳普本草》:敗醬,似桔梗,其臭如敗豆醬。
2.《名醫別錄》:敗醬,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曬乾。
3.陶弘景:敗醬,出近道,葉似豨薟,根形似茈胡。
4.《唐本草》:敗醬,不出近道,多生崗嶺間,葉似水莨及薇銜,叢生,花黃,根紫作陳醬色;其葉殊不似豨薟也。

藥理作用

1.鎮靜作用:曾報導、東北產黃芪敗醬有鎮靜作用,並認為其中所含皂甙為其有效成分。近年進一步研究證明黃花敗醬的乙醇浸膏或揮髮油口服,對小鼠都有明顯鎮靜作用,且能增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而蒸去揮髮油的藥渣浸膏和總皂甙都鎮靜作用。在揮髮油中主要起作用的是敗醬烯和異敗醬烯,異戊酸無鎮靜作用。敗醬的鎮靜作用比同屬植物纈草強一倍以上。
2.抗菌作用:敗醬浸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肺炎桿菌、炭疽桿菌和破傷風桿菌則無作用。白花敗醬全草的水煎液在雞胚內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亦不明顯。
3.其他作用:敗醬有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肝細胞變性的作用。是否與其所含墩果酸有關,值得探討。因為齊墩果酸對肝臟有保護作用。敗醬根熱水提取物500μg/ml對人子宮頸癌細胞的抑制率為100%,而對正常細胞則反有促進增殖的作用。
4.抗癌作用:敗醬根的熱水提取物腹腔注射給荷瘤小鼠(肉瘤-180)抑制癌細胞生長率為57.4%。

中藥化學成分

白花幾醬根、根莖含白花敗醬甙(villoside),馬錢子甙(lo-ganin),莫羅忍冬甙(morroniside)[12]。全草含白花敗醬醇(vil-losol),白花敗醬醇甙(villosolside)齊墩果酸,棕櫚酸(palmitic acid)[13],還含肌醇(inositol)[14]。
【採收和儲藏】 野生者夏、秋季採挖,栽培者可在當年開花前採收。洗淨,曬乾。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春季3、4月在寬1m的苗床播種,條播,覆土0.5-1cm,播種後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左右出苗,出苗後當苗高3-6cm時可間苗1次,5月或6月初可移植大田。分株繁殖:4-5月挖取老株,或將老株四周自生的幼苗掘起進行移栽。行距為30-40cm,株距為25-30cm,每穴栽苗2-3株。
田間管理生長期間可施糞肥2-3次。

炮製方法

敗醬草炭:取敗醬草,置鍋內,用中火炒至黑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白花敗醬 根莖短,長約至10cm,有的具細長的匍匐莖,斷面無棕色“木心”;莖光滑,直徑可達1.1cm,完整葉卵形或長橢圓形,不裂或基部具1對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質,多具2條主脈。
顯微鑑別根莖橫切面:(2)白花敗醬 木質部中無薄壁細胞環帶;髓部大;本呂薄壁細胞不含澱粉粒,草酸鈣簇晶少見。

中藥化學鑑定

理化鑑別(1)取本品粉末1g,加節餾水10ml,水浴加熱10min,濾過。濾液置試管中,密塞,強烈振搖1min。黃花敗醬泡沫15min消失,白花敗醬泡沫很快消失。(檢查皂甙)
(2)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范乾,以1ml冰醋酸溶解殘渣,加1ml醋酐-濃硫酸(19:1),混勻,稍加熱。黃花敗醬由黃變為紫紅色,白花敗醬由黃綠變為紫紅色。(檢查三萜皂甙)
(3)取本品甲醇提取液數滴,點於白磁板上,滴加10%香莢蘭醛濃硫酸溶液數滴。黃花敗醬顯藍紫色,白花敗醬顯黃棕色。(檢查押髮油)

藥(毒)理學

給小鼠灌服黃花敗醬乾浸膏24g(生藥)/KG;觀察48小時,未見不良反應。黃花龍芽精分別以320MG/KG、600MG/KG、1200MG/KG,即相當於人用量的400、700和1500倍,餵飼小鼠7日,未見異常。黃花敗醬醇浸膏30g/kg,灌服,對小鼠有輕度呼吸抑制和輕度致瀉作用。

藥物套用鑑別

魚腥草、敗醬草、紅藤,為清熱解毒之品,消癰散結涼血力強,為治內癰專藥。其不同之處,以套用部位來說,魚腥草多用治肺癰,敗醬草多用於腸癰,紅藤多用於腸癰及乳癰。另外,敗醬草與紅藤還常用治婦女產後瘀血腹痛及痛經等證。

相關的種

光葉敗醬Patrinia glabrifolia Yamam. & Sasaki
墓頭回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
窄葉敗醬(亞種)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 subsp. angustifolia (Hemsl.) H. J. Wang
墓頭回(原亞種)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 subsp. heterophylla
中敗醬Patrinia intermedia (Hornem.) Roem. & Schult.
少蕊敗醬Patrinia monandra C. B. Clarke
台灣敗醬(變種)Patrinia monandra C. B. Clarke var. formosana (Kitam.) H. J. Wang
少蕊敗醬(原變種)Patrinia monandra C. B. Clarke var. monandra
斑花敗醬Patrinia punctiflora P. S. Hsu & H. J. Wang
斑花敗醬(原變種)Patrinia punctiflora P. S. Hsu & H. J. Wang var. punctiflora
大斑花敗醬(變種)Patrinia punctiflora P. S. Hsu & H. J. Wang var. robusta P. S. Hsu & H. J. Wang
岩敗醬(原亞種)Patrinia rupestris (Pall.) Juss. subsp. rupestris
糙葉敗醬(亞種)Patrinia rupestris (Pall.) Juss. subsp. scabra (Bunge) H. J. Wang
敗醬Patrinia scabiosifolia Fisch. ex Trevir.
西伯利亞敗醬Patrinia sibirica (L.) Juss.
秀苞敗醬Patrinia speciosa Hand.-Mazz.
斑葉敗醬(亞種)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 subsp. punctifolia H. J. Wang
攀倒甑(原亞種)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 subsp. villosa

川續斷目百科

川續斷目為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草本或木本。葉對生,有時輪生。花兩性,輻射對稱或兩側對稱, 4或5基數。
阿爾泰忍冬
矮生忍冬
矮小忍冬
凹葉忍冬
凹脈肉葉莢蒾
北極花
邊沿莢蒾
北極花屬
巴東莢蒾
白背忍冬
斑點光果莢蒾
敗醬屬
北京忍冬
北方莢蒾
杯萼忍冬
白花刺參
川續斷目
藏西忍冬
長白忍冬
朝鮮莢蒾
長花忍冬
齒葉忍冬
赤水忍冬
常綠莢蒾
長梗莢蒾
匙葉甘松
刺續斷屬
長葉毛花忍冬
川西忍冬
唇花忍冬
茶莢蒾
川滇莢蒾
糙葉敗醬
匙葉翼首花
長睫毛忍冬
察瓦龍忍冬
蔥皮忍冬
側花莢蒾
長傘梗莢蒾
川續斷
川黔忍冬
長距忍冬
草珊瑚
臭莢蒾
川西莢蒾
川續斷屬
大花六道木
短梗忍冬
短萼忍冬
單花忍冬
淡黃莢蒾
大花莢蒾
淡紅忍冬
袋花忍冬
大花忍冬
滇西忍冬
倒卵葉忍冬
短尖忍冬
短柄忍冬
短苞忍冬
大果忍冬
滇緬莢蒾
多脈騰越莢蒾
大花雙參
丁香葉忍冬
墊狀忍冬
短柱忍冬
蝶花莢蒾
大果鱗斑莢蒾
峨眉續斷
峨眉莢蒾
峨眉忍冬
二翅六道木
涪陵續斷
鬼吹簫屬
光枝長白忍冬
光萼莢蒾
甘肅忍冬
光果莢蒾
甘松屬
菰腺忍冬
剛毛忍冬
甘松
貫月忍冬
管花忍冬
甘肅莢蒾
光枝柳葉忍冬
冠果忍冬
廣葉莢蒾
黃花鬼吹簫
紅脈忍冬
黑果忍冬
紅花金銀忍冬
衡山莢蒾
合軸莢蒾
黃花龍牙
華西忍冬
灰氈毛忍冬
華南忍冬
壺花莢蒾
橫脈莢蒾
黃褐毛忍冬
海南忍冬
海南莢蒾
湖北莢蒾
厚絨莢蒾
金銀木
截萼忍冬
莢蒾
晉南忍冬
淨花菰腺忍冬
莢蒾屬
卷瓣忍冬
金花忍冬
金腺莢蒾
棘枝忍冬
絹柳林忍冬
具毛常綠莢蒾
錦帶花
吉隆忍冬
接骨木屬
聚花莢蒾
錦帶花屬
闊葉莢蒾
寬葉纈草
六道木
藍果忍冬
柳葉忍冬
藍黑果莢蒾
藍盆花屬
六道木屬
瘤基忍冬
廬山莢蒾
卵葉莢蒾
卵葉忍冬
呂宋莢蒾
理塘忍冬
廬山忍冬
鱗斑莢蒾
隴塞忍冬
亮葉忍冬
裂葉宜昌莢蒾
毛核木屬
毛冠忍冬
毛花莢蒾
毛果袋花忍冬
墨脫莢蒾
蒙古莢蒾
毛藥忍冬
毛果忍冬
毛花忍冬
毛枝台中莢蒾
毛枝金腺莢蒾
毛萼忍冬
毛核木
南方六道木
女貞葉忍冬
暖木條莢蒾
南方莢蒾
歐洲莢蒾
平臥忍冬
盤葉忍冬
匍匐忍冬
披針葉莢蒾
攀倒甑
蘋果葉莢蒾
七子花屬
全葉莢蒾
球核莢蒾
肉葉忍冬
瑞麗莢蒾
忍冬屬
肉葉莢蒾
蕊帽忍冬
日本錦帶花
蕊被忍冬
柔垂纈草
水忍冬
水紅木
傘房莢蒾
雙參屬
傘花六道木
四川忍冬
|
太白忍冬
台東莢蒾
唐古特忍冬
條葉蕊帽忍冬
無毛淡紅忍冬
微毛忍冬
五福花屬
細瘦六道木
細氈毛忍冬
下江忍冬
西洋接骨木
西域莢蒾
小葉六道木
須蕊忍冬
狹葉忍冬
腺葉莢蒾
顯脈莢蒾
西南忍冬
小葉忍冬
香莢蒾
小花忍冬
細葉忍冬
新疆忍冬
細梗漾濞莢蒾
繡球莢蒾
小花須蕊忍冬
西伯利亞接骨木
細梗紅莢蒾
優美雙盾木
雲霧忍冬
圓葉忍冬
煙管莢蒾
宜昌莢蒾
圓萼刺參
雲南雙盾木
越橘葉忍冬
圓葉莢蒾
雲南莢蒾
翼首花屬
櫻桃忍冬
異毛忍冬
玉山忍冬
瑤山莢蒾
雲南忍冬
亞高山莢蒾
岩生忍冬
郁香忍冬
粵贛莢蒾
鑽苞忍冬
樟葉莢蒾
直角莢蒾
沼生忍冬
醉魚草狀忍冬
浙皖莢蒾
鐘花忍冬
早花忍冬
紫花忍冬
粘毛忍冬
紫藥紅莢蒾
皺葉忍冬
錐序莢蒾
珍珠莢蒾
少毛西域莢蒾
陝西莢蒾
莛子藨屬
蝴蝶戲珠花
紅莢蒾
黃櫨葉莢蒾
華福花屬
華北忍冬
紅白忍冬
灰毛忍冬
四福花屬
三白草
少花莢蒾
雙盾木屬
三葉莢蒾
三脈葉莢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