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活人墓

搶購活人墓

2011年3月,山東濟南出現大量市民諮詢並搶購墓地的事件,“活人墓”成了搶手貨。對於濟南市民搶購“活人墓”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為搶占好的風水位置,再就是為防止日後陵園漲價,還有就是受文化的影響。“活人墓”被曝光後在網上引起轟動,在眾多人為有一塊地活著而拼搏時,活人墓的出現無疑是對社會的一種嘲諷,有網友調侃戲言“我現在連死都不敢想了”。

現象

搶購活人墓搶購活人墓

2011年3月,濟南一家陵園的工作人員小張透露,近期經常接到電話,詢問能否提前購買墓地

“人活得好好的,怎會給自己買墓地呢?”小張同一位客戶交流時才發現,原來他是擔心好的墓穴位置被搶走,所以想提前預定,也就是買“活人墓”。

經過調查,“活人墓”在濟南確實存在,但因過去沒予以充分關注,陵園方面都沒相關數據。

而事實上,不獨濟南,我國其他地方也都出現過“搶購墓地”現象,深圳就出現了墓地已經賣出多年,卻不見下葬的現象。

存在因素

按照民政局的要求,購買墓地必須憑藉屍體火化證明,這些證件不全,陵園不會將墓穴出售。另外,為了保證這一制度執行,民政部門還實行年檢制度,每年對陵園的銷售檔案進行審查,一旦發現違規行為則會要求其停業整頓,甚至吊銷其第二年的銷售資格。

山東福壽園發展有限公司的銷售部負責人表示,如果管理規範,是不會出現“活人墓”的。“‘活人墓’主要存在於一些不規範或違法陵園當中。

打包購買

位於濟南東部的一墓地位於濟南東部的一墓地

四家在網路上發布售賣廣告的陵園中,濟南雙峰山公墓以及山東福壽園陵園的銷售人員明確表示,按照民政局的規定,市民除可憑相關證明最多一次性購買雙人伉儷墓穴之外,只能購買一個墓穴,並且“不會把墓賣給還在世的人”。
不過也有陵園的銷售人員表示,可以接受市民打包購買家族式墓穴。“有不少客戶希望將來家人百年之後還能在一起,這種要求也無可厚非,所以我們也沒有理由拒絕賣給他們墓穴。”其中一家陵園的銷售人員說。

業內人士分析,濟南市場已知的“活人墓”大多出現在這種打包購買的墓穴當中,“很明顯,一次性購買墓穴數量越多,出現‘活人墓’的可能性就越大。”

搶購原因

搶占風水

濟南現搶購活人墓濟南現搶購活人墓
對於購買“活人墓”的原因,濟南一家陵園行銷部負責人方誌坤認為,主要是為搶占好的風水位置,再就是為防止日後陵園漲價,還有就是受文化的影響。
從全國來看,購買“活人墓”的情況確實在增加。“在傳統風水文化中,好風水要講究天時地利,能夠集合這種最佳化組合的位置畢竟是少數,這樣的墓穴就會增值也有可能漲價,所以有人願意出高價錢,早下手。”

用於投資

經四路上一家殯葬服務中心的負責人表示,從2008年至今,有些墓地的價格已上漲了近千元,這可能會吸引一些人買“活人墓”倒賣。據這名負責人講,市場上最初轉賣墓地的市民並不是一開始就算計好要倒賣墓地,而是因為當初購買的墓地位置不合適,或者老人回鄉等原因需要脫手。但在轉讓過程中,市民會發現,自己竟然在無意中做了一次資產保值升值的投資行為,這樣的經歷必然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
市民胡先生在網上發帖要賣一套雙人墓穴。25日上午,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聯繫了他,當時胡先生就曾流露出投資的想法。胡先生表示,他在2005年之前在長清區一家墓地給父母購買了一套雙人墓穴,“我們買墓穴的時候價格是4000元左右,現在最低價的墓穴已經到了6000元。”胡先生曾經開玩笑地說,如果知道墓地能升值,當初就多買幾套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年濟南市墓地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這個價格走勢也是推動‘活人墓’出現的原因之一,所以‘活人墓’的出現也不排除投資心理。”省城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陵園負責人推測。

擔心漲價

搶購“活人墓”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出於對土地資源短缺引發墓地價格上漲的擔憂。基於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市民們普遍認為陵墓用地將不敷使用。

玉函山公墓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目前在售的墓穴數目並不大,但足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後續開發的土地儲備還足夠,短期內不必擔心墓穴短缺的問題。而省城另一家陵園行銷部的負責人則表示,按照目前已公布0.7%-0.8%的年均人口死亡率和城區300餘萬人口來計算,城區7家正規公墓每年需要承擔著約3萬左右的墓穴。“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目前我們陵園已建成的墓穴位置就已近10萬,而這些位置還僅占儲備土地的極小部分,所以短期不會出現墓穴短缺的現象。”

影響

“活人墓”將造成嚴重資源浪費

一家陵園在建中一家陵園在建中

對於陵園來講,“活人墓”的出現並非壞事。如同產品生產出來後馬上被銷售掉,資金迅速回流進入到下一輪生產中,這對企業成長是有好處的。從更廣層面看,任“活人墓”發展下去從而導致惡性循環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一方面爭搶‘活人墓’加劇了墓地供應不足的假象,另一方面‘活人墓’也推動了一些不規範的開發行為,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大量土地被占用的同時出現大量閒置的墓穴。
山東經濟學院社會學博士牟利成在評價“活人墓”時說,從經濟角度看,不論是搶購好風水的墓穴,還是避免將來價格上漲而率先購買墓地,這些行為都可以算得上是市場行為,人們是想用最小的投入爭取更大的回報。“單從這一角度講,無可厚非。但問題是,‘活人墓’造成的浪費能否為現有的土地資源所承受,是決定這一經濟行為是否應該繼續下去的關鍵,否則就應該停止。”牟利成還說,從長遠來看,解決墓地和資源的矛盾要從文化重建著手,建立一個既保留傳統文化精神、又符合當下資源人口現狀的殯葬文化。

律師說法

山東徳義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建東在評價“活人墓”時說,活人墓的出現主要是在陵園經營者的層面出現了漏洞。“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經營者拒絕出售活人墓,那么這種現象也不會存在。在整個鏈條當中,墓地經營者是一個具有控制功能的‘組件’,所以出現問題,經營層面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此,李建東律師表示,應該從法律和管理層面入手,抓住關鍵環節,遏制“活人墓”蔓延。

相關評論

搶購“活人墓”背後是民生憂慮

自2003年開始,殯葬業已連續數次進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之列,其利潤率最高在10倍到20倍,甚至遠遠高於房地產業。至於墓地價格那就更是高得驚人,出現上萬、數萬的高價墓地,甚至上六位數的豪華墓地,在不少城市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在這些醒目事實面前,市民搶購“活人墓”難道僅僅是被指責的對象嗎?

儘管民政部門多次重申“只有持死亡、喪葬證明才能購買墓穴”,但是,搶購墓地現象的出現告訴我們,部分地區民政部門的監管漏洞是顯而易見的。

那么靠什麼消除“搶購墓地”現象呢?從法律和管理層面入手,抓住關鍵環節遏制“活人墓”蔓延,這些當然很重要,不過,讓喪葬服務回歸公益性,讓高價殯葬“平民化”才是根本選擇,而這也是消除公眾民生焦慮情緒的內在要求。

搶購“活人墓” 權貴引領的病態時尚

金華一豪華活人墓金華一豪華活人墓

搶購“活人墓”,應是道德偏失和價值扭曲的表現,但重要的恐怕還是物價上漲,生活壓力大,焦慮未來造成的。很多社會偏失現象的出現,都跟民眾的幸福感低落有著內在聯繫。搶購“活人墓”,應是權貴引領的時尚和潮流。官員和富人建“活人墓”的新聞,幾乎在每年的清明前後都會出現。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幾;讀不起,選個學校三萬起;住不起,一萬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沒房沒車誰跟你;病不起,藥費讓人脫層皮;死不起,火化下葬一萬幾。”這句民間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形象地說明了普通民眾的生存壓力。生不起,死不起,做人莫非真的生死兩難?漲價風潮此起彼伏,使得民眾對物價越來越敏感,對物價問題形成了條件反射式的焦慮感。而搶購“活人墓”,也是高物價時代民眾生活的現實寫照。病不起是民生之殤,死不起的焦慮,更是民生之殤,因為這是人的最後歸宿。要消解這種焦慮感,只有搞好社會保障,讓人們上得起學、病得起,還要死得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