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傻理論

運用理性的思維和理性工具去判斷股價的升跌反而是不理性的。因為股價從1元升到2元,升幅達100%,漲幅非常高,不能再去追高了。但是股市中非理性的行為往往在一段時期里戰勝理性的行為。因為股價越漲,股民就會失去理智,像傻子一樣認為股價還會漲。

一、基本概念

 股市中經常發生這種情況:當股價已經漲得很高了,馬上就可能下跌,甚至已經開始下跌了,但是仍然有股民大膽買入。結果股價確實又上升了。這時會有人提出疑問:什麼人還敢買股票?而當股價已經跌得很低了,馬上就可能上升,甚至已經開始上升了,或是正在上升的途中,但是仍然有股民膽小怕事,急忙賣出股票。這時也會有人提出疑問:什麼人還在賣股票?

這兩個疑問就是搏傻理論的基礎。搏傻理論認為:

1.運用理性的思維和理性工具去判斷股價的升跌反而是不理性的。因為股價從1元升到2元,升幅達100%,漲幅非常高,不能再去追高了。但是股市中非理性的行為往往在一段時期里戰勝理性的行為。因為股價越漲,股民就會失去理智,像傻子一樣認為股價還會漲。如果買入股票後股價確實上升了,買者必然要向其他踏空的股民顯耀他多么英明偉大。而這些其他踏空的股民此時也經不起誘惑,開始犯傻追高買入。假如這第一批“其他踏空的股民”犯傻追高買入股票後,股價確實又上升了,這第一批“其他踏空的股民”也必然要向其他踏空的股民顯耀他們多么英明偉大。如此反覆,結果犯傻的股民越來越多,股價由於買者增多,繼續上升也是必然的。這就是為什麼股價已經很高而仍有股民大膽買入股票的搏傻道理。

反過來,如果股價從10元跌到8元,跌幅達20%,此時會有股民開始割肉賣出股票,結果賣出股票後股價確實又跌到6元,賣者必然要向其他套牢的股民顯耀他多么果斷。而這些其他套牢的股民此時也抵抗不住,意志動搖,開始犯傻殺跌賣出。假如這第一批“其他套牢的股民”犯傻殺跌賣出股票後,股價確實又下跌了,這第一批“其他套牢的股民”也必然要向其他還未割肉的股民顯耀他們多么果斷。如此反覆,結果犯傻殺跌的股民越來越多,股價由於賣者增多,繼續下跌也是必然的。這就是為什麼股價已經很低而仍有股民膽小賣出股票的搏傻道理。

2.搏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後繼的搏殺者紛紛追高或紛紛殺跌。股價總有上升(下跌)的終結,結果誰更傻,誰就被在高位深度套牢(底部殺跌賣出地板價)。

二、套用之招

搏傻理論對中國股民是一個啟迪。

如:1996年10月初,行情開始發動。當時很多人認為接近年底發生大行情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當時一些股評家對滬指能否衝破900點報有極大的否定態度。運用理性的思維和理性工具去判斷當時的股市理性的。但是當時的股市卻出乎意料地連續猛漲,一大批踏空者叫苦不迭。此時股市中非理性的搏傻行為開始顯現,膽大搏傻的第一批股民像傻子一樣買入了股票後股價確實上升了,於是第一批搏傻買者向其他踏空的股民顯耀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誰說炒股有風險,我昨天剛買,今天就賺了一年的工資。”這些其他踏空的股民此時也經不起誘惑,開始犯傻追高買入。結果股價確實又上升了。於是他們也向另外其他踏空還在觀望的股民顯耀他們多么英明偉大。當時有一句典型的博傻口號,即: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結果1996年12月後犯傻追高的股民越來越多。類似搏傻追高的情況在2001年6月也發生過。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慘不忍睹,深度套牢

還如:2001年7月,股市開始下跌。當滬指跌破2000點,跌幅達11%時,有股民開始割肉賣出股票,結果賣出股票後滬指確實又跌破1800點。此時賣者向其他套牢的猶豫股民顯耀他多么英勇,敢於壯士斷臂。而這些套牢的股民此時也抵抗不住,意志動搖,開始犯傻殺跌賣出。結果賣出股票後,滬指確實又跌破1550點。於是這批股民也向其他還未割肉的股民宣傳“敢於壯士斷臂”多么重要。再加上當時有人認為滬指要跌到400點。於是乎,犯傻殺跌的股民越來越多。但結果卻賣出了地板價,並失去了2001年10月23和2002年6月24的反彈機會。

根據搏傻理論並總結中國股市的情況,我認為:如果說體育是一個比較公平的競技遊戲,比賽是運動員之間更高、更快、更強的較量,則股市就是一個搏傻的遊戲場所,股民之間的比賽就是比誰更傻、更傻、更更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炒股的輸贏不是看誰比誰聰明,而是看誰比誰更傻。當然聰明反被聰明誤,傻人也有傻福氣。這是後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