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畫

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進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畫》。

基本信息

檔案發布

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進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畫》,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檔案內容

《推進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畫》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基於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規模部署(以下簡稱IPv6規模部署),促進網際網路演進升級和健康創新發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重要意義
網際網路是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我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IPv6試驗和套用的國家,在技術研發、網路建設、套用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已具備大規模部署的基礎和條件。抓住全球網路信息技術加速創新變革、信息基礎設施快速演進升級的歷史機遇,加強統籌謀劃,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構建高速率、廣普及、全覆蓋、智慧型化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是加快網路強國建設、加速國家信息化進程、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贏得未來國際競爭新優勢的緊迫要求。
(一)網際網路演進升級的必然趨勢
基於網際網路協定第四版(IPv4)的全球網際網路面臨網路地址消耗殆盡、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制約性問題,IPv6能夠提供充足的網路地址和廣闊的創新空間,是全球公認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商業套用解決方案。大力發展基於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有助於顯著提升我國網際網路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融入國際網際網路,共享全球發展成果,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贏得未來發展主動。
(二)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的重大契機
推進IPv6規模部署是網際網路技術產業生態的一次全面升級,深刻影響著網路信息技術、產業、套用的創新和變革。大力發展基於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有助於提升我國網路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高端發展水平,高效支撐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快速發展,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業態,促進網路套用進一步繁榮,打造先進開放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產業生態。
(三)網路安全能力強化的迫切需要
加快IPv6規模套用為解決網路安全問題提供了新平台,為提高網路安全管理效率和創新網路安全機制提供了新思路。大力發展基於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有助於進一步創新網路安全保障手段,不斷完善網路安全保障體系,顯著增強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和快速處置能力,大幅提升重要數據資源和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水平,進一步增強網際網路的安全可信和綜合治理能力。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把握全球網路信息技術代際躍遷和網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的難得歷史機遇,以協同推進IPv6規模部署為主線,以典型套用改造和特色套用創新為主攻方向,加快網路基礎設施和套用基礎設施升級步伐,積極構建自主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實現網際網路向IPv6演進升級,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網際網路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構築未來發展新優勢,為網路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重點突破。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聚焦重點環節,著力彌補IPv6套用短板,強化網際網路套用的需求拉動作用,實現技術、產業、網路、套用的協同推進。
——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加強政府的統籌協調、政策扶持和套用引領,最佳化發展環境,充分發揮企業在IPv6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作用,激發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創新發展、保障安全。堅持發展與安全並舉,大力促進下一代網際網路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創新,同步推進網路安全系統規劃、建設、運行,保障網際網路安全可靠、平滑演進。
——注重實效、惠及民生。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人民民眾的期待和需求,不斷提升網路服務水平,豐富信息服務內容,讓億萬人民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
(三)主要目標
用5到10年時間,形成下一代網際網路自主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IPv6商業套用網路,實現下一代網際網路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套用,成為全球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主導力量。
1.到2018年末,市場驅動的良性發展環境基本形成,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2億,在網際網路用戶中的占比不低於20%,並在以下領域全面支持IPv6:國內用戶量排名前50位的商業網站及套用,省部級以上政府和中央企業外網網站系統,中央和省級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系統,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的網路與套用;域名託管服務企業、頂級域運營機構、域名註冊服務機構的域名伺服器,超大型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排名前5位的內容分發網路(CDN),排名前10位雲服務平台的50%雲產品;網際網路骨幹網、骨幹網網間互聯體系、城域網和接入網,廣電骨幹網,LTE網路及業務,新增網路設備、固定網路終端、移動終端。
2.到2020年末,市場驅動的良性發展環境日臻完善,IPv6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在網際網路用戶中的占比超過50%,新增網路地址不再使用私有IPv4地址,並在以下領域全面支持IPv6:國內用戶量排名前100位的商業網站及套用,市地級以上政府外網網站系統,市地級以上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系統;大型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排名前10位的內容分發網路,排名前10位雲服務平台的全部雲產品;廣電網路,5G網路及業務,各類新增移動和固定終端,國際出入口。
3.到2025年末,我國IPv6網路規模、用戶規模、流量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網路、套用、終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平滑演進升級,形成全球領先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產業體系。
(四)發展路徑
遵循典型套用先行、移動固定並舉、增量帶動存量的發展路徑。以套用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重點加強用戶多、使用廣的典型網際網路套用的IPv6升級,強化基於IPv6的特色套用創新,帶動網路、終端協同發展。抓住行動網路升級換代和固定網路“光進銅退”發展機遇,統籌推進移動和固定網路的IPv6發展,實現網路全面升級。新增網路設備、套用、終端全面支持IPv6,帶動存量設備和套用加速替代,實現下一代網際網路各環節平滑演進升級。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網際網路套用服務升級,不斷豐富網路信源
1.升級典型套用。推動用戶量大、服務面廣的門戶、社交、視頻、電商、搜尋、遊戲、套用商店及上線套用等網路服務和套用全面支持IPv6。
2.升級政府、中央媒體、中央企業網站。強化政府網站、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和套用的示範帶動作用,在相關政府採購活動中明確提出支持IPv6的具體需求,積極開展各級政府網站、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中央企業外網網站IPv6升級改造。
3.創新特色套用。支持地址需求量大的特色IPv6套用創新與示範,在寬頻中國、“網際網路+”、新型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型製造、人工智慧等重大戰略行動中加大IPv6推廣套用力度。
(二)開展網路基礎設施改造,提升網路服務水平
1.升級改造移動和固定網路。以LTE語音(VoLTE)業務商業套用、光纖到戶改造為契機,全面部署支持IPv6的LTE行動網路和固定寬頻接入網路。
2.推廣移動和固定終端套用。新增移動終端和固定終端全面支持IPv6,引導不支持IPv6的存量終端逐步退網。
3.實現骨幹網互聯互通。建立完善IPv6骨幹網網間互聯體系,升級改造我國網際網路骨幹網互聯節點,實現網際網路、廣電網骨幹網路IPv6的互聯互通。
4.擴容國際出入口。逐步擴容IPv6國際出入口頻寬,在保障網路安全前提下,實現與全球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高效互聯互通。
5.升級改造廣電網路。以全國有線電視互聯互通平台建設為契機,加快推動廣播電視領域平台、網路、終端等支持IPv6,促進文化傳媒領域業務創新升級。
(三)加快套用基礎設施改造,最佳化流量調度能力
1.升級改造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加強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接入能力建設,完成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區域網路和出口改造,為用戶提供IPv6訪問通道。
2.升級改造內容分發網路和雲服務平台。加快內容分發網路、雲服務平台的IPv6改造,全面提升IPv6網路流量最佳化調度能力。
3.升級改造域名系統。加快網際網路域名系統(DNS)的全面改造,構建域名註冊、解析、管理全鏈條IPv6支持能力,開展面向IPv6的新型根域名服務體系的創新與試驗。
4.建設監測平台。建設國家級IPv6發展監測平台,全面監測和深入分析網際網路網路、套用、終端、用戶、流量等IPv6發展情況,服務推進IPv6規模部署工作。
(四)強化網路安全保障,維護國家網路安全
1.升級安全系統。進一步升級改造現有網路安全保障系統,提高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快速處置、偵查打擊能力。
2.強化地址管理。統籌IPv6地址申請、分配、備案等管理工作,嚴格落實IPv6網路地址編碼規劃方案,協同推進IPv6部署與網路實名制。
3.加強安全防護。開展針對IPv6的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風險評估、通報預警、災難備份及恢復等工作。
4.構築新興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強IPv6環境下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車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網路安全技術、管理及機制研究,增強新興領域網路安全保障能力。
(五)突破關鍵前沿技術,構建自主技術產業生態
1.加強IPv6關鍵技術研發。支持網路過渡、網路安全、新型路由等關鍵技術創新,支持網路處理器、嵌入式作業系統、重要套用軟體、終端與網路設備、安全設備與系統、網路測量儀器儀表等核心設備系統研發,加強IPv6技術標準研製。
2.強化網路前沿技術創新。處理好IPv6發展與網路技術創新、網際網路中長期演進的關係,加強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超前布局新型網路體系結構、編址路由、網路虛擬化、網路智慧型化、IPv6安全可信體系等技術研發,加快國家未來網路試驗設施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支持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先進網路基礎設施創新平台建設,進一步加大對網路基礎性、前瞻性、創新性研究的支持力度。
四、實施步驟
(一)2017年-2018年重點工作
1.網際網路套用
(1)典型網際網路套用升級。鼓勵和支持國內龍頭網際網路企業制定並發布主流網際網路套用IPv6升級計畫,明確“十三五”期間年度工作時間表。推動企業完成主流網際網路門戶、社交、視頻、電商、搜尋、遊戲等套用的IPv6改造,鼓勵和支持國內用戶量排名前50位的商業網站及套用支持IPv6接入。推動國產主流網際網路瀏覽器、電子郵件、檔案下載等套用軟體全面支持IPv6。完成主流移動套用商店升級改造,新上線和新版本的移動網際網路套用必須支持IPv6。在IPv4/IPv6雙棧連線的情況下,上述套用均需優先採用IPv6連線訪問。
(2)省部級以上政府網站IPv6改造。初步完成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改造,完成中央部委、省級政府入口網站改造。新建電子政務系統、信息化系統及服務平台全面支持IPv6。
(3)省級以上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IPv6改造。完成中央及省級新聞宣傳媒體入口網站改造,新建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路信息系統全面支持IPv6。
(4)中央企業網站IPv6改造。完成中央企業入口網站和面向公眾的線上服務視窗改造,加快企業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等內部網路和套用的IPv6改造。基礎電信企業的入口網站、移動網際網路套用(APP)以及套用商店等系統伺服器全面支持IPv6。
(5)新型智慧城市IPv6套用。在社會治理、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安全生產、健康醫療、教育、社保等領域的系統建設中採用IPv6技術,加快推進信息惠民。
(6)工業網際網路IPv6套用。選擇典型行業、重點企業開展工廠企業網路改造,創新工業網際網路套用,構建工業網際網路IPv6標準體系。
2.網路基礎設施
(1)LTE網路IPv6升級。開展LTE網路端到端IPv6業務承載能力建設,推動LTE網路、業務及終端全面支持IPv6,移動網際網路IPv6用戶規模不少於5000萬戶。
(2)骨幹網IPv6互聯互通。推進我國骨幹網互聯節點的IPv6升級,基於IPv6的網間互聯頻寬達到1Tbps,實現高效互聯互通。
(3)城域網和接入網改造。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城域網和接入網的IPv6升級改造,完善網路管理和支撐服務系統,面向公眾用戶和政企客戶開通商用IPv6寬頻接入服務。
(4)IPv6網路國際出入口建設。擴容升級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保障國際網際網路IPv6流量有效轉接互通。
(5)廣播電視網路IPv6能力建設。加快廣電IPv6骨幹網建設、東中部有線電視接入網升級改造,推進廣播電視套用基礎設施建設和IPv6套用示範。
(6)移動和固定終端升級。基礎電信企業集采的移動終端和固定終端全面支持IPv6,推廣支持IPv6的廣播電視融合終端。
3.套用基礎設施
(1)超大型數據中心IPv6升級。開展超大型數據中心改造,完成相關係統升級。
(2)內容分發網路和雲服務平台IPv6升級。推動排名前5位的內容分發網路和排名前10位的雲服務平台的50%雲產品完成升級改造,形成IPv6流量最佳化調度能力。
(3)域名系統IPv6升級。開展域名系統等重要網際網路套用基礎設施改造,推動域名註冊服務機構、頂級域運營機構、域名託管服務企業的域名伺服器全面支持IPv6訪問與解析。
(4)IPv6根域名服務體系試驗示範。推動根鏡像伺服器的引進,進一步提升域名系統解析性能。開展新型根域名服務體系結構及套用的技術創新,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試驗驗證網路設施,開展套用示範。
(5)IPv6發展監測平台建設。建成國家級IPv6發展監測平台,形成對網路、套用、終端、用戶、流量等關鍵發展指標的實時監測和分析能力,定期發布IPv6規模部署監測報告。
4.網路安全
IPv6網路安全提升計畫。升級改造現有網路安全保障系統,提升對IPv6地址和網路環境的支持能力。嚴格落實IPv6網路地址編碼規劃方案,加強IPv6地址備案管理,協同推進IPv6部署與網路實名制,落實技術接口要求,增強IPv6地址精準定位、偵查打擊和快速處置能力。開展針對IPv6的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風險評估、通報預警、災難備份及恢復等工作。開展IPv6環境下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網路安全技術、管理及機制研究工作。
5.關鍵前沿技術
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創新項目。不斷完善IPv6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基於IPv6的網路路由、網路過渡、網路管理、網路智慧型化、網路虛擬化及網路安全等核心技術研發。加快研發支持IPv6的網路處理器、嵌入式作業系統、重要套用軟體、終端與網路設備、安全設備與系統、網路測量儀器儀表等自主可控核心設備系統。加強下一代網際網路新型網路體系結構與關鍵技術創新,探索網路設施演進方向。加快建設國家未來網路試驗設施,積極開展網路新技術、新套用的試驗驗證與套用示範。
(二)2019年-2020年重點工作
1.網際網路套用
(1)網際網路套用升級(滾動)。繼續鼓勵和支持主流網際網路門戶、社交、視頻、電商、搜尋、遊戲等套用,以及主流移動套用商店、網際網路瀏覽器、電子郵件、檔案下載等套用軟體的IPv6升級和套用部署。鼓勵和支持國內用戶量排名前100位的商業網站及套用支持IPv6接入。在IPv4/IPv6雙棧連線的情況下,上述套用均需優先支持IPv6訪問。
(2)市地級以上政府網站IPv6改造。繼續推進既有電子政務系統升級改造,全面完成電子政務外網升級。完成市地級以上政府入口網站升級改造。完成綜治、金融、醫療等領域公共管理、民生公益等服務平台改造。
(3)市地級以上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IPv6改造。完成市地級以上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升級改造,新上業務及套用全面支持IPv6。
(4)工業網際網路IPv6套用(滾動)。持續開展工廠企業網路改造,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套用的規模部署,不斷完善工業網際網路IPv6套用、管理、安全等相關標準。
2.網路基礎設施
(1)骨幹網IPv6互聯互通(滾動)。新增和擴容我國IPv6骨幹網互聯節點,互聯頻寬達到5Tbps。
(2)IPv6網路國際出入口擴容(滾動)。持續擴容IPv6網路國際出入口,進一步提升與國際下一代網際網路的互聯互通能力。
(3)廣播電視網路IPv6能力建設(滾動)。完善廣電IPv6骨幹網,實施西部地區有線電視接入網IPv6升級改造,基本實現廣播電視內容、平台、網路、終端全流程IPv6部署。
(4)移動和固定終端升級(滾動)。全面部署支持IPv6的移動終端、固定網路終端以及廣播電視融合終端,加快存量終端的淘汰替換。
3.套用基礎設施
(1)大型以上數據中心IPv6升級(滾動)。開展大型以上數據中心改造,完成相關係統升級,實現與網路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
(2)內容分發網路和雲服務平台的IPv6升級(滾動)。完成排名前10位的內容分發網路和排名前10位的雲服務平台全部雲產品改造,形成IPv6流量的最佳化調度能力。
(3)IPv6發展監測平台建設(滾動)。增加監測指標和對象,不斷完善監測平台功能和性能。定期開展企業、行業、區域IPv6發展情況評測。
4.網路安全
IPv6網路安全提升計畫(滾動)。持續升級改造相關網路安全保障系統。深入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實名制和IPv6地址備案管理辦法,繼續開展相關網路安全技術、管理及機制研究工作,強化網路數據安全管理及個人信息保護能力,確保網路安全。
5.關鍵前沿技術
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創新項目(滾動)。持續開展支持IPv6的晶片、作業系統、終端及網路設備、安全系統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進一步加快網際網路新型體系結構,以及新型編址與路由、內生網路安全、網路虛擬化等前沿基礎技術創新,加強網路新技術、新套用的試驗驗證和套用示範,不斷提升創新成果的生產力轉化水平,顯著增強網路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未來網路技術先發優勢。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網信、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科技、公安、安全、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強化統籌協調,明確責任分工,加強部門、行業、區域間合作,紮實推進行動計畫落地實施,研究推進IPv6規模部署工作的重點任務。健全專家諮詢制度,充分發揮調查研究和決策諮詢作用,提供高質量諮詢意見。鼓勵行業組織和第三方機構廣泛參與,完善政企間溝通協調機制。
(二)最佳化發展環境。統籌資金,加大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IPv6技術創新、基礎設施改造、套用部署、安全保障等領域發展。推動建立IPv6網路網間互聯與結算體系,研究出台IPv6終端和流量優惠措施,引導用戶向IPv6遷移。加快下一代網際網路相關學科建設,加大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管理、國際治理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國際化人才梯隊。
(三)強化規範管理。完善網際網路網站、移動網際網路套用等管理要求,引導和推動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內容分發網路、雲服務、移動虛擬運營、寬頻接入等企業在系統和業務上支持IPv6。完善政府採購要求,明確相關設備、系統和服務支持IPv6。在基礎電信企業業績考核中,支持和鼓勵企業積極開展IPv6相關工作。完善設備進網中有關IPv6的檢測要求。完善網路、套用、終端等IPv6支持度評測認證體系,定期開展企業、行業、區域套用情況評測。
(四)深化國際合作。密切跟蹤全球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試驗、技術、產業和套用情況。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下一代網際網路相關標準制定,擴大中國標準國際影響力,共同推進國際標準化進程。推動我國機構和組織在國際基礎資源管理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增進政府間、企業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IPv6地址分配、網際網路域名管理機制,推動構建面向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國際治理新秩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