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排骨年糕的兩大主料——排骨和年糕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上海市的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基本信息

概述

排骨年糕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排骨年糕的兩大主料——排骨年糕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質,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

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小常州”排骨年糕選用常州、無錫等地的豬脊骨肉,用醬油醃漬後,再放入用醬油、油、糖、蔥薑末、酒等混合的油鍋中氽,氽至色呈紫紅、肉質鮮嫩、味道濃香時取出。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煮熟後,放在石臼里用榔頭反覆捶打,待捶打至米已無整粒後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塊已經氽過的排骨,再入醬汁油鍋中煮氽,吃時,灑上五香粉,則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

“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麵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上海市的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獨特風味

排骨年糕是上海市著名小吃。豬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肥嫩香鮮,味濃厚,年糕鮮潤不膩,經排骨油氽制,具有排骨香味。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上海市的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原料列表

主料:水磨年糕肋骨甜麵醬辣椒醬、雞蛋

輔料:麵粉、蔥、姜、香菜

調料:鹽、醬油、糖、料酒胡椒粉八角桂皮菱粉五香粉

原料簡介

年糕口味因地而異。南方的年糕是甜鹹兼具。如杭州寧波的年糕,以上等的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片炒或是煮

排骨年糕排骨年糕

湯。甜味的年糕則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再依個人口味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油炸。廣東的年糕與眾不同,有蘿蔔糕、芋頭糕,先將蘿蔔或芋頭切碎,混合炒香的臘肉、蝦米冬菇等作料,再加入米糰後蒸成。馬蹄(荸薺)糕也是廣東名產,作法是荸薺去皮磨成粉,加米粉和白糖蒸成。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東北人蒸年糕主要用粘高粱米加一些豆類,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排骨年糕最好的年糕是水磨年糕。水磨年糕是上虞縣的傳統特產,產於上虞縣梁湖。生產歷史悠久,曾是獻給慈禧太后的貢品。清朝光緒年間,梁湖人在紹興開店賣年糕,那時的年糕是燥粉加水手捏而成,易開裂,味道也不好,因而生意不很興旺。梁湖有個農民叫陳培基,他見豆腐店裡的豆腐又白又細又嫩,模仿豆腐製作方法,把米用水浸透,然後水磨,做成水磨年糕。他在紹興解放路掛出“梁湖陳協卿上白水磨年糕店”的牌子,顧客盈門,水磨年糕從此出名。梁湖年糕以光滑、細嫩、柔軟、可口而聞名,曾遠銷香港、上海、杭州、寧波等地。自水磨年糕流傳於世後,仿製者甚多。梁湖年糕所以質量特優,其主要原因是梁湖年糕有獨特的製作方法:一是採用水質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滲水恰當,每公斤米,只能製作1.3—1.4公斤年糕;二是選用優質的白粳米,民眾稱“泥鰍粳米”作原料;三是採用紹興羅山石磨或小鋼磨加榨等工具磨粉,確保糕粉的細度;四是掌握製作季節,一般在立冬至立春期間,氣溫適宜,原料充足時投料加工銷售。

肋排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大小均勻,肉質飽滿,乾淨衛生,建議選擇城市超市的肋排。

製作方法

1、肋骨用刀背將兩面拍松。加料酒、鹽、醬油輕拍、捏,使之入味。

2、將菱粉和麵粉雞蛋攪拌均勻,浸裹在排骨表面。

3、下肋骨過油炸至表面結皮,撈出瀝油。

4、鍋內留少許油,加蔥段、薑絲、八角、桂皮炒出香味,加肋骨、糖、胡椒粉、少許鹽、適量的水,以中小火燒10分鐘至成骨頭湯。

5、油燒七成熱,下年糕炸至表面結皮,撈出瀝油。

6、將年糕加入排骨湯中,繼續燒至年糕入味、湯汁變濃汁。

7、盤中裝入年糕,蓋上排骨,淋上湯。

經典做法

主料:豬小排、年糕

輔料:蔥、姜、枸杞子

調料:水、白糖、醬油、料酒、食鹽、花生油

年糕紅燒排骨年糕紅燒排骨

做法:

1.豬肋排切成6、7cm長的段,放在常溫的清水中大火燒開。

2.水面沸騰後,煮3、4分鐘,排骨里的血沫就出來了。撈出來瀝乾水分。

3.淨鍋中燒熱油,轉中小火、加入白糖。

4.用鏟子不斷地攪拌,白糖會慢慢地融化。

5.待油里冒出的零星的大泡即將轉為濃密的小泡時關火。

6.下入排骨,並迅速地蓋上鍋蓋。

7.30、40秒後重新開中小火,翻炒排骨至上糖色。

8.在排骨里加入醬油和料酒,翻炒數下。

9.繼續加入蔥花和薑片調味。

10.加入枸杞。

11.倒入溫水沒過排骨表面即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燒至湯汁濃稠。

12.加少許鹽,年糕入鍋同煮,2、3分鐘後待湯汁收乾即可盛盤。

小貼士

1.紅燒排骨和燉排骨的區別:紅燒排骨在湯汁收乾後才盛盤食用,色澤紅亮,排骨表面滑潤而粘稠,且醬香味濃郁;燉排骨比紅燒排骨清淡一些,不收汁,待排骨軟爛後即可出鍋,油脂還在湯里,多配以白菜、土豆、豆角等一起燉。

2.另一道菜、紅燒肉的做法:與這道菜類似,帶皮五花肉切成2cm的見方塊,飛水後炒出糖色,加醬油、料酒、蔥、姜入味,大火燒開、收汁即可。

3.炒糖色不崩油、不燙手的小訣竅:待油麵由冒大泡轉為濃密小泡時即刻關火,下入排骨,再迅速地蓋上鍋蓋,大約30、40秒後再重新開中小火,翻炒排骨至上糖色。這樣就再也不用擔心崩熱油和燙傷手指了!

做法二

編輯

材料準備

【原料】肋排、年糕

【配料】冰糖、大蒜、生薑

【調料】生抽、白砂糖、陳醋

做法步驟

步驟1:生薑切片,排骨用流水沖洗乾淨,放入鍋中,鍋中入水,水量需淹沒過排骨;大火燒開後,煮2-3分鐘後,關火;取出排骨,用流水沖淨浮沫,瀝乾水分,備用;

步驟2:將大蒜切成蒜末,冰糖敲成小塊,年糕、排骨準備好;

步驟3:取一個深鍋,鍋中倒入食用油,放入冰糖塊,小火開始炒糖;

步驟4:隨著溫度升高,冰糖塊逐漸融化,顏色從淺黃、金黃最後變成棗紅色,炒糖要有耐心,小火慢炒;

步驟5:糖色變成棗紅色後,將火關掉;將排骨倒入鍋中,將每塊排骨均勻地裹上糖後,取出排骨,備用;

步驟6:鍋中入油,放入蒜末炒香;

步驟7:放入排骨,迅速翻炒,調入鹽、生抽、陳醋,少量白砂糖;

步驟8:倒入足量沸水,水量需要淹沒過排骨,大火燒開後,取湯汁品嘗,不夠甜加糖,不夠酸加醋,不夠鹹加鹽,調好味道後,燒開轉小火,蓋上蓋子,燜30分鐘;

步驟09:30分鐘後,放入年糕,轉大火燒沸騰後,再轉小火燜10-15分鐘。大火收汁,湯汁粘稠後,即可食用。

小貼士

1、步驟03,炒糖色一定要有耐心,小火慢慢炒,避免燒焦燒黑;

2、步驟05,在操作不太熟練,把握不太到位的情況下,可以關火後,將排骨裹糖;如果操作很熟練,對火候把握很有信心,不需關火,但留心糖色,切記不可燒焦燒黑’

3、步驟08、09排骨燜40-45分鐘足夠(不含大火收汁的時間),放入年糕的時間要根據年糕的品質及個人口感決定,個人認為年糕燜15分鐘還是很有必要的,不建議縮短時間。

製作竅門

排骨的處理:將大排骨斬成每塊重85克的薄片,再以刀面平拍,使排骨麵積增大,容易入味。同時,在邊緣切3刀(刀口長0。6厘米),將筋切斷,以免油氽時起卷。另取紅醬油(500克),把排骨塊用醬油浸漬。燉排骨的竅門燉排骨時放入茶葉包,這樣不但肉更容易爛,也起到解膩的作用。燉排骨簡單說,開水焯下去血沫,然後放沙鍋中,倒料酒、醬油、一些水,醬油要少放。以及一段蔥、一個豆蔻或者一塊桂皮。中火煮開,小火慢燉至肉爛。排骨熟後,如果湯多,就盛出些,剩下湯的水面基本在排骨的三分之一處就可以了。把湯和排骨一起倒入炒鍋。根據口味再加些鹽、醬油和糖,然後中大火收湯,同時把年糕一片片放入,蓋上蓋子用水氣把年糕燜軟燜熟。大約三四分鐘年糕就好了,轉大火徹底收湯,湯汁粘稠就好了。

食用時,按需要數量,先盛年糕,再放排骨即成。如排骨和年糕量較多,可採用氽一鍋排骨再氽一鍋年糕的辦法,交叉油氽,但每次氽排骨前,均需加一定調料(醬油150克、白糖85克、味素20克、蔥35克、姜10克)。其次油溫應保持八成熱,過低不易氽透,過高則易炸老。

營養價值

排骨年糕的兩大主料——排骨和年糕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年糕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等營養元素。

佳肴點評

排骨年糕妙就妙在年糕與排骨的配合。同樣是靠著肉汁來提味的素菜,年糕對肉汁的吸取是和那些東西不一樣的,它雖然被湯汁粘蜜地包裹著,吃下去滿口都是肉汁的濃郁,但是卻不失分寸還保留著自己本身的糯香和粘韌。它不像粉條那樣泡久了會糟得不受喜歡;也不會像凍豆腐那樣,如海綿一般貪婪地吸取湯汁,多多益善的結果是如果湯汁原本就多,會使自己鹹得讓人敬而遠之,可如果湯汁本來就不多,便會吸乾了湯水;它還不像白蘿蔔那樣,吸了湯水之後的口感變得含混,沒有了當初的清脆。當然,它更不像胡蘿蔔那樣。胡蘿蔔雖然浸在肉汁當中,當時卻不吸取肉味,還保持著胡蘿蔔的本色,難怪好多人不喜歡胡蘿蔔。年糕借了湯汁肉香的同時,仍舊鮮明地保留著自己味道與口感,這種分寸的把握使排骨年糕被當作是精緻小菜,而排骨粉條或者排骨凍豆腐就成了大鍋菜。

兩大品牌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

排骨年糕鮮得來排骨年糕

“小常州”排骨年糕選用常州無錫等地的豬脊骨肉,用醬油醃漬後,再放入用醬油、油、糖、蔥薑末、酒等混合的油鍋中氽,氽至色呈紫紅、肉質鮮嫩、味道濃香時取出。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煮熟後,放在石臼里用榔頭反覆捶打,待捶打至米已無整粒後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塊已經氽過的排骨,再入醬汁油鍋中煮氽,吃時,灑上五香粉,則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

鮮得來

在上海提起“鮮得來”的排骨年糕,可謂是家喻戶曉、婦需皆知。它的年糕潔白細膩、排骨肥而不膩,既保留了肉質原有的鮮度,又保持了一定的營養價值,成為上海一道別具特色的風味小吃。

1921年,“鮮得來”排骨年糕的創始人何世德在原藍維藹路志德行里弄口(現在的西藏南路177弄口)開設了一個專門經營點心的小攤。起初,他只是賣些牛奶、吐司、麵包等品種,顧客大多是附近的中學師生和企業職工。由於西點不太符合上海人的傳統口味,何世德就改為經營五香排骨年糕和烘魷魚。

他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漿後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汆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他做的小年糕全部用松江大米按傳統工藝手工操作,糯而不粘,頗有嚼勁。年糕、排骨一起加上甜麵醬,澆上辣椒醬,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由於講究質量、價錢便宜,很受當時社會下層廣大食客的歡迎,食客們還送給攤主何世德一個“排骨年糕大王”的美稱,而他的攤位也因此而名氣逐漸響了起來,生意也就越做越大。

由於這裡的排骨年糕確實美味,食客們吃了都說“味道真是鮮得來。”何世德聽了受到啟發,就把“鮮得來”和自己名字中的“德”字作為他小攤位的招牌。他請人將招牌橫寫成為“鮮得來”,意喻為“味鮮美、重道德、生意來”。過路人一看牌匾,“鮮得來”、“來得鮮”左右可讀,覺得很有趣,再聞到排骨的陣陣香味後,往往情不自禁地進店一嘗為快。不久之後,這塊招牌在上海灘就叫響了,“鮮得來”排骨年糕成為上海小吃中的一道名聞遐邇的美食。

解放後,“鮮得來”曾多次更名,經過幾番周折後,排骨年糕店終於又恢復了“鮮得來”的老字號。 “鮮得來”排骨年糕之所以數十年來歷久不衰,主要是該店有一批技藝精湛的技師,對排骨的選、斬、燒有獨門絕技。他們主要選用蘇浙圈養豬,在斬排骨、上漿掛糊、烹製油炸等各道工序都有一整套規格標準,對小年糕的選料和製作也一絲不苟。調料專門選用雞蛋、白糖、辣醬油7種配料精心配製而成,蘸年糕的甜麵醬也是用蘋果醬等多種原料特製而成。所以排骨色澤金黃、外脆里嫩,年糕潔白細膩、吃口糯滑,再配上特製的調料,真是鮮美香糯、妙不可言。

現在的“鮮得來”排骨年已成為上海小紹興集團的骨幹企業,並擁有一個配貨中心和多家連鎖店,形成了一家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國式快餐小吃連鎖企業,經營品種不再只是單一的排骨年糕,而是發展成為以排骨年糕為主體的各式快餐、套餐、滷味和各種點心小吃的多層消費結構,並在老城惶廟附近的總店推出了上海風味的各式炒菜小 吃,組成了以快餐、炒菜小吃、包房宴席為一體的多種消費格調,能滿足各種層次的消費需求。

中國各地特產之直轄市篇

堂堂我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滔滔五千年歷史,文化積澱,子民勤奮,創造頗多。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幾乎處處有特產,人人有絕活。不同地區的栽培,不同工藝的加工,不同文化的滋養,孕育出許許多多充滿濃重地域特色的物產。聰明的你,還等什麼呢?讓我們一起領略中華大地的特產之豐吧!北京、上海、天津、重慶作為中國的直轄市,歷來文化特色鮮明、特產豐富,本期我們就感受直轄市特產的韻味與輝煌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