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俄運動

1903年爆發的以青年學生為主的民眾性反對沙俄侵占東北的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期間,沙俄入侵我國東北。1902年4月同清政府訂約,規定將侵占中國東北的俄軍分三期於13個月內全部撤走。1903年,沙俄不僅違約不撤,反而增派軍隊,並向清政府提出了7項無理要求,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4月27日,上海愛國學社召集各界愛國人士幾百人在張園召開“拒俄大會”。

簡介

許多人在會上發表演講,堅決拒絕沙俄無理要求。北京湖北江西等地學生也紛紛集會抗議。4月29日,留日學生500餘人在東京錦輝館集會,到即成立了拒俄義勇隊。5月2日,再次集會改名為學生軍,進行軍事操練,準備開赴疆場。同時推舉特派員回國活動。學生軍因遭清政府的阻止,5月11日改名為軍國民教育會。並提出了鼓吹、起義、暗殺三種革命方法。該團體對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成立起了促進作用。

歷史意義

這場鬥爭表現了廣大青年學生對祖國命運的焦慮和準備為保衛祖國犧牲自己的可貴精神,使廣大愛國分子思想巨變的重要契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