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蒂曼魚

拉蒂曼魚

又稱“矛尾魚”。始於泥盆紀,是1.2億年前已經絕滅了的脊椎動物登上陸地的魚類祖先總鰭魚的一個種屬,具有兩棲或陸生的特點。

又稱“矛尾魚”。始於泥盆紀,是1.2億年前已經絕滅了的脊椎動物登上陸地的魚類祖先總鰭魚的一個種
屬,具有兩棲或陸生的特點。古生代一次強大造山運動發生後,海變陸,許多海生物喪生,唯總鰭魚勉強殘存下來逐漸演化成陸生。脊椎動物(包括人類)就是由魚演化而來。拉蒂曼魚被認為是脊椎動物登上陸地的祖先。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東海岸東倫敦島附近深海中捕到一條身長1.5米體重58公斤的大魚,經英國魚類專家史密斯教授鑑定,證明是第一條魚類祖先倖存下來的活化石,並以收藏者“拉蒂邁”命名。以後又陸續在非洲、美洲、澳洲捕獲近百條。1977年在非洲摩羅群島附近捕到第97條拉蒂邁魚長1.56米,重60公斤。是著名的活化石。
拉蒂曼魚已經絕種
拉蒂曼魚是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與一般水生動植物泡在液體中展示不同,由葛摩總統送的禮品——拉蒂曼魚被放置在一個長方形抽真空玻璃展櫃內,嘴微張,渾身鱗片上的細紋都清晰可見。工作人員介紹,拉蒂曼魚目前已經滅絕,目前世界上僅存178件標本,自然博物館有三件。另外兩條被製成濕標本,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件標本是技術比較先進的乾燥標本。
當人們剛發現這種魚時,發現它有鼻孔,所以認定它為水陸兩棲動物,後來經過解剖才知道它的鼻孔並不與呼吸系統相通,只是個擺設,因此它還不能算水陸兩棲動物,但它對研究早期陸生動物的發生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