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

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

拉卜楞的佛殿音樂自產生200多年來,以優美舒緩的色調、典雅肅穆的旋律、鮮明規整的節、深沉淳樸的風格,深受安多地區廣大藏蒙的喜愛,具有濃郁的宗教風味和獨特的術魅力。

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簡介

“道得爾”《迎賓曲》圖片2“道得爾”《迎賓曲》圖片2
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源於安多地區,是藏族歷史上頗負盛名的佛教後弘期之策源地,這裡擁有特殊的宗教地理、奇異的人文景觀以及雄厚的宗教基礎。尤其格魯派躍居藏傳佛教的統治地位後,安多地區便成了格魯派的重要道場,寺院林立,形成了以青海的四大佛寺和以甘肅的拉卜楞寺為母寺的寺院網路系統,從而達到了歷史的頂峰。歌舞音樂,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更為宗教寺院所擁有。古樸典雅、莊嚴肅穆的佛殿音樂“道得爾”和粗獷有力、令人生畏的宗教法舞“羌姆”,不僅以神秘的色彩和獨具的形式服務於宗教,而且以特殊的手段繼承和發揚了藏民族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化,傳統沿襲到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讓世人感知、回味、獲益。

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淵源

安多地區的眾多藏傳佛教寺院中,拉卜楞的佛殿音樂最負盛名。它自產生的二百多年來,以優美舒緩的色調、典雅肅穆的旋律、鮮明規整的節奏、深沉淳樸的風格,深受安多地區廣大藏蒙人民的喜愛,具有濃郁的宗教風味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保留著我國古代藏族宗教、民間音樂和清代宮廷部分樂曲的古老風貌,為研究安多地區藏族的歷史、風俗習慣、語言文學以及音樂藝術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得爾沿革

在雪域這塊神奇迷離的土地上,源遠流長的藏族歌舞音樂,具有鮮明的區域特徵,經過漫長的文明演變,成為舉世矚目的藝術珍品。拉卜楞佛殿間樂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佛殿音樂”,在安多地區俗稱“道得爾”(Mdo-dar),樂隊則稱為“道得爾巴”(Mdo-dar-pa).拉卜楞寺的樂隊是寺主嘉木樣大師儀仗隊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包括[香火隊(spos-dar-pa)、傘蓋隊(vdubs-bzung-pa)、旗隊(zhal-dar-pa)、樂隊]。“道得爾”,原指古代藏族民間和王宮以管樂與打擊樂相結合的一種傳統音樂。然而,隨著藏族社會的發展變遷和“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這種傳統的音樂逐步轉化,僅限於寺院的各種宗教場所之中,故將其稱為“佛殿音樂”較為合適。關於拉卜楞寺佛殿音樂的淵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有關記載拉卜楞寺歷史的諸多史料也證實了這一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