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流口罩

抗甲流口罩宣稱是一種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2009年11月初,這種抗甲流口罩在中國研發成功並面世,11月11日,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在此間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網上報導的“國產抗甲流口罩”的研製與生產企業均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該口罩產品也未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背景

預防甲型H1N1流感口罩預防甲型H1N1流感口罩

2009年冬季來臨,中國甲型H1N1流感疫情快速蔓延,部分地區已經進入高發期,今冬明春流行規模和強度都將明顯高於往年季節性流感。此前有專家(鍾南山)表示,“北方地區甲流的第二波高峰已經到來,按照一般規律,南方地區2010年一二月份也可能出現第二波高峰”。

2009年11月8日,中國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8日12時,國家藥監局累計完成批簽發甲流疫苗233批次3912.3萬人份。全國累計完成接種805.2萬人(不含軍隊和武警)。

廠家宣傳點

研發

這種抗病毒防流感的新型口罩,由天津市明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科技人員運用分子連結抗微生物技術和遠紅外技術研製而成。據介紹,分子連結抗微生物技術就是在部分基體樹脂的分子鏈上組裝經過優選的抗微生物功能團,使這部分樹脂自身就成為抗微生物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從外部混進其他抗菌劑。

技術特點

該技術不依靠抗菌物質滲出到介質中去殺滅微生物,而是依靠材料表面的有效功能團去抑制或殺滅微生物。因此既可以避免抗菌劑被人體攝入,提供了安全性,又可使材料長期保持高速與高效,不被衰減。

作用

經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鑑定:這種口罩可促進呼吸系統的微循環,增加吸入氧氣含量,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改善面部皮膚,適用於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皮膚的保養,該產品正常使用對人體健康無害。

據檢測,該口罩針織材料可殺死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尤其是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殺滅率高達99%以上。此外,這種口罩具有長效抗病毒、殺病菌作用,水洗也不失效。

新聞報導原文

一種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日前研發成功並面世,經過國家流感中心檢測,這種專用口罩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抑制率達92%。
這種抗病毒防流感的新型口罩,由天津市明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科技人員運用分子連結抗微生物技術和遠紅外技術研製而成。據介紹,分子連結抗微生物技術就是在部分基體樹脂的分子鏈上組裝經過優選的抗微生物功能團,使這部分樹脂自身就成為抗微生物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從外部混進其他抗菌劑。
例如經過分子連結抗微生物技術處理的聚丙烯、聚乙烯、尼龍,其基體樹脂自身就是抗微生物的樹脂。與以歐美為代表的、採用有機抗菌或殺菌劑直接混入高分子基體的第一代抗菌方法,以及以日本為代表的、採用無機超細或“納米”富集銀離子粉體混入高分子基體的第二代抗菌方法相比,分子連結抗微生物技術優勢表現在其屬於非溶出性技術,即該技術不依靠抗菌物質滲出到介質中去殺滅微生物,而是依靠材料表面的有效功能團去抑制或殺滅微生物。因此既可以避免抗菌劑被人體攝入,提供了安全性,又可使材料長期保持高速與高效,不被衰減。
經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鑑定,這種口罩“可促進呼吸系統的微循環,增加吸入氧氣含量,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改善面部皮膚,適用於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皮膚的保養”,“該產品正常使用對人體健康無害”。
此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抗菌材料檢測中心對這種口罩針織材料所做的檢測報告說,該材料可殺死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尤其是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殺滅率高達99%以上。
據介紹,這種口罩具有長效抗病毒、殺病菌作用,水洗也不失效。

科學解讀

醫學專家:抗甲流口罩提法不科學
口罩這個東西只能防,不能抗。口罩只是一個普通的防護用具,不可能有殺滅細菌的作用。
“到公共場合、人口密集的地方,確實可以通過戴口罩來防止流感病毒的傳播,但是我們不可能全天候地戴口罩。口罩抗甲流的說法,本身就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學的。”浙江醫院感染科副科長魏凌雲說。
“戴口罩只能阻斷飛沫傳播,並不能阻斷別的傳播途徑。”省中醫院兒科副主任陳祺說,省中醫院針對兒童這一流感的易感人群,推出防流感的香囊,原理是通過藥物,化濕醒脾,增強兒童的機體免疫能力,來防止流感,但並不是說聞一下香囊就可以抗病毒了。
“對抗甲流,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去人多擁擠的地方,勤洗手,多通風,合理飲食,注意休息,提高個體的免疫能力。”嚴建平說。
針對抗甲流口罩,2009年11月9日,國家衛生部新聞辦公室也特別發表了聲明,表示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合格的醫用外科口罩即可滿足個人防護需求。個別口罩生產及銷售單位宣傳的“抑制或殺滅微生物”功能,對防控甲型H1N1流感並無特別顯著功效。

已被查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

2009年11月11日,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在此間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近日網上報導的“國產抗甲流口罩”的研製與生產企業均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該口罩產品也未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網上廣泛轉載由天津市明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製的一種可有效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罩日前研發成功並面世。對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聯繫天津市和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情況,並責成該公司的生產基地所在地廊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赴現場進行調查。
天津市明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為永清縣大辛閣明大針織廠,位於河北省永清縣大辛閣鄉趙各莊村,是一家主要從事紡織品加工銷售的個體企業,取得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所生產的口罩產品據其負責人稱已由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國家流感中心等單位檢測,稱為“防流感殺菌美容口罩”,產品包裝上標註“預防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美容的作用,阻隔病毒細菌對人體的感染”,並在天津市明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網站上發布了相關信息。經查,天津明大公司和永清明大針織廠均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該口罩產品也未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現場核查發現截至11月9日,該廠共生產防流感殺菌美容口罩8012隻,銷售了5000隻,每隻售價9.5元;現場在其車間發現防流感殺菌美容口罩3012隻、半成品2652隻、原材料(口罩布)6500隻、包裝袋1000個,以及生產設備若干,均予以查封。
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國家對醫療器械實行產品生產註冊制度,生產和銷售醫療器械產品應當按照規定向有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對其技術指標、檢測報告、臨床試驗等審查通過後,發給醫療器械註冊證書後方可生產銷售。
目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要求天津市明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及其生產企業追回已銷售的防流感殺菌美容口罩,並主動刪除企業網站上的相關信息。對於現場查封的產品,將在進一步調查取證後依法予以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