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山烈士陵園

抗日山烈士陵園

抗日山原名馬鞍山,住於贛榆縣西部夾谷山南,自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在山上建立抗日烈士紀念塔後,這座小山就由此而獲盛名。是中國唯一以抗日命名的烈士墓。

基本信息

抗日山烈士陵園

興建歷史

抗日山烈士陵園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興建的。一九四一至一九四四年間,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山東軍區和濱海地區廣大農民,冒著敵人的炮火,四次興工為死難烈士樹碑建碣。建國後,贛榆縣委和贛榆縣人民政府,懷著對抗日烈士深切悼念的心情,又多次整修擴建。現在陵園內已是亭塔聳峙,碑碣林立,松柏常青,花草爭榮。
1982年3月,江蘇省政府批准抗日山烈士陵園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8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被定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後又被定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全市黨員幹部教育基地。

陵園介紹

陵園總面積約360畝,上下分八個坡段,由抗日烈士紀念塔、紀念堂、紀念碑等建築物和東西兩大墓群組成,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園內墓區,有751座墳墓,安葬著800餘位軍士的忠骨,墓碑上銘刻著3576位烈士的英名。其中有濱海區政委(原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政委)兼中共濱海區委書記符竹庭將軍,有新四軍三師參謀長彭雄,八旅旅長田守堯將軍,有著名的戰鬥英雄萬祥同志,有強渡金沙江的英雄,有焚燒楊明堡機場的好漢,有青口戰役中的十八勇士,還有國際友人希伯金野博同志。
每年清明節,都有蘇北、魯南等地各界人民數萬餘人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陵園為烈士們掃墓,青年學生成群結隊到陵園植樹栽花,憑弔忠魂,學習先烈的英雄事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抗日山烈士陵園已成為贛榆縣最重要的人文歷史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