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潮春起義

戴潮春起義的領導人是戴潮春,字萬生,彰化縣涑東堡四張犁(在今台中市北屯區)人,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家境富裕,世為北路協稿識。鹹豐11年(1861)冬季,北路協副將夏汝賢是禍首,因為他向戴潮春索賄不成,便將戴潮春世襲的武職(北路協稿書)革去,促使戴潮春招集其兄戴萬桂的八卦會舊黨,成立天地會,以團練助官為由,私下結黨,陰謀叛亂。

1853年(鹹豐三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革命風暴席捲全國。許多邊遠地區(如)相繼爆發了大規模武裝起義,與太平軍遙相呼應,富有革命鬥爭傳統的台灣也沒有例外,相繼爆發了李石、林恭起義戴潮春起義。

李石,台灣縣人。在得到福建小刀會起義訊息後,1853年舊曆四月下旬,李石與楊文愛、林清等十餘人,在灣里街樹起“興漢滅滿”的旗幟,附近民眾踴躍參加。知縣高鴻飛聞報,率兵往討,反為李石所殺,兵逃散。郡中聞報戒嚴。這時鳳山也爆發了起義。

林恭,鳳山縣人,原為縣署壯勇,經常和反清志士往來,因此被知縣王廷乾裁掉。聽到北路起義,林恭就和張古、羅阿沙等百餘人起兵回響,建號“天德”,稱“鎮南大元帥”。林恭等人潛入鳳山縣,殺知縣王廷乾等20餘人,進駐縣署,開倉庫、賑貧民、開監獄、放囚犯、出告示、禁止殺掠,很得人心。張古、羅阿沙等各率眾進逼嘉義,聲勢頗大。林恭則分兵攻擊府城。六月初二日,清軍大舉增援。從五月初到六月底,義軍終因缺乏訓練,寡不敵眾,兵敗。林恭被捕犧牲,李石也兵敗遇害。

戴潮春,原籍福建龍溪,居住在彰化縣四張犁莊,在鄉組織秘密結社——“八卦會”。1862年官府派兵到彰化緝捕反清秘密結社,戴潮春見機率眾起義,攻下彰化縣,自稱大元帥,以後又稱“東王”。他下令兵民蓄髮,遵用明制,回響太平天國起義。戴率領義軍乘勢圍攻嘉義鹿港、大甲,各地紛紛回響,全台震動。清政府派援兵入台“平亂”,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戴潮春就義之後,起義軍餘眾繼續戰鬥,直到1865年(同治四年),才最終平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