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藝術教育

培訓戲曲藝術人員的設施和方式。中國戲曲藝術教育的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當戲曲尚未形成之前,作為它組成部分的音樂、歌唱、舞蹈、雜技、優戲等就有了教和習的活動,成為繼承和發展這些藝術的必要措施。

戲曲藝術教育

正文

培訓戲曲藝術人員的設施和方式。中國戲曲藝術教育的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當戲曲尚未形成之前,作為它組成部分的音樂、歌唱、舞蹈雜技優戲等就有了教和習的活動,成為繼承和發展這些藝術的必要措施。
公元8世紀初,唐開元年間,開始有了皇家設定的教坊,專管雅樂以外的歌舞、百戲的教習、排練和演出事務。教練藝人的地方在梨園,唐玄宗李隆基親作督導,藝人被稱為“皇帝梨園弟子”。當時著名的宮廷樂師都在這裡執教。這是初具規模的教習演唱藝術的機構,沿襲至清,歷代均設有教坊(後稱教坊司)。
隨著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戲曲的教習活動也相應發展起來。明代,興起蓄養家樂之風,王府富室自設戲班,教演劇藝,某些劇作者的家裡也設起家樂,搬演自己創作的作品。同時,在宮廷內除教坊司外,並增設專門教習、演出戲曲的機構,如明萬曆年間設立的“四齋”、“玉熙宮”。至清代,除保留教坊司外,康熙年間又專設了南府(見南府與昇平署),培訓學藝太監,並廣為收羅優秀的民間藝人。
歷代這些屬於宮廷、府第中的教習、演劇組織,雖為統治者享樂設定,但對戲曲藝術的傳續、發展,在客觀上起了有益的作用。
戲曲形成以後,民間的教習活動也不斷發展。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民間的教習活動同手工藝工人一樣,採取師徒相傳的個體培訓方式,使用口傳心授的教練方法,精雕細琢。這種方式,在戲曲形成以前就已經出現,一直沿襲了數百年之久。著名元雜劇演員朱簾秀(藝名珠簾秀)、順時秀天然秀都是教了不少弟子的戲曲藝術師表。至19世紀,清同治、光緒年間三慶班的楊月樓,也是以投師學藝,拜入張二奎門下,作為“私坊弟子”而師承張氏的。這種俗謂“手把徒弟”式的師承關係,是歷來戲曲藝術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一直延續到現代。著名京劇演員王瑤卿,中年謝絕舞台後,便以這種方式培養出眾多優秀的京劇旦行人材;著名京劇演員程硯秋張君秋都是手把徒弟出身。
這種師徒相傳的方式,又有兩種不同情況:一種是如上所述的“投師學藝”方式;另一種則是“藝學家傳”方式。生長於演員家庭的子弟,從小耳濡目染,身受薰陶,具備有利的學藝條件;同時由於社會原因所造成的封建保守性的影響,藝不輕傳,因而便又形成了代代相傳、承繼家學的作法,俗稱“門裡出身”。如譚鑫培,從他父親譚志道開始,迄今已有六代相傳,而且自譚鑫培起,已是五代老生,為京劇老生藝術作出了貢獻。另外還有許多演員至今都已賡續了四、五代,而且多是幾代同行,有的繼承並發展了本門的特色,如梅蘭芳所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他的祖父梅巧玲;裘盛戎也發展了他父親裘桂仙的演唱藝術,自成一派。
“投師學藝”與“藝學家傳”的規模和作用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不便於培養成龍配套的全堂腳色,又不便於隨時付諸演出實踐,難以適應舞台藝術的平衡發展。於是,採用“以班帶班”方式培訓演員的“大小班”(成年演員與童年演員相配合演出)或專門培養童伶的“科班”便相繼出現。雖然它仍屬於師徒相傳性質,但它的規模和作用都擴大了,推進了戲曲藝術教育的發展。16世紀明嘉靖年間崑曲形成後,江南一帶便開始有了“以班帶班”的形式。這些“大小班”或“科班”,有的已逐步有了較為正規的授藝方法,訓練青少年弟子。著名昆醜楊鳴玉就是在道光年間坐科於蘇州崑曲科班的。在北京,此時也有老嵩祝班;鹹豐、同治年間又有全福崑曲科班和河北農村的雙順、永和、永勝以及梆子科班;再後出現的則有由程長庚之子程章甫主持的四箴堂科班,楊隆壽主持的小榮椿、小天仙科班和由王繩祖在河北玉田主持的益合昆弋科班。清末民初,又相繼出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的專門培養童年演員的科班,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葉春善主持的喜連成(後改富連成),俞振庭主持的斌慶,陸華雲主持的長春,郭際湘主持的鳴盛和李際良辦的三樂(後改正樂)等科班,許多著名京劇演員都是出身於這些科班。20世紀初年至20年代,先後創辦了北京的崇雅社女子科班,西安的易俗社秦腔科班,蘇州的崑劇傳習所,江蘇南通的南通伶工學社;30至40年代,濟南有王泊生主持的山東省立劇院,北京有尚小雲主持的榮春社,李萬春主持的鳴春社及焦菊隱、金仲蓀先後任校長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在上海有陳承蔭主持的上海戲劇學校,在西安有劉仲秋主持的夏聲戲劇學校,在重慶有厲彥之主持的厲家班,在天津有婁廷玉主持的稽古社,在南京有李桂春、秦崑山主持的鴻春社,在保定、北京、瀋陽等地還有由馮玉昆任校長的四維兒童戲劇學校總校和各分校。這些科班或劇校中,大部分均按傳統教學方式訓練學生,主要是傳授技藝,通過頻繁的舞台實踐提高學生的藝術技能,但多未顧及文化教育。其中的南通伶工學社、山東省立劇院和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夏聲戲劇學校除以專業京劇為主以外,還設有文化課程,有的還設有外文課。這些學校中,有的實行了招生考試的入學制度,而多數科班則沿襲傳統的坐科制度。許多地方劇種都有類似科班。
上述科班或劇校,在近一個世紀期間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傳藝經驗,形成了一套教學方法,培養了大批人材;後期,有的還進行了一此有益的改良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受社會條件的局限,只能是由戲曲愛好者資助或藝人興辦,經費匱乏,人力不足,隨時都存在著倒閉解散的威脅,能夠持續的時間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戲曲藝術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得到了健康發展。人民政府採取有力措施,對全國眾多劇種進行了全面的發掘、搶救和清理、繼承工作,開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戲曲改革運動,從而促進了培養新一代人材的工作。
1950年在北京創建了第一所新型的戲曲藝術教育機構──戲曲實驗學校(後改名為中國戲曲學校);1952年又由北京京劇公會組建藝培戲曲學校,次年由國家接辦,歸北京市領導,改名為北京市戲曲學校。1953年後又有中南、四川、華東、東北各戲曲學校相繼成立;1956年開始籌辦中國戲曲學院,於1959年在中國戲曲研究院主持下成立,1963年末停辦。1978年,中國戲曲學校擴大建制,改為高等院校,改稱中國戲曲學院。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省、市、自治區也成立了一批戲曲學校,包括38個劇種的表演和音樂專業。至此,除劇團不多的極少數邊遠省份外,各省都有了戲曲學校或設有戲曲專業的綜合性藝術學校。從1966年下半年開始,這些學校被迫停止教學十餘年,至1981年逐步得到恢復。據文化部藝術教育事業管理局規劃處統計,截至1981年全國戲曲藝術院校培養戲曲藝術人員,據不完全統計:戲曲演員9298人,戲曲編導人員373人,戲曲音樂人員2779人,戲曲舞台美術人員762人,戲曲師資178人,合計13390人。現在已有76所中等戲曲專業學校, 1所高等戲曲學院,在校學生15000多名。此外,許多劇種的劇團還辦起了學員班。
正規的戲曲院校,在體制上,除方針、任務由中央統一規劃和對業務加以指導外,學校分三級管理,中央直屬的只有一所,其餘均屬各省、市。有些省因劇種多,劇團分散,還在地區、縣城開辦了戲曲學校或分校。這些學校均屬省、市文化主管部門領導。延聘本劇種有聲望、有造詣的藝術家擔任領導職務及教學工作。
在戲曲藝術教育中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為發展中國的民族戲曲藝術而培養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的藝術人材。其中包括表演、編劇、導演、音樂、舞台美術各種專業。
當前的戲曲藝術院校,多把培養演員列於首位,以表演專業為主,兼設其他專業。課程設定,重視各門基本功的訓練,通過劇目教學,傳授基本技藝知識,為學生打好專業基礎;教學步驟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使用教材與口傳心授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舞台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因材施教,普遍培養,強調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同時,重視文化理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除設以文科為主的各門課程外,並有文藝史論和外語體育課程。這些學校徹底廢除了包身制和打罵體罰制度,實行啟發式教學,建立了新的師生關係。
30多年來,戲曲藝術教育事業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下,取得了巨大成績:①建立起了一個嶄新的戲曲藝術教育體系;②培養了一支富有教學能力的戲曲教師隊伍;③許多優良的傳統教學經驗得到了繼承,同時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經驗;④整理和出版了一批各門各類的戲曲教材;⑤全國各地的戲曲院校更培養出包括演員、導演、編劇、音樂設計和伴奏、舞台美術設計和繪製以及教師、研究人員、教學管理人員等各方面的數以千計的戲曲人材。他們都成了當代戲曲藝術事業中的骨幹力量,他們的藝術創造成果,獲得了廣泛的讚許,許多人已經享有國內外的聲譽,成為著名的戲劇藝術家,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