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樓

慶雲樓

慶雲樓是北京最早的高端魯菜酒樓,始建於清道光1820年,坐落於菸袋斜街內,距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僅一步之遙,曾是昔日詩酒流連之地。當年的瑞親王、恭親王、慶親王、定國公、安國公、武定侯都是此間常客。台灣已故著名作家唐魯孫先生筆下多次提及什剎海慶雲樓。後因老闆另擇他業而關張。此後,原慶雲樓的骨幹流散他處,逐漸形成了後來京城著名的八大樓,即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新豐樓和春華樓。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慶雲樓慶雲樓
慶雲樓是北京最早的高端魯菜酒樓,始建於清道光1820年,就當時而言,除東興樓在東安門、慶雲樓在銀錠橋、安福樓在王府井、萃華樓在八面槽外,其餘均位於繁華的前門大柵欄一帶。

老慶雲樓原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變成了住家,主人姓朱,從事裱畫行業並在業內頗有名氣。1990年前後,啟功先生來此裱畫,聽聞此地乃是名噪一時的慶雲樓舊址時,題寫了“慶雲樓飯莊”這幅字。朱家三子朱成祥一直希望恢復慶雲樓這一傳統老字號。2010年,朱先生騰出自己全部老宅,原址重建恢復了慶雲樓的舊貌,同時仍然保留著190年前的一間老瓦房。

由於是原址重建,所以慶雲樓遵循古建修舊如舊的原則,在風格上保留著中國傳統木質樓房的榫卯結構,全樓保持木頭的本色儘量不用清漆,並裝點歷代畫家作品真跡,突出歷史的厚重和滄桑感。

傳統名菜

重張的慶雲樓根據歷史資料復原了幾十道傳統名菜,如三不沾、醋椒魚、蔥燒海參、糟溜魚片、香酥雞、九轉大腸、芙蓉雞片、糖醋黃河大鯉魚等菜品。在製作工藝上突出傳統手法,用料考究,許多菜品還自有一段歷史典故。

八大樓

▪東興樓 ▪泰豐樓 ▪致美樓 ▪鴻興樓 ▪正陽樓 ▪慶雲樓 ▪新豐樓 ▪春華樓

清末京城八大樓

八大樓,清末京城的八大飯莊的總稱。“八大樓”的名氣大小依次為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新豐樓春華樓。就當時而言,除東興樓在東安門、慶雲樓在銀錠橋、安福樓在王府井、萃華樓在八面槽外,其餘均位於繁華的前門大柵欄一帶。

東興樓 | 泰豐樓 | 致美樓 | 鴻興樓 | 正陽樓 | | 新豐樓 | 春華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