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

慰藉

著意安慰、撫慰:愁苦之心稍得慰藉|行路悠悠誰慰藉。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後漢書·隗囂傳》《慰藉》收入了劉希全創作的100多首詩作中。其中,組詩《南宋莊》不久前還獲得優秀詩歌獎。授獎辭認為:“《南宋莊》書寫鄉愁與親情,這是當下詩歌中一個被過度徵用的、輕易的抒情主題。但是,劉希全懇切、有力地探究了這一主題中包含的複雜經驗和心靈疑難,從而重新建立了這一主題與人的生命疼痛的真實聯繫。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慰藉慰藉
詞語:慰藉
讀音:wèi jiè
解釋:〈書〉安慰、撫慰。
另:藉(jí)
①〈書〉踐踏;侮辱。②(Jí)姓。
意思:安慰,欣慰。欣慰的名詞形式,各種含義。

示例

辭源

後漢書·隗囂傳》:“ 光武 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
范成大《次韻耿時舉苦熱》:“荷風拂簟昭蘇我,竹月篩窗慰藉君。”
顧貞觀賀新郎·寄吳漢槎寧古塔》詞:“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
王統照 《沉船》:“現在無論誰,只有直接的苦惱,更沒有慰藉苦惱的有趣味的東西了。”

造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裡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劉希全詩集

《慰藉》收入了劉希全近年來創作的100多首詩作。其中,組詩《南宋莊》不久前還獲得優秀詩歌獎。授獎辭認為:“《南宋莊》書寫鄉愁與親情,這是當下詩歌中一個被過度徵用的、輕易的抒情主題。但是,劉希全懇切、有力地探究了這一主題中包含的複雜經驗和心靈疑難,從而重新建立了這一主題與人的生命疼痛的真實聯繫。”
詩集命名為《慰藉》自有一番思慮和深意。在作者眼裡,“慰藉”首先是一個宏大的詞,一個動態的、延綿的詞,它不是動詞,但既比動詞大,又比動詞靜,是包含了苦痛、酸楚、喜悅等深厚感情的詞。其次,它還是一個細微的詞,一個感性的詞,一個溫暖的詞,緊貼著人心。它的凝重和莊嚴,讓人不能輕易將它隨口說出來。
詩集《慰藉》中,《小米的家》、《又看到太陽落山》、《往返》等許多首書寫故鄉南宋莊的詩作,情深意切,表達獨特。在作者看來,南宋村絕不僅僅是地域上、地理學上的南宋村,它是簡單的,只有幾十戶人家。它又是繁複的,它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村莊都要大,並且意味深長。作者在《後記》中這樣寫道:“對南宋村,我力圖使南宋村在眾多的地址當中,在模糊不清的背景中,變得清晰一些,變得近一些。” 作者在書寫南宋村的同時,書寫所生活的這座城市的衝動也隨之越來越強烈。《雨夜》一詩,直抒胸臆,語言直指生命的那些痛處:“這個雨夜,因此而變得無比漫長/這個雨夜,它允許你以/最慢的速度細細回憶/它允許你內心顫慄/它甚至允許你死一次,再活過來/”這些影像既龐雜紛繁,又具體生動,對生活的體察、質疑甚至是拷問,蘊涵其中的冥思,同樣觸動人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