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離賦

感離賦,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諸弟皆從,不勝思慕,乃作此賦。

原文

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諸弟皆從,不勝思慕,乃作賦曰:

秋風動兮天氣涼,居常不快兮中心傷。出北園兮徬徨,望眾墓兮成行。柯條憯兮無色[1],綠草變兮萎黃。感微霜兮零落,隨風雨兮飛揚。日薄暮兮無悰[2],思不衰兮愈多。招延佇兮良從[3],忽蜘躕兮忘家[4]。

注釋

[1]憯(cǎn):萬分悲憐,悽慘。

[2]無悰(cóng):有歡樂。

[3]延佇(zhù):久立;引頸懸望。

[4]踟(chí)躕(chú):徘徊不前的樣子,緩行的樣子。

作品賞析

正是"秋風動兮天氣涼",子桓心情相當不愉快。他獨自走出北園後,滿目蕭索,意緒迷茫。只見前面的原野上墳塋累累成行,樹枝在風中瑟瑟顫動,原本蔥綠的野草也變得一片萎黃。秋風中,他甚至感到了一些紛紛漠漠的霜雪在空中飄揚。西邊的夕陽正在消隱,頭腦中的紛亂思緒卻越來越多,理不清頭緒。身邊的忠實的隨從在向我招手,該回去了。我徘徊良久竟忘記了回家。

作者簡介

曹丕,曹魏高祖文皇帝(187-226),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由於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並稱為“三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