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樂鎮

悅樂鎮

本詞條是消歧義詞條。在中國,被叫做悅樂鎮的有2個,分別是: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悅樂鎮、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悅樂鎮。

基本信息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悅樂鎮

悅樂鎮政府駐地全貌
鄉鎮概況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悅樂鎮位於大關縣城西南面,灑墨公路穿境而過。清朝末年設定悅樂鄉級行政建制,2006年3月撤鄉建鎮,稱悅樂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平和,夏無酷暑。境內地形地貌複雜,高山、河谷、深澗、坡地相互交錯,煤礦、石英砂、鉛鋅礦等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灑魚河水清澈透明、魚美肉鮮,被譽為魚米之鄉,是一個集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區為一體的農業大鎮。

該鎮隸屬昭通市大關縣,距縣城所在地27公里,到縣城道路為公路。東鄰大關縣翠華鎮,西鄰永善縣墨翰鄉,南鄰大關縣上高橋鄉,北鄰大關縣壽山鄉。轄青林、妥河、悅樂、里底、沙坪、大坪、塘房、新寨、太坪9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22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492戶,有人口32957人,農業人口32242人,占總人口的97.83%;有回族520人,苗族354人,彝族61人,傣族3人,其他少數民族46人;有勞動力25085個,其中從事第一產業17145人。全鎮國土面積154.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40576畝,其中水田3745畝,農業人口人均有耕地1.27畝,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烤菸、生薑、魔芋、馬鈴薯及冬早蔬菜,全鎮人均有糧345.5公斤。最高海拔2283米,最低海拔747米,年平均氣溫16.7℃,年均降雨量991.3毫米,年日照時數966.5小時,森林覆蓋率達21%。9個行政村通公路,總里程達57.8公里,95個村民小組通公路,里程達78公里。

悅樂鎮村內道路
人文地理

鎮境內以漢族為主,回、彝、苗、白、傣、佤等少數民族相互交錯居住,各名族之間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全鎮社會穩定,治安秩序良好,民風淳樸,民眾熱情好客。

肥沃土地和清澈的灑魚河養育了這裡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他們以勤勞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園,改善自己的生活面貌,在建設家園和改善生活面貌的進程中,各民族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禮儀交往,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俗,如,回族同胞的把齋節、苗族同胞的花山節、彝族同胞的火把節、漢族宰年豬請刨湯、部分農家請客設宴的三道菜等都是當地很有特色的生活習俗。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洪流中,這些民風民俗構成了一副副豐富的現代新農村的生活畫面。

悅樂鎮地膜玉米種植
特色產業

全鎮主要以農業為主,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傳統的種植業有玉米、水稻、小麥、大豆、蕎子、薯類等;傳統的養殖有生豬、黃牛、山羊、家禽等;林產業有野生喬木林、人工用材林、退耕地種植的核桃、板栗、花椒、柑桔、桃、李等經濟林和灑魚公路沿線的竹林等。

為發展經濟,促進農民增收,鎮黨委政府重視抓好傳統種植養殖的同時,正在大力發展生豬養殖、竹產業種植和開發、生薑種植、魔芋種植、勞務輸出5個特色產業。

為加快特色產業的發展,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和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鎮內成立了竹產業種植開發協會1個,已登記註冊,參加農戶數1350餘戶。

悅樂鎮悅樂鎮
資源環境

全鎮有耕地總面積40576畝(其中:田3745畝,地36831畝),人均耕地1.27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暑類等作物;擁有林地15.4萬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7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花椒、挑子、李子、柑桔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畝,其他面積畝。境內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和鐵、煤、鉛鋅、石英砂等礦產資源。高寒山區因氣候惡劣,地域相對遼闊,以養殖業為主,主要飼養羊、黃牛、馬、豬等牲畜;由於氣候惡劣,民眾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經濟落後,大多數民眾處於基本解決溫飽的邊緣,部分民眾還居住著毛草房,少數高寒邊遠貧困山區還存在人畜共居,衛生條件極差。二半山區主要以種植和養殖為主,大力發展核桃、板栗等乾果產業,民眾生活水平相對較好,住房主要以土木機構的瓦房為主;河壩地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積極發展生豬、冬早蔬菜、生薑等種養特色產業,民眾基礎較好,經濟收入較高,部分民眾居住著磚混結構的平房,家裡電器基本齊備,大部分民眾也向小康邁進,這部分農村已初具新農村的雛形。

基礎設施

2006年全鎮通水的村民小組110個,達50%,通電的村民小組205個,達93%,通路的村民小組85個,達36%,村內道路均未硬化;建設黨員活動室及娛樂、待客處為一體的公共設施9個;建有沼氣池650口,普及率達8%;建有小水窖121口;1個停車場正在建設中,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全鎮正在成立村委會農業灌溉用水和飲用水協會4個,全鎮水利化程度達32%;建有村組地面衛星接收站2座,用戶地面接收機2379台,電視基本普及,電話機用戶1032戶,城鎮電話普及率達85%以上,移動電話通訊信號覆蓋鎮全境。

悅樂鎮圖書室
社會事業

該鎮建有初級中學2所,校舍建築面積11658.52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達7.61平方米,擁有國中教師91人,在校學生1532人;建有國小40所,校舍建築面積27603.36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達5.22平方米,擁有教師195人,在校學生5288人。2005年,全鎮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2006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79%,鞏固率98.53%,畢業率達98.32%,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鞏固和提升。全鎮正在建設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民眾積極開展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

全鎮現有農戶7492戶,其中農業人口32242人,其中男性17227人,女性15730人,勞動力25085人。該鎮以漢族為主,居住著回、彝、苗、傣等少數民族,其中漢族31995人,回族520人,其他少數民族442人。積極推廣農業科技措施,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努力促進農民增收。

已建鎮級衛生院1個,鎮級計畫生育服務站1個,村級衛生所9個,有鄉村醫生31人。全鎮建有公廁3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鎮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0個。鎮、村衛生室的建立,為民眾提供了方便、優質的醫療保健、計畫生育服務。

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悅樂鎮

悅樂鎮悅樂鎮
概述

悅樂、古稱業樂。據《華池縣誌》記載:宋時蕃部內附,范仲淹築此城納之,起名為業樂,即安居樂業之意,後人將業樂俗傳為“悅樂”。悅樂鎮位於華池縣南部的柔遠川內,距縣城28公里。土地面積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8萬畝。

境內地形屬於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境內即有山、川、塬地,又有山地丘陵。屬大陸性氣候,境內地形複雜,有比較豐富的光、熱和水資源,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年平均氣候溫8℃,無霜期165天左右,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比較肥沃,是主要農耕地帶和產糧區。

全鎮總土地面積30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170畝,水平梯田5227.2畝。鎮區轄企事業單位47個,14個行政村,83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15378人,農業人口14127人,3126戶,勞動力總數6990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938人,國中程度2120人,國小文化教育程度3802人,文盲、半文盲130人。

鎮區有學校27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14所,村學12所,在校學生2632人,職國234人。鎮區境內通電3417戶,人民生活用水全部靠窖水,井水、泉水。通郵村14村,通電村14個,通電話村1513戶;全鎮86村組全部通農輪車。

行政區劃

悅樂鎮下轄村:新堡村上堡子村店坪村、樊莊村、喬崾峴村、田掌塬村、黃大灣村悅樂村

悅樂鎮黃花菜
經濟狀況

農業以小麥為主,兼種玉米、高粱、糜谷和油料等。土特產以黃花菜為主。

鎮黨委、政府確立了“種植業由糧油型向糧經型發展,畜牧養殖由役肉自給型向商品型轉變”的發展格局

鄉鎮企業蓬勃發展,華池酒廠、食品廠、磚瓦廠效益顯著。

集貿市場的繁榮鎮建築公司、悅樂農工貿股份公司的應運而生,為發展市場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