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書館

德雲書館

2011年5月14日,在德雲社天橋小劇場旁邊,德雲書館正式重張迎接觀眾,郭德綱親自坐陣首場演出,演說《水滸》。他表示因為德雲書館開張,以後自己的評書表演也會增多,追求精煉,多推新人,不怕被批是“長篇單口相聲”。

簡介

德雲書館德雲書館

德雲書館位於德雲社相聲劇場對面,面積100多平方米,內設60多張凳子、一面屏風和一張小桌。書館每天演出兩場,分別是下午2點和晚上7點一刻。短書、單本書放在每天下午演出,而晚上或周末演出長書,以此吸引不同的觀眾,培育市場。德雲書館由郭德剛的師傅金文聲領銜說書。

在評書界中,金文聲老先生是重量級人物,不僅能把傳統評書演繹得出神入化,而且在文革期間,因為不讓說傳統的評書段子,金老先生就把《基督山恩仇記》《茶花女》《三劍客》等世界名著改編成長篇評書,成為一絕。金文聲老先生說書更像是講書,評古論今,嬉笑怒罵,信手拈來,酣暢淋漓,意味頗深,聽來其妙無窮。現代信息社會,電視連續劇許多人尚不會連續觀看,要大家每天都坐車過來花30塊錢聽書,困難特別大,德雲書館在人物和懸念上下工夫,書館開業以來,觀眾上座率保持在八成以上。

書館主角

書館領銜上場的,不是郭德綱,而是他的師父金文聲先生。
郭德綱前往天津把師父接到了北京。由於書館天天演出,79歲的金文聲先生目前已經隻身遷至北京居住。待書館穩定後,有可能全家都遷往北京居住。
提起師父,郭德綱笑著說:“老爺子可有意思了,慢慢聽吧!”
除了金文聲先生,德雲社的郭德綱、李菁何雲偉徐德亮等,也都會經常出現在德雲書館。

特色

德雲書館開張之日,郭德綱請新老朋友捧場聽書德雲書館開張之日,郭德綱請新老朋友捧場聽書

2008年德雲社的第四家分號“德雲書館”正式開業。79歲的金文聲老先生攜徒弟郭德綱,及德雲社的頂樑柱徐德亮、何雲偉、李菁坐鎮書館,在100來平米的小劇場裡招呼老少爺們兒。“德雲書館”開業,“鋼絲們”多了個散淡開心的地方,但對德雲社上下來說意義更為重大。昨天徐德亮就直言,評書並非每個相聲演員都能說,哥兒幾個就是要亮出真本事,請“相聲前輩”指教。
位於德雲社相聲劇場對面的“德雲書館”,面積100多平米,內設60多張凳子、一面屏風和一張小桌。郭德綱介紹,書館每天演出兩場,分別是下午2點和晚上7點一刻。短書、單本書放在每天下午演出,而晚上或周末演出長書,以此吸引不同的觀眾,培育市場。“總共就坐百十來個人,所以也不對號入座了,先到先坐。”老郭說,書館不接受訂票,不接受團體票,“想看演出的話,您只能演出前到書館門口排隊買票,票價一律30元。”郭德綱直言評書就要評論書中的東西,給觀眾帶來大量的信息,包括一些知識和典故,“只要聽進去,我覺得它比相聲上癮。”郭德綱還透露,4月18日天津德雲社就開張了,他正在招“九字科”的學生,“其中有一個鼓曲班,我們也想盡能力多培養一些鼓曲演員。”
北大中文系畢業的徐德亮,對“德雲書館”的出現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說此前一直在暗下工夫,已經準備了《濟公傳》《平妖傳》和《五代殘唐》三部鮮有人說的評書作品。徐德亮認為評書比相聲難得多,因為相聲主要是以“包袱”為主,書不但要有“包袱”,還要有情節、有人物、有身段。“電視劇都不是天天連著看,要大家每天都坐車過來花30塊錢聽書,困難特別大,這就要求我們得在人物和懸念上下工夫。書館開業3天來,觀眾上座率已經有八成了,這讓我們很欣慰。”徐德亮強調,德雲社能說評書的有六七人之多,這證明大家有一定的藝術功底。從內行的眼光看,能說好評書的,說相聲更是差不了。“我們不用‘三俗’依然有觀眾,所以‘相聲前輩’指責我們太‘三俗’,只能說明他們不了解德雲社,聽的次數還太少。”徐德亮說,德雲社歡迎所有的“相聲前輩”都來“德雲書館”做客指導。

亮點

德雲書館·位置
德雲書館很好找,就在德雲社相聲劇場的對面。值得一提的是,書館開張後,售票處也從德雲社劇場的入口處遷至德雲書館門口。
乘2路、17路、106路、707路公車,在天橋站下車,您溜達著就到德雲書館了。
德雲書館·時間
德雲書館每天演出兩場,分別是下午2時和晚上7時15分。
如此高的演出頻率,在京城小劇場裡是絕無僅有,郭德綱對此頗為自豪。
德雲書館·票價
郭德綱指著僅有的幾排座位介紹:“我們這書館,總共坐個百十來人,所以也就不對號入座了,先到先坐。”
根據德雲社官方網站“相聲公社”提供的信息顯示,德雲書館不接受訂票,不接受團體票。想看演出的話,您只能是演出前到書館門口排隊買票,票價一律30元。
德雲書館·吃喝
書館裡的茶水是10元一杯,免費續杯。演出間隙,夥計會穿梭在觀眾席中,自動為您加水。
小吃是瓜子、花生賣6元,開心果話梅、果盤、果脯芝麻糖之類的都是10元左右。

重新開張

德雲書館現場圖德雲書館現場圖
2011年5月14日晚,德雲社旗下的德雲書館重張開業,郭德綱登台演說評書《水滸》。據悉,德雲書館實行全場20元的低票價,並且保持一周四場的高頻率演出。
德雲書館首演即紅郭德綱不怕被批“長篇單口相聲”
德雲書館位於天橋德雲社劇場院內,2008年開始營業,由郭德綱的師父金文聲挑梁,郭德綱也經常登台。後來,郭德綱弟子輩的演出逐漸增多,上座保持八成。2011年,書館經過裝修重新開張,座位只有80個,早早地就賣滿了,當晚還有觀眾前來希望能購買加座。
郭德綱坐陣書館重張,選擇了演說《水滸》段落,由高峰、趙雲俠助演。郭德綱透露自己也正在選擇整理合適的中長篇,其中包括極受觀眾期待的《醜娘娘》、《濟公傳》等,將會在德雲社十五周年的系列慶典演出中推出。
對於“長篇單口相聲”的調侃,郭德綱並不介意,他回憶恩師金文聲先生的表演就非常具有個人特點,他解釋:“說書賣的是個人風采,每個人根據自己特點來,張揚個性。我其實學說書比學相聲還早,這么些年說得少,個人形象就混淆了。”
郭德綱也坦承自己太忙,抽不出時間“一說仨月”,但他認為“忙”是當代演員和觀眾的共性,如今的觀眾和以前泡茶館的閒漢不同,沒有人能做到3個月天天來聽書,所以一定得精煉,修改注水抻長的舊技巧,目的是“讓觀眾覺得書不白聽,不欺負觀眾。”
觀眾聽書“跳坑”郭德綱管挖管填
郭德綱回憶自己剛進北京的頭兩三年就主要在小書館活動,和現在經常登台的大劇場相比,他甚至更喜歡能和觀眾互動交流的小書館。那種靈活的表演形式讓他覺得非常親切。他笑稱:“我好些部書許給觀眾了,還沒說。我這是挖坑行動。我沒忘了填坑。2011年爭取拿出一個月時間在小劇場說單口相聲和說書。”
除了郭德綱之外,德雲書館還以表演隊的編制安排日常演出,三個表演隊輪流登台。郭德綱會安排徒弟到家上評書小課,目前郭鶴鳴、李根的基礎不錯,劉鶴春能說能唱,西河大鼓書的韻味最濃。高峰、趙雲俠兩位老將也各具特點。但說大書的技巧和舞台經驗都還在進一步的磨合、積累。郭德綱表示也想通過微博等渠道,了解觀眾都喜歡誰,愛聽什麼題材。
德雲書館在每周六、日的下午、晚上都有演出,一共四場,不接受訂票,不接受團體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