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書館·我書》

《海豚書館·我書》

《海豚書館·我書》,作者傅月庵,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海豚出版社發行於2010年10月1日出版。本書是一部散文集子,共收22篇短文,其內容涉及回憶青春時光;談論一些作家如安妮寶貝、畢飛宇、劉震雲亦舒等;也有追憶與唐德剛的交往,當然還有書與書店的故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海豚出版社;第1版(2010年10月1日)
精裝:12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511003931,9787511003935
條形碼:9787511003935
商品尺寸:19.2x12.6x1.4cm
商品重量:181g
品牌:海豚出版社
ASIN:B00495XWTI

內容簡介

海豚書館·我書》是一部散文集子,共收22篇短文,其內容涉及回憶青春時光;談論一些作家如安妮寶貝、畢飛宇、劉震雲亦舒等;也有追憶與唐德剛的交往,當然還有書與書店的故事。總而言之是關於“書人書事”的一部集子。

編輯推薦

海豚書館·我書》是海豚出版社出版的。

目錄

最後那道青春之光
安妮的寶貝
猜想畢飛宇
二手書之戀
劉震雲猜想
夢與書
三本書的回憶
傷逝
上海之夜
世緣
書皮的故事
送行者
未敢翻身已碰頭
我不過是太白粉而已
我沒事,我武功很好
我們回不去了
我們一起開的那家書店
也讀亦舒
只有真實才能獲得自由
終於悲哀的書
自從一見桃花後
後記

序言

俞曉群、陸灝和我,在將近二十年前就有過一次“三結義”。那時,我剛要“退居二線”,但是賊心不死,還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讓我結識許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資源。原單位的新領導不會不讓我再做點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輩的領導是不希望我再做什麼事的,我的願望會讓新領導他們很為難。誰讓我在過去一些年裡那么不會伺候老人家呢!這時我概括過自己的心情:出於愛的不愛和出於不愛的愛。我只能離開我鍾愛的原單位,同新結識的朋友們去“三結義”了。
完全沒有想到,封建社會裡的自由結義形式竟然勝過我多年習慣的領導任命方式。我們的“三結義”居然越搞越熱火。沒有多少年,做出來的東西,無論質與量,都讓我驚喜不已。舉例來說,先是《萬象》雜誌;接著是《新世紀萬有文庫》,幾百本;後面來一個《書趣文叢》,六十來本……這些成績,都是我過去不能想像的。自然,這些書的問世,還得感謝許多參與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舉了。
那時“三結義”的“桃園”在瀋陽的“遼教”。以後時過境遷,我們的劉備——俞曉群——遷出瀋陽,於是,現在再次“三結義”,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對我來說是個新鮮事兒。但我知道海豚愛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給海豚一個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給天使一個擁抱,可是天太高了……”“‘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愛的饋贈…’海豚痛苦地低鳴。”
現在,解決海豚痛苦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來自黃浦江邊的著名漁人——陸灝。陸灝結識天下那么多能寫善譯的天使,他們會一一給海豚以深愛,以宏文,讓海豚名副其實地成為一條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頑強的魚——俞曉群領導下的出版大魚。
我遙望海豚的勝利和成功,樂見俞曉群、陸灝兩位愉快的合作,特別是讀到大量我仰望和結識的天使們的懷著深愛的作品。我高興自己現在也還是“三結義”中的一員,雖然什麼事也沒力氣做了。我今年七十九歲,能做的只是為人們講講故事,話話前塵。以後,可能連這也不行了。但是無礙,我不論在不在這世界,還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俞、陸的合作會有豐富的成果。遙祝普天下的天使們,多為這兩條來自祖國南北兩隅的海豚以熱情的支持!

後記

“我書”意義分歧,可以是“我之書”,也可以是“我書之”。無論如何,所述皆為曾在生命里留下雪泥鴻爪的人與書。有人有書,遂成一期一會之事。這些事,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豐饒多姿,值得感激,遂將之一一寫出,聊抒世緣之遇,人間情事之過往。本來無意出版,好友陸灝逼稿難招架,乃急急選文成書。其中自有誤失,責任皆在我,不可怪罪別人也。是為之記。

文摘

我會到政治大學歷史系就讀:純屬偶然。
一九八○年代初期,好不容易服完預官役,從軍中退伍下來的我,始終擔心學藝不精,萬一出意外,代志就大條了,所以儘管有台北工專土木科的學歷,還是不願(或不敢)進入職場,造橋鋪路蓋房子。因為從小到大,對歷史的興趣始終不減,想了想,乾脆轉行,插班考入台大歷史系。先是半工半讀在夜間部過了一年,越讀越好玩後,又考進日問部讀了半學期,然後,就被退學了。
退學之事,早有心理準備,倒也沒多少驚慌。接下來一面準備高考,一面在補習班當導師。累了,就讀閒書,《當代》、《人間》,以及當時風起雲湧的黨外雜誌,成了我的最愛。如此這般一年之後,卻名落孫山,且很讓人啼笑皆非的,竟是作文不及格,差了一點五分所致。
這下可好,學史不成,當吏也沒份。到此,總算有點“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憂愁了。
某日,我從外返家,在樓梯問踢到一張報紙。從小習慣,路上有字紙,總會撿起來看看。那是一張《中央日報》,我平常不看的,心血來潮邊走邊翻了一下,卻看到“政大招收轉學生”的公告。在此之前,政大從來不招轉學生。我一看,心下暗喜,柳暗花明又一村,那就隨緣去政大好了。彼時報名即將截止,我急忙準備證件,在最後一刻報上了名,也順利考取了,第三次重讀大二。
我進入政大時,已是“高齡”二十八的老骨頭。由於前此頗經歷了一些世事滄桑,對於歷史研究,非常有興趣;對於起早上課,卻沒多少力氣,能免則免。多半的時間,都是窩在租屋處亂讀書。很多課,開學去一次,繳交選課單;考試了,去一次,應試作答;同學通風報信老師可能點名,再去一次,聽喚舉手應卯。真正從頭到尾,每堂都到的,絕無僅有。想了半天,張哲郎老師的“明史”,大概是上得最勤快的一門課了。
政大的前身是“中央政治學校”,老校長就是蔣介石,黨校色彩濃厚。照理說,校風應該很嚴飭。然而,在我的經驗里,別的系我不敢說,至少歷史系是自由到了極點,比起台大,有過之而無不及。甚且,我對於政大的喜愛,還遠超過台大。原因是,台大臥虎藏龍,台大人自視甚高,同學情感疏離,大家各忙各的,誰也不太理誰。我在台大日間部掛單半學期,從進到出,認識的同學不會超過五人。
反之,政大的同窗感情便親密許多,不但同班有所謂“學伴”,同系裡,學長(姊)學弟(妹)之間,也都組成“家族”,互相照應,相處得非常融洽。記憶里,在政大的日子,除了看書打球,一年四季吃火鍋,大概是印象最深刻的了。政大靠山,氣候涼爽,常時有雨,扣掉暑假真正稱得上熱的那幾個月,其他時間裡,天天適合吃火鍋閒聊鬼扯淡。最常見的是,午飯過後便開始約人,有負責採買的,有提供場地的,幾個人圍著一隻鍋,七嘴八舌幾雙筷子,便可消磨掉一整個晚上了。我在政大吃過的火鍋難計其數,最後都有些怕了。到了今天,許多朋友都知道,我一聽到吃火鍋便搖頭,原因是:“這輩子的配額,早在政大用光啦。”
學生之間感情如此,師生之間也是這樣。政大歷史系另一個“優良系風”是老師超愛跟學生聚餐,有時老師大宴生徒,有時學生邀老師小酌。酒酣耳熱之時,師徒笑談學界掌故,門派招數,乃至月旦人物,講講八卦笑話,舉座盡歡,天地一家春。末了,大家各拎一瓶啤酒,去到堤防,就著月色,續攤再喝再談。老師醉了,平日不苟言笑的,開始用英語演講;原來玩世不恭的,忽然語重心長。學生們看在眼裡,聽人心中,有時哈哈大笑,有時成了終身受用的話語。
彼時的政大,是個典型的大學城,沒什麼聲色場所,撞球問、電動遊樂場,開一間倒一間,僅有的錄像帶出租店,也是奄奄一息。入夜八點過後,人去街空,寒夜有雨時,顯得格外蕭索。這樣的寧靜小鎮,非常適合閉門讀書,或,打麻將。我記得同班男同學,有幾位格外熱衷方城之戲,由於宿舍無容戰之處,趁著韓國室友返國省親時,跑到我的住處,打了一夜麻將,越打精神越好,隔天大清早,還敲我房門,邀我一起上山,說是“指南宮吃早餐不用錢!”這件事,我謹記在心,老想去吃吃看,但因懶得爬山數階梯,終此政大歲月,畢竟還是沒吃過免費的指南宮早餐。
我在政大歷史繫念了三年書,課上得不多,亂七八糟的書卻念了很多,這輩子大約不可能再有那樣專心致志的歲月了。我向來不愛跟圖書館借書,中正圖書館卻是我常時愛晃蕩的場所。這地方,藏書夠多,開架隨你抽,冷氣夠強不怕熱。夏日午後,我經常跑進去,隨便抓本筆記小說,亂翻亂讀,讀著讀著,倦了,就趴在桌上蒙頭睡覺,等到手臂觸冷,張眼猛然發覺流了一桌的口水都涼了,於是趕忙醒來,擦擦嘴擦擦桌子,翻書再讀,讀累又睡。兩三回合過去,興盡精神好,再不想讀書了。於是走出圖書館,在號稱“墮落的天堂”的那一片階梯上找了個位置坐下。此時黃昏正向晚,“醉(生)夢(死)溪”水聲潺潺,堤防遠處落日餘暉猶存,下課歸巢的全校女生,燕瘦環肥,一個接一個從你眼前走過,階梯上三兩成堆的登徒子男生邊看邊品論,簡直快樂極了,忽然有人發聲讚嘆:“靠,我們這些學妹,真是發育得越來越好了!”全場不禁一片哄然——這種單純的窮快活,追想此生,大約也是難再有了。
一九八九年,我在政大的日子,逐漸接近尾聲。為了準備研究所考試,每天終宵苦讀,早上五點鐘,準時去堤防散步,準時跟早起運動的顧立三老師鞠躬說早安。每個星期,準時幫黨外雜誌寫稿一篇,賺取生活費,日子過得緊湊而充實,整體社會氣氛則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母親經常打電話給我,總會再三叮嚀:不準上街遊行。四月的某一天,女友照例為我買來一份《自立晚報》,頭版赫然就是雙拳緊握,被燒得全身焦黑的鄭南榕屍體。鄭南榕自焚的訊息,早些時候,我便已知道了。真正看到照片時,卻讓我徹底心碎,再也忍不住,抱著女友放聲大哭:“他們真的做了!他們真的這樣做了!”到了六月,整個校園亂鬨鬨的,有發海報,有靜坐,有演講聯署,還有號召上街遊行的。我心事如潮湧,卻無力到了極點,連著好幾個月都無法讀書,整天就是睡覺打球,什麼正事也不想做,一直到了秋天過後,方才慢慢平靜下來,有氣無力地又準備起考試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