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姆心理教育機構

德瑞姆心理教育——創立於2002年,是中國心融集團旗下公司,政府授權的第一家職業心理諮詢師培訓機構,專注於心理學人才的培養,服務範圍廣闊,從職業資格認證、親子教育,到與心理諮詢相關的服務都有涉及,目前擁有258位學術界知名教授、心理諮詢界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督導顧問團。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並且在杭州、無錫、蘇州、崑山等地都有德瑞姆的分支機構。至今已經在全國培訓了數萬名職業心理諮詢師,是中國心理學教育領域的領導品牌。

企業發展大事記

2002年

上海德瑞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成立。德瑞姆定下自己的企業理念“德心之源,瑞行天下”。

德瑞姆參與社保部《國家職業心理資格·心理諮詢師》項目。

12月23日,武夷路770號,開天闢地,中國第一批心理諮詢師培訓誕生。

政府授權德瑞姆首家《職業心理諮詢師》培訓試點機構。

德瑞姆開出了中國第一個《職業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培訓班。

“職業心理諮詢師”被收入國務院編撰的《中國職業大典》。

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標準制定專家組成員:傅安球,魏慶安,孫時進,梁寧建,顧海根,馮耘(專家組專家兼秘書長),史佩綺。後期加入成員:吳慶齡、張海音、陳福國。德瑞姆校長馮耘(後來的心融總裁)提出九個字,被專家組採納:“高點起步,與國際接軌”,這九個字成為職業心理諮詢師培訓項目規劃設計的定位,也直接決定了該項目國家考(上海1+x)上海的考證標準高於全國的標準。

2003年

7月,中國首批51位職業心理諮詢師在德瑞姆正式畢業。

非典期間,德瑞姆率中國首批心理諮詢師設立了中國歷史上首個“心理危機干預全國熱線電話”。

第一批學員畢業當天,《中國職業心理諮詢師誓詞》在德瑞姆誕生,至今仍被業內通用。

“中國正式誕生職業心理諮詢師”引起國際輿論關注,美國、法國、德國媒體及專家相繼來中國,到德瑞姆進行調查報導。

德瑞姆與美國心理諮詢協會合作出版了中國第一套《職業心理諮詢師叢書》。

2004年

德瑞姆編訂《中國職業心理諮詢師》(試用教材)(當時國內尚無統一專業教材)

德瑞姆邀請美國心理諮詢協會主席羅蘭特·布蘭德萊教授來中國講課,這是第一位來中國講授職業心理諮詢師之職業與技能的專家,在中國心理學界亦屬首次,在業界引起轟動。

德瑞姆與蘇州大學合作,把職業心理諮詢師培訓引入蘇南地區。

德瑞姆組織召開了《中國首屆職業心理諮詢師學術研討會》。

德瑞姆在上海徐匯區人民政府實施了完整的EAP服務——中國第一例完整系統的EAP服務。

11月25日,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全國高校心理學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召開,邀請德瑞姆校長馮耘作為唯一的社會性專業的心理學培訓及服務機構的負責人參加,標誌了中國職業心理諮詢師被中國心理學術界正式接納、認可。

2005年

《DRM中國青少年網路成癮診斷標準》發布並被日本、新加坡、香港、國內專家認定。

德瑞姆與上海女子監獄合作,首次將心理諮詢引入犯罪人員心理矯治工作。

德瑞姆與美國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鑑定委員會(NBCC)簽下戰略合作協定。

德瑞姆與美國心理諮詢協會ACA合作。

德瑞姆與上海團市委12355平台合作,並被確認為上海市民心理健康指定服務商。

上海愛彌兒進修學校註冊成立。

德瑞姆與國際催眠治療師協會(ACHE)合作推出催眠認證,在中國第一次引入了催眠,並為其正名。

德瑞姆被國家教育部邀請參加《中國21世紀心理學教學套用戰略研討會》

2006年

德瑞姆與美國NBCC、ACA專家合作,出版中國第一套《職業心理諮詢師教材(十冊)》,填補了國內空缺。

德瑞姆與上海政法委社區辦公室合作,組織428位心理諮詢師進駐上海8區20個社工站,首次將心理服務引入到社區。

上海心融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成立。

德瑞姆與美國西北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合作,成立婚姻問題心理研究中心。

德瑞姆與立信會計學院合作,成立了德瑞姆心理學院(二級學院)。

德瑞姆發起組織成立《上海企業員工心理信息管理研究會》。

德瑞姆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

中國心融集團成立——中國唯一一家以心理服務為主營業務的集團公司。

中國心融集團投資建立中國大陸首個電話心理諮詢中心“心幹線call center95105905”。

在德瑞姆心理學院下建起兩個研究所:《認知行為研究中心》和《兒童情商EQ訓練實驗中心》。

2008年

汶川地震後,心融與上海東方電視台共組“橙色心理援助行動”,奔赴四川災區。

心融簽下上海中國平安心理服務(EAP)大單。

心融EAP確定企業文化:中國智、世界觀。

德瑞姆被列入中國最有影響力十大心理服務機構。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德瑞姆心理諮詢中心面詢總量累積達3000個案!

2009年

心融與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展開全面戰略合作。

德瑞姆心理教育榮獲上海優秀專業培訓機構。

蘇州德融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成立。

崑山德融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成立。

心融EAP服務開始“跨步走出去”,在國內一些城市設點。

心融集團在北京、深圳、廣州、成都、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崑山、大連、濟南、瀋陽、武漢設立了心融EAP服務中心。

德瑞姆為中國平安、浦發銀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Sony、Nike等知名企業提供了EAP服務。

2010年

德瑞姆心理教育第10000名職業心理諮詢師畢業。

德瑞姆心理教育榮獲中國十大影響力心理諮詢機構。

德瑞姆心理教育榮獲中國最受歡迎專業培訓機構。

2011年

中國心融集團為交通銀行提供“心和諧 新跨越”員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計畫全面進行。

中國心融集團榮獲由中國產業報協會產業經濟調研中心和中國競爭力論壇峰會活動組委會頒發,行業人士提名並由公眾票選的“中國EAP服務最具影響力第一品牌”殊榮。

中國心融集團總裁CEO馮耘先生榮獲由中國產業報協會產業經濟調研中心和中國競爭力論壇峰會活動組委會頒發,行業人士提名並由公眾票選的“中國最具影響力年度十大新聞人物”殊榮。

2011年5月,全球首例智障人士心理服務誕生,填補了心理學界的學術空白。

2011年,德瑞姆成立學員服務部,進行教學改革,成為首家執行標準化、流程化的心理學教育機構,並建立了新的師資體系與標準;
2011年,根據市人保部公布數據,德瑞姆學員就讀人數、考試人數、考試通過率三項第一;
2011年,德瑞姆校友會開展"閘北紅十字會"、"陽光之家"、"閔行戒毒中心"、"海洋大學"等諸多項目,推動學員實習、社會慈善事業

2012年

2012年6月,2012年6月鑑定考,蟬聯上海市第一,考試通過率遠超同行20%,2011年心理諮詢師(二、三級)雙獲上海鑑定合格率第一!

2012年12月,德瑞姆通過上海市勞動部關於職業技能培訓機構2009-2011年,教學質量和誠信等級評審,獲得上海市唯一心理學教育培訓A級單位。

目前

德瑞姆心理教育憑藉合作全球頂尖的心理研究機構,率先在國內建立起研究、培訓、產品和服務為一體的套用心理學產業鏈。

專家團隊

馮耘

中國心融集團 CEO

美國徳州理工大學教育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國家職業資格·心理諮詢師》專家組秘書長、培訓專家

美國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認證委員會(NBCC)中國首席代表

美國心理諮詢協會(ACA)亞洲中心負責人

美國臨床催眠師認證委員會(ACHE)中國區主考官

國際EAP聯盟中國合作夥伴機構執委《星尚頻道》特約嘉賓,《人文頻道》特約嘉賓

傅安球教授

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國家高級專家

長期從事異常病理心理學、心理病理學的教學和臨床工作

現任職於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套用心理學臨床心理方向研究生導師

出版過十餘部/套著作,兩套心理健康系列叢書,並撰寫了上百篇論文

代表著作為《實用心理異常診斷矯治手冊》、《實用催眠心理療法》、《自我心理保健法》

並承擔了《家庭心理醫師》、《青少年心理健康叢書》、《離異家庭子女心理》的編輯工作

梁寧建教授

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心理科學》雜誌編委,國家教委心理學研究生、博士生考試負責人

資深的臨床心理諮詢師,論文、著作等

孫時進教授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教育部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教師資格認定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心理學科組組長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高校心理諮詢研究會會長、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理事

《心理學探新》編委、《大眾心理學》編委

國家教育部“95”人文社科項目“團體心理諮詢的理論與套用研究”等課題的負責人

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多部

張志剛教授

上海市教委心理健康主管, 復旦大學心理科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瑞士蘭德大學教育學院客座教授,上海高校心理諮詢研究會顧問

主持制定了《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規劃》及《上海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大綱、評估標準、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條例》,並牽頭編寫了供中、國小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心理健康自助手冊》已發表了有關心理教育的論文及譯文共80多篇

耿文秀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華東師範大學婦女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市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以及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老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

1.《情商》(丹尼爾.戈爾曼原著,譯,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年)

2.《工作EQ》(丹尼爾.戈爾曼原著,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3.《決勝考場——考試心理自助》(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4.《為什麼打架——暴力與攻擊》(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5.《女性心理與成才》(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6.《學海擊水巧作舟——快樂學習的秘訣》(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7.《青春期的吶喊——青春期親子關係I》(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8.《跨過代溝的擁抱——青春期親子關係II》(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9.《疼痛與痛苦——痛及鎮痛的探究》(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

黃辛隱

持有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頒發的心理諮詢師職業培訓師資格

1996年和2005年兩次(每次一年)以學校心理教育和心理諮詢為研究主題出國訪學

現任蘇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點學術帶頭人、蘇州大學心理諮詢研究中心主任、蘇州大學套用心理學副所長

江蘇省教育學會學校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在蘇州、無錫等地的幾十所中國小指導學校心理教育和心理諮詢工作,同時,長期在蘇州市婦聯和其他若干企事業單位從事心理諮詢的講學

曾在蘇州人民廣播電台主持自己名字命名的“黃老師工作室”。在江蘇省的學校心理諮詢和輔導領域有較高的知名度

已出版專著《教育臨床心理學概論》等各種著作、論文共50餘本(篇)

主持和承擔過國家教育部、江蘇省“九五”、“十五”哲學社會科學、蘇州市和蘇州大學等各級各類的課題近二十餘項,並獲得過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獎和蘇州市政府的多次獎項

張同延

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繫心理專業

後在德中心理治療學院(德國漢堡)高級心理治療師精神分析班畢業,接受德國漢堡大學心身醫學研究所A.H博士的系統培訓

現為浙江省省立同德醫院、浙江省精神衛生研究院臨床心理研究室主任,臨床心理主任醫師

任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心理評估專業委員會主任,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華醫學會浙江省精神醫學會委員,浙江省第三警察學校客座教授,浙江省少年管教所心理學顧問

同時亦為全國MMPI—2、16PF和EPQ研究協作組成員

他研究的《主題統覺測驗中國修訂版常模研究,TAT—RC》獲得中國粟宗華精神衛生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協科技進步二等獎;《腦功能測試系統的研究與臨床》獲浙江省科協科技進步三等獎代表性著作有《心理學百科全書》《心理治療指南》《夢的解析》《醫學心理學》《探索心靈的鑰匙—實用精神分析入門》等

孟馥教授

上海市東方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

上海市心理學會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

同濟大學心理諮詢與教育培訓中心顧問、臨床督導

師從美國MINUCHIN家庭治療中心副主任、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李維榕博士學習家庭治療

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多次赴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參與婚姻與家庭治療課題的跨文化研究工作

作為家庭治療方面的知名專家,參與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以及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的培訓和臨床督導工作

任全國結構式家庭治療連續培訓項目的中方教員

張海音教授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

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主任,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身科督導主任

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會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學會危機干預和自殺預防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學會森田療法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學會精神分析學組副組長

上海市醫學會行為醫學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心理諮詢行業協會專家組組長

李鳴

蘇州醫學院醫學學士、華西醫科大學精神醫學碩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諮詢心理碩士

蘇州市廣濟醫院院長、主任醫師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套用心理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1——2002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做博士後研究員

中華醫學會江蘇分會精神病學專科學會委員

江蘇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中——德心理治療研究會中方理事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編委

論著與譯著:《心理諮詢與治療——理論與技術》(2003,6)、《自殺——一種不必要的死亡(譯著)》(2003,4)《精神分析案例(譯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