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魚氏

彤魚氏

肜魚氏,中國傳說中的黃帝三妃。肜魚氏也是魚族。肜魚氏為黃帝族的通婚族,黃帝次妃名叫肜魚氏。(唐)司馬貞《史記 正義》:“黃帝四妃,像后妃四星。

基本信息

史書記載

皇甫謐云:‘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曰女節,生青陽。次妃肜魚氏,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徐中舒先生主編的《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在“冓”與“冉 ”字條注云:“冓象兩魚相遇之形,象以舉魚之形。”顯然,徐先生是視“冉”為“魚”的異形字。肜魚氏為魚族,是炎帝族系。“冉,源出於姬姓。周武王有同母兄弟十人,季載是最小的一個。武王死後,武庚和三監作亂,被周公旦平定。季載在平叛時有功,被封在冉國,又稱冉季載。 冉姓是魚圖騰氏族後裔。冉姓望族又多在山東魯國。在至聖先師孔子的眾多弟子中,就有許多冉姓名人,如冉求、冉季、冉耕、冉雍、冉儒等。

宗譜記載

肜魚氏,諱邛,炎帝之女,黃帝三妃,負責人們的飲食住行。當時,很多人因吃生肉,經常患病,黃帝手下的名醫岐伯、俞夫想了很多辦法,都未治好,黃帝為此事經常憂心。這年夏天,部落成員跟隨彤魚氏上山打獵,在雷電引發的森林大火中,肜魚氏發現燒焦的野羊肉特別香,就叫大夥都來嘗嘗。從此,她讓大家都把獵物燒熟再吃。為了燒烤獵物,她又帶領女性族人磨製大小石板;為避免手指燒傷,她又將木棍竹棍做成筷子,翻炒食物。後世將她尊為烹飪業的始祖。

黃帝正妃西陵氏,諱嫘祖,生玄囂(少昊)昌意;次妃方雷氏,諱女節,;三妃肜魚氏,諱邛,炎帝神農氏後裔也,生揮(張氏始祖)、夷彭(酈氏始祖);四妃方相氏,諱嫫母,生蒼林。

發展事件

肜魚氏是軒轅黃帝第三個妻室,她在黃帝宮裡專管人們的飲食住行,有一年,黃帝宮裡很多人因吃生肉,經常鬧肚子。為這事黃帝手下的名醫岐伯、俞夫想了很多醫治辦法,都未治好。還死了很多人。黃帝為此事經常悶悶不樂。

有年夏天,黃帝手下的打獵能手於則和肜魚氏一起上山打獵。因天氣熱,他們鑽進了一片茫茫森林。中午天氣突變,一陣狂風過後,緊接著天空劈雷閃電。突然一個炸雷響過,森林起了大火。打獵隊所有男女青年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原始森林積蓄的枯樹又多又厚,一旦被火燃著,整個森林就變成火海,連野獸也逃不脫,打獵隊更不例外。在這緊急關頭,於則由於熟悉地形,突然想起半山腰有個洞穴,他帶領所有打獵隊人員全部鑽進洞穴里。

濃煙滾滾,滿山火海,火借風勢,風助火力,火焰一展十幾丈,森林各種樹木被大火燒得不斷發出劈劈啪啪響聲。各種野獸的慘叫聲,藏在洞穴里的打獵隊男女人員,個個聽得渾身打戰,毛骨悚然,好不悽慘。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整個森林變成一片灰燼,滿山散發著一股臭腥味。於則從洞穴口發現洞外不遠一塊大石板上,躺著兩隻野羊,一頭野豬,散發出被火燒焦的肉腥味。由於飢餓,於則想衝出洞外看個究竟,被肜魚氏一把攔住說:“大火才過,小心腳下的火灰的把你燒死。等火完全消失後,再出洞穴。”

打獵隊男女呆在洞穴里,忍著飢餓,直等到大火徹底熄滅後,才小心翼翼走出洞外。

由於飢餓,於則首先跑到洞穴外不遠的那塊大石板上,把燒死的野羊用手一提,野羊全身碎爛,他又提起一隻野羊腿,用鼻子聞了聞,除過焦味外,覺得特別油香。他撕下一塊放進嘴裡一吃,覺得比生肉味道好。於則連忙把兩隻野羊的前後腿全部撕下來,拿到彤魚氏面前說:“這是燒死在大石板上的野羊,你嘗一嘗 ,特別好吃,彤魚氏撕了一塊,吃到嘴裡,覺得味道確實不錯。她叫大夥都來嘗嘗。

吃完後,肜 魚氏對大夥說:“這場大火過後,毀了樹林,不知燒死了多少野獸。我們暫且不用去打獵了,分頭上山去找尋被火燒死的獵物。”彤魚氏說完,又把被火燒熟的野羊肉,拿起來看了看,聞了又聞,對打獵隊的男女青年說:“今後凡打回的各種獵物,先不要生吃,都 可以先放在石板上燒烙,等燒熟後再吃。”彤魚氏這次上山打獵,雖然遭受了一次大火災,人類吃熟食卻從此開始了。肜魚氏回到黃帝宮,什麼也不乾,整天帶領身邊所有女子上山挖石板。不幾天,大小石板擺了一大堆。彤魚氏叫把每塊石板都支架起來,從下面用柴禾燒。等到把石板燒熱燒燙後,再把打回來各種獵物肉,用石刀切成薄片,放在燒燙的石板上左右翻動,連烙再炒。開始婦女們都用手翻動,誰知,石板燒熱後,特別燙手,很多婦女把雙手指頭全都燒爛了。有些石板由於火力過大,有的燒破了,有的燒炸了。彤魚氏並沒灰心。她折了很多竹子,折成短節,用竹子棒棒代替手指翻肉、炒肉。對燒破燒炸的石板,經過細心琢磨,對於易燒破、燒炸的石板一律不用。專門派人上山去挖耐火燒的石板。不多久,所有大小先民點(村落)都採用石板燒肉炒肉吃。

後世影響

人們都紛紛議論說:“嫘祖教會了我們養蠶,人人有衣穿。肜魚氏又給我們教會了用石板炒肉吃。方雷氏創造了梳子,教會了我們梳妝打扮,嫫母發現了鏡子,教會了我們看清自己。我們只有好好聽從黃帝的話,來報答她們對先民的恩德。”大概這就是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採用烹調、烹飪,使用竹棒當筷子的開始吧!

歷史傳說

傳說,黃帝部落的先民們,從吃上熟食肉後,疾病大大減少。軒轅黃帝為彤魚氏、方雷氏各記了一大功,並叫倉頡把這些發明創造記在功勞簿上。歷史進展到今天,世界各國都認為唯獨中國的飯菜好吃,中國的烹調技術很高。科學家也發現用筷子夾取食物,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手腕等30多個關節,50多條肌肉的運動。這對大腦、關節、肌肉的刺激鍛鍊十分有益。所以,用筷子進食有益於健康。特別是對兒童。這是中華民族一大文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