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撮泰吉

撮泰吉為彝文譯音,意思為“變人戲”,這一戲劇形態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彝文典籍中亦無記載。 撮泰吉表演主要分為祭祀、耕作、喜慶、掃寨四個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戲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遷徙、農耕、繁衍的歷史。 撮泰吉因具有民間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為當地民眾祭祀祖先,祈願人畜興旺、風調雨順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於彝族的生產、生活及文化歷史中。

時間:2006年

類別:傳統戲劇

地區:貴州 

編號:Ⅳ—85

申報地區或單位:貴州省威寧縣

撮泰吉是僅存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裸嘎寨的一種古老的戲劇形態。撮泰吉為彝文譯音,意思為“變人戲”,這一戲劇形態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彝文典籍中亦無記載。

撮泰吉一般於農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驅邪祟、迎吉祥、祈豐收。其表演形式十分獨特,表演者用白色頭帕將頭纏成尖錐形,身體及四肢用布緊纏,象徵裸體;部分人頭戴面具,分別扮作彝族老人(1700歲)、老婦人(1500歲)、苗族老人(1200歲)、漢族老人(1000歲)及小孩。面具通常長約一尺,前額突出,鼻子直長,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鍋煙塗為黑色,又以石灰及粉筆在額頭和臉部勾出各種線條,黑白相間,極顯粗獷、神秘、森嚴、古樸。表演中不戴面具者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歲),是自然與智慧的化身。撮泰吉表演主要分為祭祀、耕作、喜慶、掃寨四個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戲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遷徙、農耕、繁衍的歷史。正月十五的掃寨即“掃火星”活動將整個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掃除災難和瘟疫,祝願人畜興旺、五穀豐登。每到一家,他們都要坐在火塘邊念一段吉祥祝辭,並向主人索要雞蛋和麻,走時再從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後來到寨邊路口,把三個雞蛋埋入土中,點燃茅草,將其餘雞蛋煮熟分食,

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撮泰吉因具有民間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為當地民眾祭祀祖先,祈願人畜興旺、風調雨順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於彝族的生產、生活及文化歷史中。這種原始藝術具有戲劇發生學和藝術形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其中有關生產、生活的表演活動對於人類學、民族學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參考價值。撮泰吉因在一個偏遠的區域流傳而一直延續下來,並較少受到外界影響,但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這種只被少數人掌握和傳承的藝術顯得十分脆弱,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其遭受致命打擊,因此有必要做好相關的保護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