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陵公園

張陵公園

張陵公園,俗稱張陵山,位於鎮西南1.5公里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在張陵山沒有發現張蒼的墓葬,卻發現不少文物。50年代初,當地農民發掘出土玉鐲、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爺和不少陶器,為崧澤、良渚文化時期的文物,證實張陵山當屬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遺址。

基本信息

簡介

張陵公園張陵公園
1979年,省文管部門組織在陵區兩側清理出新石器時代墓葬11座,同時還清理出來東晉磚墓室5座,發掘出蜀青連崗文化類型與良渚文化類型遺址,距今有6000年。張陵公園內尚有二十四孝宮、釣魚潭、西面廳、兒童動物樂園等供遊人玩賞。

布局

張陵公園張陵公園
張陵公園位於鎮西南一點五公里處。沿甫澄北路向南到東莊浜,可見一座高高的土丘,那就是張陵山內部於張陵公園正中。

公園大門朝南,門樓重檐戧角,門前有一對石獅。東側立前“張陵山遺址”文物保護單位石碑。

從圓洞門進園,沿徑可上山。園西為釣魚潭。北為二十四孝宮,宮東是兒童動物樂園,宮西為城隍廟。全園地勢開闊,有山有池,遍地芳草綠樹,是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張陵山的得名,據《吳郡甫里志》記載,與西漢丞相張蒼有關。張蒼,河南陽武縣人。原為秦代御史,後歸漢。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參加平定燕王臧荼的叛亂有功,封北平侯。漢文帝前四年(公元前176年)丞相灌嬰去世,他當上了丞相。十四年後因病告退。死後葬在張林,以後張林訛為張陵。

張陵山出土的珍貴遺物,現在收藏在南京博物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