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英[圍棋運動員]

張秀英[圍棋運動員]

張秀英,韓國圍棋運動員。

基本信息

韓國圍棋運動員

人物資料

張秀英張秀英
姓名:張秀英
英文名:JangSeoyoung
性別:男
國籍:韓國
出生城市:漢城
出生日期:1952年9月17日
段位:九段
綽號:張飛

人物簡介

張秀英(左)張秀英(左)
張秀英,生於1952年9月17日。1971年,張秀英已經19歲了,方才成為職業初段棋手,可謂是大器晚成了。開始許多人都認為他入段太晚,沒有多大出息了。但就在這一年裡,張秀英出人意料地以極其出色的戰線又升了一段!這才使得韓國棋壇的專家們對他刮目相看。
張秀英升段的速度不快也不慢。1979年,他升為五段。1987年又晉升八段。1991年,張秀英終於衝到了圍棋段位的最高峰,成為韓國第7位職業九段棋士。張秀英在國內各種大賽的循環圈中進進出出有如家常便飯。狀態好時,拿個把挑戰權也不在話下,但是一到冠軍決賽時,他就犯暈!張秀英曾先後在1982年的第17期“王位戰”,1977年、1982年和1986年的第17期、22期、26期“最高位戰”以及1990年第的26期“霸王戰”中奪得過冠軍挑戰權,但在這些冠軍決賽中,他均以較懸殊的比分輸給了曹薰鉉。在1989年舉行的第一期“東洋證券杯戰”中,張秀英連克強敵,不幸的又是舊病復發,以1:3輸給了實力要比他略遜一籌的梁宰豪,失去了問鼎稱王的絕好機會。

升段情況

1971年入段,1971年二段,1973年三段,1975年四段,1979年五段,1981年六段,1984年七段,1987年八段,1992年九段。

棋風

不平衡,不好扭殺,講究不戰屈人,單就棋藝而言,張秀英絕對有實力。在與比他段位低的棋手們較量時,張秀英就像是一隻虎,經常保持著極高的勝率。這也是他能夠一直在韓國棋壇上名列前茅的重要原因。但是,一旦在比賽中碰上超一流棋手,張秀英就顯得有點縮手縮腳,衝勁不足了。過於正規的棋風在這裡似乎變成了一種無形的束縛,妨礙了他去大打出手。

國內成績

亞軍:
1977、1982、1986年,第17屆、22、26屆最高位戰(共3回)
1983年,第17屆王位戰;第2屆帝王戰
1989年,第6屆博卡斯杯
1990年,第26屆霸王戰
1993年,第1屆連勝圍棋最強戰
以下比賽進入本賽
1989∼1990、92年,第1∼2、4屆棋聖戰
1991、1993年,第16、18屆棋王戰
1993∼1994年、1996年,第1∼2、4屆韓國移動通信杯
1994∼11995年,第34∼35屆最高位戰
1994∼1995年,第3∼4屆連勝圍棋最強戰
1994年,第30屆霸王戰;第29屆王位戰,第5屆PC通信卡杯;第26屆名人戰
1995∼1996年,第18∼19屆國棋戰
1996年,第15屆圍棋王戰
1996年,第5屆連勝圍棋最強戰
1998年,第3屆泰克倫杯

國際成績

1990年,第1屆東洋證券杯亞軍;
1991、1994、1996年,第2、6、8屆進入本賽
1993年,第1屆真露杯韓國冠軍

獲得獎項

1981年,榮獲棋道文化獎新銳棋士獎
1983年,榮獲功勳獎

教授

人物資料

姓名:張秀英
任教專業:理學-化學類
在職情況:在職
性別:女
所在院系: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所教課程: 無機化學
研究方向:稀有元素化學

個人簡介

張秀英,女 ,1948年生 ,教授,無機化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1974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

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 《橡膠模具設計方法與實例》,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4
代表性論文: 中國Schiff 鹼稀土配合物的研究進展, 化學研究與套用, 2002
β—環糊精與碳酸鈣結晶的相互作用, 化學學報, 2003
新型萃取劑CA—12 萃取鎵(Ⅲ) 的研究, 稀有金屬, 200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