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偉[人物]

張汝偉[人物]
張汝偉[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汝偉(1894~1966年),名諤。江蘇常熟顏港人。幼年從唐君良為師,擅中醫內、婦、喉諸科。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初在家開業。20年代遷滬上行醫,業務鼎盛一時。曾執教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1923年任《常熟醫學會月刊》編輯。建國後,1956年受上海市衛生局之聘,任上海市中醫文獻研究館館員,上海醫史編輯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醫學會聘為編輯委員會顧問。

張氏曾撰有醫著10餘種,其中刊行的有《咽喉病》(1933年),《養生須知》(1934年),《臨證一得》(油印本)。還撰有《醫學扶微》、《咳嗽辨證》、《壽碩醫話》、《中醫婦科學新編》等稿。

從醫醫案

案1畢×女28歲

張汝偉張汝偉

初診:右脅下隱痛已三月,據西醫檢查為黃疸性肝炎,曾入某院治療,其效不彰。診其脈細弦,乃陰黃之象。右脅下隱痛,是肝氣抑鬱;面目萎黃,脾濕甚也;四肢乏力,精神不振,胃氣弱也。治擬健胃、和肝、去濕、退黃。

茵陳9g制蒼朮6g茯苓9g黃柏4.5g制半夏6g小溫中丸6g(分兩次吞)黑山梔9g炒米仁12g青皮、陳皮(各)4.5g赤小豆9g佛手花3g四劑

二診:右脅隱痛較減,惟肝鬱未舒,頭痛肢體乏力,脈轉弦滑。宜疏肝化濕,佐以和胃。

炒川芎2.4g苦丁茶3g二妙丸9g(包煎)山梔皮4.5g白蒺藜9g茯苓皮12g車前子9g(包)連翹殼9g青皮、陳皮(各)4.5g廣鬱金4.5g生米仁、熟米仁(各)6g4劑

三診:面目萎黃,四肢無力,白帶淋漓,經事超前,脈來尚弦,苔薄尖絳,偶因情志不遂,相火上炎。治擬清心熄熱,化濕利水。

焦山梔9g椿根皮9g制蒼朮6g黃柏皮6g茵陳9g連翹9g烏賊骨9g炒防己4.5g潼木通3g炒米仁12g炒陳皮6g四劑

四診:藥後症情較減輕,帶濁亦少,惟頭暈時作,口泛水涎。可見水濕未清,仍宗前意加減。

茵陳9g制蒼朮9g厚朴花3g陳皮6g仙半夏6g黃連1.2g小溫中丸9g(分兩次吞)炙烏賊骨9g炒白芍6g川楝子4.5g廣鬱金4.5g

五診:諸症較瘥,白帶未淨,兼有陰癢,脈仍弦滑,濕熱下注,宜泄肝化濕。

龍膽草3g胡黃連3g苦參子2.4g炒黃芩4.5g鹽水炒黃柏4.5g柴胡3g炙烏賊骨9g炒防己4.5g車前子9g(包)雞蘇散12g(包)炒丹皮6g

外用方:蛇床子9g苦參片9g吳茱萸3g煎湯洗滌陰部。

六診:面及鞏膜萎黃均退,諸症均減,帶仍未淨,再擬胃苓法。

制蒼朮6g厚朴3g陳皮6g炒澤瀉6g豬苓、茯苓、赤苓(各)6g炒白芍6g肉桂3g黃柏皮4.5g川楝子4.5g炒米仁12g碧玉散12g(包)

按:黃疸不離乎濕,然有陰陽虛實之別,本例初診為陰黃之象,故方用溫化;二診則以疏肝化濕為主;三診因情志不遂而相火上炎,治須清心;四診則守前法化濕退黃;五診濕熱下注,肝有伏熱,故治以泄肝清熱;六診黃已退,諸恙減,乃用胃苓法以調攝之。

案2朱×女55歲
初診:頭痛自後腦而遍及滿頭,心煩不寧,夜寐不安,已有數月。脈細弦,苔薄膩。此肺胃痰熱,挾肝風上逆所致。宜化痰清熱疏風治之。

制蒼朮4.5g炒防風4.5g白芷1.2g辰燈芯1.2g生石膏9g薄荷2.4g(後下)炒川芎3g朱茯神9g仙半夏9g夏枯草9g

二診進前方後,頭痛較減,心煩亦寧,苔中剝,宜仍前意加減。

羚羊角粉0.6g(吞)炒川芎2.4g生石膏12g生地9g白蒺藜9g夏枯草9g(石朱)茯神9g(石朱)燈芯1.5g生龍齒12g生牡蠣30g(二味先煎)廣鬱金4.5g竹葉3g

按:頭痛之症,很為複雜,此由後腦而起,都認為督脈之病,套用溫陽,如鹿角、附子、肉桂等,又或認為太陽經,套用表散,如羌活、荊芥、防風等。余診斷為陽明之熱,引動肝陽,蒸化痰濕所致。第一方用蒼朮白虎而痛減,第二方加入羚羊,服後諸恙悉除,其辨證體會在脈細弦也。

行醫醫話

一、冬溫高熱

張汝偉張汝偉

顧××,53歲,於1961年冬,突患高熱,自用西藥,熱不退而反高。余往診時,形寒身熱,胸痞咳窒,作惡欲吐。余謂時值冬令,寒邪感而即發,是為傷寒,應服桂枝、麻黃等湯。但脈弦滑而膚熱,舌苔中心厚膩而質絳,病屬冬溫,伏熱與痰濁交阻,且風寒外束,肺氣不能宣達,故有咳窒不暢、胸痞作惡等見症,僅用退熱而不予宣化,無益也。乃用淡豆豉、姜山梔、大連翹、光杏仁、象貝母、焦六曲、地枯蘿、益元散、豬苓、赤茯苓、焦谷芽、焦麥芽、大腹皮、焦枳實等。進服二劑,熱由40℃退至36℃余,是表分之邪已解。複診時精神爽朗,言語輕鬆,與前日之蹙額苦悶,大不相同。惟中脘略痞,小溲短赤,大便未通,且夜不安臥,甚以為苦。余曰,夜不能臥,即大便不通之故。《內經》有雲,胃不和則臥不安。況小便短赤,可知伏熱尚未清也。亟須清熱潤腸通府為治。立方以炒香豆豉、海南子、朱連翹心、朱茯神、萊菔子、車前子(包)、光杏仁、全瓜蔞、玄明粉(沖)、蘇子梗、焦枳實為劑。服二劑後,便得通而臥亦安,不久即恢復健康。

二、久患高熱
何××,8歲。1964年6月某日,邀余診病。其母謂余曰,病兒在半月前,患傷風咳嗽發熱,頻進抗菌素,傷風之象較減,但熱度始終留戀在39~40℃之間。診其脈細弦,捫其頭額及手心溫和,以體溫表試之,則39℃有零。外無頭痛惡風惡寒之證,內則大便通調,能食而胃氣稍呆,惟咳嗽仍有,痰吐白塊,小便短赤。余謂此久熱不退,由於肝陰不足,厥陽上逆,阻遏肺氣之清肅,痰與熱膠結不解,以致熱伏不揚。此不能用苦寒之直折,亦不可用甘寒之滋降,只宜輕宣肺氣以散其鬱結,調和肝陰以清營分之熱,兼化痰清心以解其郁。遂用冬桑葉、天花粉、青蒿梗、炒白薇、象貝母、黛蛤散、炒黃芩山梔仁、姜竹茹為方。服二劑後,熱減輕,咳亦稀。繼將原方再服一劑,而熱全退,咳亦止,服食如常矣。餘思高熱不退之症甚多,如果能分析其因而治之,無不立竿見影,若固執“熱者寒之”之成法,則難以見效。

三、脾虛風疹
周兒,1964年10月。患風疹瘙癢已經多日,前已發多次,此次發作,離前不過二月。發時在背與腹,足脛略見,頭面手肢則無。視其面色,黃而少華,脈則細弦不耐按,苔如平人。近來消化不良,甚至吃菜而便下亦菜,且滿腹感隱痛,胃呆少食。脈證兩參,與尋常風疹由風熱入營,從皮膚外透者不同。此屬脾氣素虧,飲食不能及時消化,以致腸中蘊有濕熱,食物不化而下,與完谷不化者不同。因而所發之風疹,一以脾氣虛而外透,一以內熱生風,故只見於腹背,不可純從內疹施治。方用炒荊芥2.4g土炒防風3g土炒白朮4.5g健脾之中,微透營分之風;再用炒枳殼4.5g合白朮以助運化;炒陳皮6g炒米仁12g以化濕滯;炒赤芍6g清血分之熱;牛膝梢9g導其下行;山楂肉9g助運化積;秦艽3g苦參片4.5g苦泄止癢,以清鬱熱。三日後其父來,謂小兒服藥後,一劑而癢止疹平,二劑而便正常,腹不痛,今胃氣亦蘇,活潑如常矣。問是否再需服藥余謂藥以去病,病去服藥,徒傷其正,今後只須注意寒暖可矣。

四、久患頭面赤腫
成××,女,60歲,未婚。久病頭面赤腫,甚至延及耳鼻口齒,痛癢難堪,時發時愈,二十年來,發多愈少,多方求醫,總難根治。今春來我處診治。詢其原委,據謂痛苦僅限於頭面,身部則毫不侵及,時有鼻衄齒痛,胃納尚可,但便行堅硬,常覺口苦喜飲。切其脈甚弦。余斷為胃熱挾肝經相火上冒,治當清陽明之亢熱,平厥陰之相火。方用:石膏、知母、黃芩、蒺藜、丹皮、赤芍、苦參、夏枯草、米仁、茅根等。服五劑,無甚出入。複診仍守前法,酌用六味法,如生地、丹皮、澤瀉、山茱萸肉、知母等,滋腎水以涵肝。三、四兩診,則以龍膽瀉肝合玉女煎,並因其大便堅,佐更衣丸1.5g吞服。五診由於胃火尚盛,牙痛而便下未暢,仍用白虎法,佐以玄參,清其浮游之火。連服五劑,病勢大見改善,面部赤腫已逐漸消失,乃進碧玉散、銀花、生甘草、生地等,解其餘焰。經治二月有餘,頑疾得以盡蠲。又囑其晨服龍膽丸3g,晚服知柏八味丸6g連服一月勿間。今已痊可。

按:患者系一未嫁女,中年又因二兄一姊先後早亡,撫養侄輩,一肩獨任,未免抑鬱難舒,故相火與鬱火並炎,致所患延續不愈。若只顧其外而未究其內,效乃不彰。今投以瀉火清肝育陰為治,得獲痊癒。

五、脘痛腸鳴
《內經》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原是中醫一般論治之準則。但亦有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而無效者,因病非單純,處方用藥當審證而兼顧之。1958年秋,吳××,女性,來診。據述中脘以下,如有一塊壓緊而痛,大腹中則有氣盤鏇,發出雷鳴,已有數月。前醫屢用辛溫補益等法,效不甚顯。切其脈,濡細軟弱;苔則根膩質絳。渴喜熱飲,痛處喜按。余斷曰:舌根膩確有濕濁,但質絳尚有伏熱,腸鳴是肝氣不疏,宜於溫運中加疏肝理氣法治之,使有形之痰濁除,無形之氣化和,則痛自平,而腸鳴亦可以止矣。處方用炒白朮、炒白芍、炙甘草、淡吳茱萸、制香附、菩提子、鏇覆花、炙沒藥、川楝子、廣鬱金、軟柴胡、路路通。服二劑,病減七八,腸鳴亦減而微。續用制香附、炒白芍、當歸須同小茴香(打)、枳術丸、九香蟲、佩蘭、澤蘭、川鬱金、廣鬱金、台烏藥、炙乳香、炙沒藥、淡吳茱萸等。又服二劑,其病若失。

六、多寐
多寐與失寐,其大要是陽盛陰虛者少寐,陽虛陰盛者多寐,或病後體弱,精神未復,及邪濁瀰漫,清陽被困而多寐者,更屢見不鮮。例如1959年夏季,有蔣媼者,年逾六旬,患沉沉好睡之症,不能操作,洗滌因倦怠而失手,走路因呵欠而傾跌,精神疲乏,不欲食。邀余診治,據云病已兩月,按其脈,濡軟無力;察其苔,遍布白膩。余斷為濕困中陽,蒙蔽清竅。乃用鮮藿香、鮮佩蘭、赤茯苓、制蒼朮、仙半夏、陳皮、鮮菖蒲、鮮荷葉、焦谷芽、焦麥芽、益元散、竹葉,清暑化濕,開竅和中。服一劑後,日間已可不睡,精神略能振作,胃納得馨,苔化薄而邊尖露絳。續用厚朴花、鮮藿香、佩蘭、姜半夏、山梔、豬苓、赤茯苓、雞蘇散、焦谷芽、制蒼朮、陳皮、連翹殼、鮮荷梗,又服兩劑,即恢復正常。

可見濕濁如霧,足以蒙蔽清陽,昏昏嗜臥,法用芳香化濁之劑,猶如日出霧消,晴空萬里,濁化神清,病乃去矣。

經驗驗方

一、瀉肝退熱治剛痙方

張汝偉張汝偉

組成:龍膽草2.4g山梔、鉤藤、生白芍各9g生石決明30g左牡蠣24g酒炒黃芩4.5g天麻3g大生地12g生甘草3g益元散(包煎)12g。水煎服。

功效:瀉肝平肝,滋陰退熱

臨床套用:主治肝風內熱為患,發時手足痙攣拘急、小便黃赤、脈弦滑數等。張氏謂:方中龍膽草瀉肝之熱,天麻、鉤藤熄肝之風;大生地養肝以滋陰液,石決明、牡蠣鎮肝制木,白芍柔肝,山梔、黃芩清心肺之熱以養其子,生甘草和中健胃。

治驗舉例

張氏曾治朱姓病兒,4歲,初患身熱,經他醫疏表後,熱退數日,忽發痙攣,手足拘攣一團,不能動彈,發數分鐘即平,始而1日1次,繼而1日數次,再進而為1小時數次,痛苦萬分。小便黃赤,脈弦滑數。屢醫無效。張氏用上方以治,1帖知,二帖已,即愈而不復發。

二、疏風養榮湯
組成:炒荊芥、炒防風、炙竹茹各4.5g玉桔梗、粉前胡各3g川貝母、炒陳皮各6g仙半夏、紫丹參、京玄參各6g。水煎服。

功效:疏風養榮,化痰理氣

臨床套用:主治產後冒受風寒、微熱頭痛、咽痛口噤、痰多、舌苔薄白、脈弦數等症。方中荊芥、防風炒後,可熄營中之風;前胡、桔梗,一降一升,以開肺氣;川貝母、竹茹、廣陳皮、半夏以化痰理氣;丹參活血祛瘀;玄參滋陰清熱。

治驗舉例

張氏曾治青年婦女產後20餘天,中風襲寒,頭痛微熱,咽痛,口噤不開。咽痛,但吹藥無法吹入,痰從口角流出,痛苦不堪。苔白,脈弦數,渴不多飲,痰多。乃投以上方治之,再診服藥後咽痛較減,口仍噤,為頰車傷。仿牙癰外症治法,予以疏透泄風。藥用僵蠶、大貝母、炙甲片,以祛風開閉;當歸、首烏、川芎,以養血活血;射干、桔梗、玉蝴蝶,以宣透邪熱。仍用蔓荊子、防風,以疏散風邪。三診:標症已除,口開能食,惟產後營血大虧,血不養筋,故用四物湯去生地加阿膠、丹參以滋陰養血,且以活血,仍參用宣透熄風之法,前後治法井然有序,故取效頗捷。

三、鎖喉風內外效方
組成:(一)鎖喉風內服方:陳膽星、九節菖蒲各3g竹瀝半夏、象貝母、光杏仁、全瓜蔞、炒丹皮各9g生枳殼4.5g炒僵蠶9g薄荷葉2.4g。水煎服。

(二)外吹藥:1.自製霹靂散:醋煅牙皂角60g薄荷葉15g皂礬3g,研末候用。2.烏牛散:烏牛糞尖(瓦上焙燥)60g生石膏(尿浸1年)30g(礱糠拌煨,去外面硬蓋用),飛青黛3g冰片0.9g。共研細末,貯用。3.柳華散:生蒲黃、甘中黃、烏牛糞尖各30g人指甲3g水飛青黛30g。各研細末,絹篩篩過,加上梅片1.5g也研貯用。4.珠黃散《絳囊撮要》:犀牛黃、冰片、珍珠、煅石膏。

功效:滌痰開閉,祛風散結。

臨床套用:主治鎖喉風(又名咬牙風),喉頭內外疼痛紅腫,胸悶氣緊,呼吸短促,語聲難出,吞咽困難,口噤如鎖,牙關拘急等病症(類似現代醫學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後壁膿腫等)。上述內外治方,著重採用祛除風痰,清咽利膈之品,張氏並強調指出:喉症必須使用吹藥,方獲捷效。

治驗舉例

張氏曾治中年婦女,患鎖喉風,喉聲如鋸,張口不能合,但以手指喉不能言語,氣息急促,有立刻氣閉之狀,恐開方服藥,一時不及,當即吹入自製霹靂散合烏牛散,約2分鐘嘔出膩痰,稠粘如糊者半痰盂許,始能合口言語,又服湯方1劑即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