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銘[法學教授]

張志銘[法學教授]

張志銘,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在任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

基本信息

本人簡介

張志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浙江籍,北京大學法學學士(1983)、法學碩士(1986),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博士(1998).2005年8月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工作,此前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副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法學理論研究室主任、《法學研究》雜誌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副院長、黨委委員、《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主編。

工作經歷

華東師範大學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校長陳群向張志銘教授頒發聘書華東師範大學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校長陳群向張志銘教授頒發聘書
1986-1994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工作,任編輯、副編審;
1994-2004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法學理論研究室主任兼《法學研究》副主編,法學所職稱評定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教學委員會首任召集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2005年任國家檢察官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教授,《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主編。
2005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工作,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基礎法學教研中心主任,學位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人大法律評論》指導教師,曾任《法學家》執行主編。
2016年,任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

出版著作

專著

《走向權利的時代:中國公民權利發展研究》(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法律解釋操作分析》(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法理思考的印跡》(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法律解釋學》(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譯著

《懲罰與責任》(合譯),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
《轉變中的法律與社會:邁向回應型法》(獨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
《憲法的政治理論》(獨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版
《法律和法律推理導論》(合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沃倫法院對正義的追求》(合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發表論文

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書報雜誌發表理論、學術文章逾百篇,包括《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關係新探》(1988),《法律規範三論》(1990),《當代中國的律師業:以民權保障為尺度》(1995),《關於中國法律解釋體制的思考》(1997),《法律解釋概念探微》(1998),《歐洲人權法院判例法中的表達自由》(2000),《轉型中國的法律體系建構》(2009),《中國司法的功能形態:能動司法還是積極司法》(2009),《共和國法治認識的邏輯展開》(2013),《司法判例制度構建的法理基礎》(2013)等。

個人榮譽

首屆“胡繩青年學術獎”,
第二屆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第三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第一、三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
第三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青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學者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畫學者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